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貨才是買貨人?「風景獨好」的經濟光明論需要更多官方措施
大家悲觀的情緒背後,是希望看到當局及時採取措施,解決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真正讓中國經濟光明起來。
中國的前景到底是好是壞,這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人在問的問題。大年初一(2月10日),新加坡總統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出席一場新春團拜活動,提出他的觀點:看中國不要只看她的問題。
尚達曼說,幾乎每一天,世界各地的主要報章都會有一些對中國前景的負面評估,甚至還有關於中國是否仍然可以投資的質疑。他說,中國面臨的各種挑戰無須爭議,但同樣無可爭議的是,中國有一些根本性的優勢。
尚達曼列出的中國經濟挑戰包括房地產市場問題、地方政府債務過高、消費者情緒低迷,以及養老金和社會保障體系欠發達等;中國的優勢則包括在汽車、工業機器人等領域擁有具深度且強大的製造業生態體系、有先進的基礎設施和物流系統、龐大的人才庫,以及省級層面的發展機會等。
這名在國際經濟金融領域享有很高威望的新加坡政要認為,外界對中國做出的大膽論述,無論是聚焦於中國的脆弱,或是中國的優勢,都忽視了整體的圖景。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下,尚達曼呼籲,避免過度悲觀或過度樂觀地看待任何市場,避免非黑即白,避免從一個極端滑向另一個極端。
圍繞中國經濟的現狀與前景,眼下確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論述和研判。有趣的是,一個極端來自中國國內,另一個極端來自中國外部。
中共中央、國務院小年夜舉行2024年春節團拜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致辭時形容,「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官媒《光明日報》大年初一也在社評中呼應稱,中國過去一年果斷實行新冠疫情防控轉段,「街巷的煙火,市廛的繁榮,告訴我們已走出了那段艱難」;儘管全球經濟依然低迷,中國開出1萬7000列中歐班列、創下126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風景這邊獨好」。
外部世界對中國的觀感則是另一極端,尤其是西方輿論,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問題纏身的中國,執政者束手無策,前景格外暗淡,而且看不到隧道盡頭的曙光。
從這個視角看中國的觀察者擔憂,中國會重蹈上世紀80年代泡沫破滅後的日本的覆轍,中國民眾會跌入未富先老的中等收入陷阱;還有一些觀點篤定認為,中國崛起到頂了,有朝一日超越美國的希望變得越來越渺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上個月就撰文,悲觀地表示「有理由相信,中國正在進入一個停滯和失望的時代」。
持這種看法的不僅僅是對中國態度尖銳的批評者,一些從前對中國態度積極的人也都開始沒有了信心。
多年來都很看好中國的美國耶魯大學學者、摩根士丹利亞洲區前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最近在《金融時報》撰文,痛心地說「香港完蛋了」。除了香港當地政治和全球大環境因素,羅奇列出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香港背靠的中國經濟「撞牆了」。
一邊是「風景獨好」,一邊是「撞牆了」,對中國經濟的兩種看法大相徑庭,各自都有一些真相,也都存在盲點,中國經濟並非沒有亮點,也仍有不可忽視的內生動力,但同時又確實遇到諸多困難。
讓人好奇的是,「風景獨好」的研判背後,中國高層到底對中國前景有多樂觀?北京又如何看待目前外部世界彌漫的對中國悲觀的情緒。「風景獨好」的研判是不是當局展示「定力」、不想受外界聲音干擾的表現?當局是從對抗的角度,把外界擔憂的聲音視為唱衰中國經濟、打壓中國增長勢頭的輿論戰?還是會把它看做對中國經濟現狀的中肯評估或人們感受的誠實表達,並及時採取妥善的因應措施?
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啟動了「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的輿論戰。對官方而言,輿論的引導有其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穩定信心,尤其是穩住國內的信心。不過,這也帶來一種反效果,就是人們擔心當局把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當成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辦法,那是否意味著北京不準備對市場的情緒做出及時的回應,乃至在回避一些根本性問題?除了輿論造勢、營造樂觀向上的氛圍,當局的工具箱裡是已經沒有其他更有效的工具?還是有工具卻不捨得拿出來?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經濟面對的多數問題,並不是西方輿論渲染和唱衰所導致,然而外界的悲觀情緒也切不可小覷,因為這些言論會互相影響和共振,導致悲觀氣氛更嚴重。同時,這個問題又不是輿論戰可以解決的。須知,眼下擔憂中國經濟的人,出發點並非都想干擾中國發展,他們很多甚至是中國相關的投資者,不僅不可能從唱衰中國中得到好處,甚至在個人的生意上、投資上、職業上都與中國的發展有所牽連。大家悲觀的情緒背後,更多透出的是希望看到當局及時採取措施,解決中國經濟的根本問題,真正讓中國經濟光明起來。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