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國民黨連做兩個正確決定 「侯康配」一舉扭轉頹勢
台灣大選進入拼刺刀階段,歷史上一到關鍵時刻屢屢犯錯的國民黨,居然很罕見連續做了兩個正確決定,一舉扭轉了之前的頹廢選情。
第一個正確決定是面對柯文哲最後翻臉,不再繼續讓步,而是由侯友宜在藍白會談現場當眾公布了與柯文哲磋商的來往短訊,「藍白合」由此宣告破裂,此舉令柯文哲顏面掃地,在選民中留下了毫無信譽的印象,成為民眾黨民意下挫的原因之一。
如果國民黨不做這個決定,繼續由柯文哲掐着脖子,同意柯文哲選正,侯友宜選副,從「下架民進黨」的角度,固然是好事,但是對國民黨的未來,卻是滅頂之災。
如果柯大侯小,藍白能不能選上還未可知,即便選上,以柯文哲的精明,四年內一定會把國民黨當作民眾黨的養分徹底吞下消化吸收,從此國民黨恐怕就徹底蒸發了。
因為柯文哲最後一刻反悔,「藍白合」破裂,國民黨決定不再委屈求全,準備自己單幹。從「下架民進黨」的角度,這一結局非常遺憾,但是國民黨卻因禍得福,不僅各項民調數據開始猛增,形成直追民進黨的氣勢,整個黨在立法院在地方的基本盤,以及四年後寄望新生代反鼓再戰的機會,都保住了。
第二正確決定是推出趙少康做侯友宜副手,形成「侯康配」組合。這個組合不僅彌補了侯友宜的顏值短板和笨嘴拙舌——這個短板在選舉政治中很吃虧,還極大振奮了藍營信心,促成了藍營多年難得的大團結。
在這一過程中,馬英九、侯友宜、朱立倫、韓國瑜等都做了不少頗有成效的工作。尤其侯友宜,展現了一個候選人應有的大度與自信。趙少康那麼傲氣的人,甘願放下姿態,在危機時出任侯友宜副手,在國民黨這個個人犧牲精神已相當罕見的政黨,更不容易!
趙少康是國民黨「戰鬥藍」的代表性人物,著名媒體人,1950年生於台灣基隆,祖籍河北涉縣,屬於外省二代。他相貌堂堂,而且能言善辯,一直被認為是藍營的一員干將,在藍營頗有號召力。
趙少康曾任台灣飛碟廣播董事長,後任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在中廣流行網、TVBS等主持政論節目,其中以《少康戰情室》最為知名。他1987年競選立委時曾創下超高得票紀錄,有「政治金童」之稱,先後任兩屆台北市議員、環保署署長、三屆立委。1989年曾任國民黨中央文工會副主任。1993年退出國民黨,發起成立新黨並任召集人,1994年代表新黨參選台北市長,可惜因國民黨的黃大洲同時競選,造成藍營票源分散,代表民進黨出征的陳水扁在李登輝加持下以不過半當選。
島內有島內的政治生態,趙少康的政治立場和中國大陸的立場肯定有距離,但是在支持一個中國、支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維護台海和平等原則性問題上,他和馬英九一樣,都能和中國大陸形成交叉共識。趙少康和馬英九一樣,「反共不反中」,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只是他們希望由中華民國來完成統一,而中國大陸則主張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完成統一。因為兩岸的實力對比嚴重失衡,台灣根本沒有可能再「反攻大陸」,所謂中華民國完成統一不過是一場大夢,中國大陸本着尋求最大共識的原則,對國民黨的這個主張反而能充分包容,與民進黨的台獨主張才是水火不容。
因此,趙少康這次成為侯友宜副手,一掃之前藍營的悲觀情緒,不僅中國大陸樂見其成,很多藍營選民找了回了信心。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這些年在台灣一直被抹黑、甚至連國民黨部分人都避而不談的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又回歸成為國民黨的選舉語言。比如,馬英九就在政治集會上公開駁斥民進黨說,「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不是國」。儘管馬英九所指之「中國」為台灣憲法定義的涵蓋大陸和台澎金馬在內的「中華民國」,就台灣當下已經被「獨化」的政治生態,能這樣表述已經非常難得了。
目前看,雖然民進黨賴清德蕭美琴組合在三組候選人中排名第一,仍然佔相對優勢,但國民黨急起直追,民調已進入統計誤差範圍,只要國民黨保住這個勢頭,再繼續收編郭台銘和中間力量,柯文哲再分掉民進黨綠營的部分票源,是有機會單獨「下架民進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