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難還是A股難?中國股市保衛戰靜待國家隊「穩市」
對官方而言,一場股市保衛戰,也是一場經濟保衛戰和政治穩定保衛戰。
「白天炒A股,晚上看國足,酸爽。」中國股市1月23日跌破2800點,社交媒體上一片哀嚎,一些股民在朋友圈這樣自嘲。
中國股市的悲觀情緒去年底以來持續發酵,短短一個多月A股先後失守3000點和2900點關口, 1月18日盤中一度跌破2800點,在多隻掛牌基金托底下,當天閉市前總算驚險守住2800點。
不過,該來的還是逃不過。陸港兩地主要股指22日紛紛下挫,其中上證綜指下滑2.68%至2756.34點,探至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
A股失守2800點,一些股民聯想到了「爛泥扶不上牆」的國足。碰巧,中國男足當天在卡塔爾踢亞洲杯的最後一場小組賽,結果0比1不敵東道主,出線僅剩下理論可能性。
到底是中國球迷更難,還是中國股民更難,還真不好說,兩者看起來都很鬧心。但有股民憤憤不平說,國足的比賽可以不看,輸了也不損失什麼,但股市蒸發的可都是老百姓的真金白銀。
面對A股票頹勢,去年高調進軍股市的內地資深媒體人胡錫進也有點為難。22日晚上,他在微博上傳一張晚餐照片稱,去附近的餐館吃飯,經常有人認出他,而且第一句話總問「您炒股咋樣了」,當晚去餐館他特意帶上了帽子和眼鏡。
讓很多中國股民有些羨慕嫉妒恨的是,陸港股市噩耗頻傳之際,一些國家的股市卻表現亮眼。
日經225指數創34年新高,印度股市超越香港,成為全球第四大股票市場。《彭博社》的資料也顯示,中國股市市值與2021年2月的峰值相比,蒸發了6.3萬億美元,而同期美國股市市值上漲達5.3萬億美元。目前美國股市市值比陸港股市總值高38萬億美元,創下新的紀錄。有輿論甚至開始懷疑,中國眼下是不是面臨一場金融戰?
股民心急火燎的當兒,《彭博社》23日的一則報道,讓廣大中國股市投資者看到了一線曙光。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稱,官方正在醞釀一系列救市措施,其中包括調動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資金,主要透過中國國有企業的離岸帳戶,通過滬港、深港通購買在岸股票。
報道稱,當局還在考慮,透過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或中央匯金公司,向股市注入至少3000億元本地資金。此外,官方也在權衡其他選項,如果獲得高層批准,最快會在本周宣布一些措施。
上述報道未獲官方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跌跌不休」的股市讓高層很頭痛。總理李強22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吹響了股市保衛戰的號角。會議強調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品質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要採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著力穩市場、穩信心」。
中國股市的這輪頹勢,最主要原因還是市場對經濟前景的預期薄弱。中國官方近期不斷就中國經濟派發定心丸,去年的經濟成績單上也並非完全沒有亮點,但眼下的波折會持續多久,它是短期的低谷,還是長期的陰霾,很多人都吃不準。
這種不確定性帶來的低迷預期,直觀地反映在資本市場中外資的落荒而逃和股民的割肉離場上。有人說,中國股市一塌糊塗,但至少它夠真誠,「它堅持用下跌的方式,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現狀,以及對未來的預期」。
官方22日釋出穩市場的信號後,上證指數23日小幅上漲0.53%,但依然沒能重返2800點;恒生指數倒是應聲反彈2.63%,不過漲勢能否持續還是未知數。
好些分析人士也都對市場情緒能否從根本上改變存有質疑,因為還有很多「然後怎樣」的問題需要回答,包括中國經濟有沒有新的增長動能,能否透過改革打通堵點,有沒有具體措施提升就業與收入,惠民企的措施能否落實等等。對於當局可能祭出的救市措施,高盛亞太區(除日本)總裁施南德(Kevin Sneader)直言,問題在於「人們是否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經濟會向好發展……(中國經濟的)部分挑戰在於言語是否會轉化為行動」。
官方相信不會對股市的重挫坐視不理,很可能會如媒體報道,動員「國家隊」進場扶持,防止恐慌情緒引發市場崩盤,因為股市穩定既是中國金融穩定的重要支撐,也關乎社會穩定、政治穩定。適時的救市行動,不僅是防止股市下跌,也是維護各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對官方而言,這是一場股市保衛戰,也是一場經濟保衛戰和政治穩定保衛戰。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