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等能否打開大門 比對外單邊開放更有指標意義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日前,中國決定對德、法、意、荷、西、馬來西亞等六國單邊開放,符合條件的六國居民可以免簽入境,評論普遍認為,這是破解外國人入境數量陡降、美西方對華脱鈎行為祭出的單邊開放措施,是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很好嘗試。

不過,這只是對外開放吸引遊客入境的其中一項措施,影響外國人入境的因素是系統性的,還需要更全面的系統考慮。比如,外國人一到中國就沒法使用境外社交媒體工具,無法即時分享旅遊體驗,這個因牆而起的數字壁壘怎麼解決?

再比如,國內普遍實施的旅遊景點預約制和高度發達的移動支付,特別是熱門景點旺季預約根本一票難求,讓不少中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外國人更是一臉懵,這個怎麼解決?

還有就是這幾年中西方關係惡化,及一些法律修改引發誤解所產生的安全擔憂,這個東西經過西媒渲染被搞得虛虛實實,很多老外也摸不着真假不敢來,這個心理怎麼消除?

再有就是大流行幾年的嚴厲社會管制和當時特殊情況下采取的一些出入境政策產生的政策陰影,這個心理影響如何消除?

這些系統性問題比單方面放開入境複雜多了,而且不是外交部和出入境部門兩家就能處理,各部門如果不能互相配合針對這些影響中外交流的系統性問題找出解決辦法,效果改善可能會非常有限。

疫情期間的北京街頭。 (AP Photo/Ng Han Guan)(AP)

再就是內部的開放問題。這個甚至更關鍵。有沒有開放的思維,敢不敢對外打開大門,其中一個最直觀的指標,是什麼時候國內各高校、博物館大門口的閘機拆除了,遊人不用預約可以自由出入了,什麼時候走到這一步,對外開放才算是真有譜。

大學是公共資源,是各個城市的文化高地,他們是城市名片,應該打開門讓市民分享,和外部世界溝通。事實上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的大學,絕大多數都是當地最有名的文化旅遊景點,很多連圍牆都沒有,但是現在內地的大學,根本沒有幾個可以自由出入。

今年暑假,很多內地中小學生懷揣夢想到大城市想到一些著名的大學參觀,激勵一下自己,但是因為當時各大學大門緊閉,外界僅能在特定時間段通過預約方式入校參觀,而且預約名額又非常有限,多少人只能失望而歸。

而至少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前,包括北大清華在內,很多內地大學還是可以自由出入的,最多門衛看一下身份證,登記一下車牌,但是現在幾乎所有高校都是閘機森嚴,把自己與社會封閉了起來。

這些限制行人出入的閘機和預約制有些是過去Covid大流行幾年增添加的,有些是大流行之前設置的。疫情過去一年了,這些阻礙開放的東西卻留下來成為慣例,心理上離不開了。殊不知,開放的氛圍就這樣消失了。

因為這個問題,今年暑假期間,很多媒體和公眾人物發出呼籲,包括頂流大V胡錫進,希望能高校、博物館能取消閘機,不搞預約制自由出入,但是很遺憾,一點回響都沒有,一點用都沒有。

清華大學。(資料圖片)

一些人經常把安全問題,管理秩序問題等當藉口,他們大概忘了中國是世界上總體最安全的國家,而且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包括大概一零年前,學校攝像頭沒幾個,就幾個門衛保安,也沒出多少安全問題,現在高校各處及大街小巷攝像頭密佈,安保力量比原來不知道強了多少,怎麼反而會不安全了,不敢開放了呢?

所以中國的這個開放,真的好難!過去難,現在仍然很難。僅僅一個大學大門口取消閘機和預約開放問題,那麼多人呼籲了那麼多,社會反應那麼大,都沒有一點回響,沒有一點進展。想想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九十年代的時候,中國搞改革開放,形成後來的開放局面,有多難?現在想在各領域全面推進新一輪對外開放有多難?

說到底,這就是系統性官僚主義本位主義問題。中央這些年反覆強調,要求整改,但是這個改起來真的好難。很多人在思想意識深處,根本就沒有開放的思維和意願,更不用說主觀能動性了。現在很多大學管理人員,不客氣一點說,真的很官僚,一點擔當沒有,只要上面不下命令,他就不開放,推一步動一步,不推就不動,一點主觀能動性都沒有。

如果其它領域也是這種情況,怎麼辦?怎麼對外開放?

所以,很多人為對六國單邊開放歡呼,認為這是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確實如此。但北大清華以及全國各高校撤不撤銷大門口的閘機、取不取消預約進門制,就這個最直觀的指標樣本,比對外的那些單邊開放措施更重要,更有觀察意義。如果各大學連對內、對自己人都不開放,還談何對外開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