林毅夫:中國很可能在2025年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
18日晚,在2017中國經濟學獎頒獎盛典上,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表示,「到2050年,中國占全世界的經濟規模很可能在25%到30%之間,中國會是世界經濟當中最重要的中心,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也有可能從美國轉移到中國。」
據《第一財經》報導,林毅夫演說時指出,中國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可說是人類經濟史上的奇跡,「因為不能或者很難用現有的理論來解釋」。1978年到2016年的38年,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9.6%,可以說在人類經濟史上還沒有出現過這麼高的速度、持續這麼長時間的增長。
林毅夫指出,根據發達國家的理論來做政策,成功的發展中經濟體是非常少的。實際上,二戰後的兩百多個發展中經濟體中,能從低收入進入到高收入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台灣、一個是韓國。中國大陸到2025年以後可能會是二戰以後第3個從低收入進入到高收入的發展中經濟體。
他認為,根據發達國家理論制定政策成功的例子之所這麼少,最主要原因是來自於發達國家的理論,無可避免地是以發達國家的條件作為前提,即使現象看似相同,但背後前提卻不一樣,中國有句成語就叫做「淮南為橘,淮北為枳」。
林毅夫表示,從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史來看,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是跟隨著世界經濟中心而轉移,18世紀末一直到20世紀初,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是在英國;而從一戰後到今日是在美國。
他說,「只要中國繼續保持穩定的發展,按照購買力評價計算,中國在2014年已經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如果按照市場匯率計算,很有可能到2025年中國也會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目前中國的經濟規模占到全世界的百分之十八,到2025年會超過百分之二十,到2050年中國占全世界的經濟規模很可能在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之間,中國會是世界經濟當中最重要的中心,世界經濟學的研究中心也有可能從美國轉移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