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刀」風靡兩岸三地學童 台灣下禁令有何「醉翁之意」?
「蘿蔔刀」是什麼?這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台灣、香港和內地的大人們經常脱口而出的問題。一把看似毫不起眼的「蘿蔔刀」,先是經由抖音(TikTok)等網路影片火爆起來,接着風靡兩岸三地的小朋友,人手一把「蘿蔔刀」,蔚為一股流行浪潮。台灣教育部與各縣市校園遂因此受到「驚動」,官方直接發函「下禁令」,直指蘿蔔刀「恐衍生傷害自己或他人身體的危險舉動」,要求「各校審慎留意不適合學生身心發展之遊戲或物品」。
「蘿蔔刀旋風」源起何方?
「蘿蔔刀」此等玩具,其危險性真有達到台灣官方「下禁令」的程度嗎?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蘿蔔刀」的身世起源追溯起。
此前,一位網名為「瘋狂的問號943」的武漢大學生,平常素愛3D打印,一日上傳了「蘿蔔刀」原型從設計到成品的影片,第一晚觀看次數就超過500萬,旋即在TikTok颳起一陣「蘿蔔刀旋風」。隨後商人們嗅到商機,大規模產製「蘿蔔刀」商品販售,造型和玩法更是推陳出新,各式「蘿蔔刀」甚至已可組成龐大的「家族」。
之所以稱為「蘿蔔刀」,原因在於其造型短小,形似於蘿蔔而得名。「蘿蔔刀」起先的玩法,其實類似於「蝴蝶刀」,可以耍弄變形,還會發出鏗鏘聲響;不過「蘿蔔刀」是塑膠製成,刀鋒鈍挫,不像「蝴蝶刀」具有殺傷力,卻有耍帥、酷炫等炫耀效果,再加上網路短影片出現各種玩法教學,於是迅速走紅於兩岸三地的小朋友之間。
走訪本港玩具店鋪,也能發現成櫃的「蘿蔔刀」專區,大小尺寸兼具,還推出閃燈、發光、夜光、伸縮、雙刀等新款,以及手指陀螺彈弓刀、蘿蔔球等變形款。台灣的文具店與玩具店亦同,一把陽春的「蘿蔔刀」售價約新台幣50元左右,《香港01》記者走訪一家大型連鎖文具店,「蘿蔔刀」櫃位的商品幾乎快被搶購一空,所剩無幾。
一味防堵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隨着「蘿蔔刀」的爆紅,家長之間的擔憂接踵而來。內地有學者指出,該玩具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還可能養成幼童的暴力傾向。而台灣則有民意代表質疑,「蘿蔔刀」可以劃破紙張、刺進水果,在校園裏可能造成傷害同學,甚至成為霸凌道具的負面影響。台灣目前各縣市教育局應對做法不一,有的採取安全性宣導,有的則明文禁止攜入校園。
台灣教育部表示,有鑒於近期坊間販售「蘿蔔刀」物品,恐衍生傷害自己或他人身體的危險舉動,已經行文給各校加強宣導安全措施,請各校審慎留意不適合學生身心發展之遊戲或物品,並落實學生安全宣導,以維護學生身心健康。
不過,平心而論,「蘿蔔刀」只是學童之間次文化的流行玩具,倘若要論其危險性,學童每天使用到的筆尖、刀片、直尺、圓規等文具,也都具有傷及身體的可能,難道需要出動教育部門下禁令防堵?更遑論小朋友隨處可見的其他玩具,小至彈珠,大至NERF海綿子彈槍,還有電腦、手機裏的槍戰遊戲等等,不都會有「養成暴力傾向」的風險?卻未見到台灣官方取締或禁止。
對於孩童教育而言,一味的防堵的禁止,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造成更加躍躍欲試的反效果。如今已有台灣的教師「逆風」反思,認為比起發禁令,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釐清概念,「一次次在那邊禁禁禁,並非治本之道。」也有台灣的法律學者指出,他嘗試用其手機,發現用力戳也可以戳破紙張、戳破水果,故強烈建議禁「蘿蔔刀」的縣市政府和學校,應該一併禁止學生攜帶「手機」。
「蘿蔔刀」體現的懼中意識
事實上,網路時代來臨之後,幼童之間的流行文化變化萬千,更迭速度極快。單以玩具為例,2021年小學生最流行的是一種名為「滅鼠板」的益智遊戲,2023年的當下則是「蘿蔔刀」,內地還掀起了一款薄荷鼻吸劑的流行。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家長與教師,能否正確引導學童使用玩具或道具,建立起安全觀念,既不傷害自己,也不要傷害同學,才是治本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兩岸關係在台灣的敏感性,任何人事物都有被政治「染紅」的可能,連「蘿蔔刀」也難逃「紅標籤」。從不少台灣的報道和討論文章來看,許多人在指責「蘿蔔刀」的危險性時,其背後往往明示暗示其為「中國」流行到台灣的玩具,各種影片也來自於「中國」的抖音,還有不具名的「專家」強調要「小心抖音滲入思想」。
換句話說,在台灣這個反共反中意識形態無所不在的畸形社會裏,任何與中國大陸有關的東西,都會被拿來大做文章。在一些有心的台灣「專家」眼中,「蘿蔔刀」的安全疑慮,並不在於其刀刃危險性,而是在於其「Made in China」的危險性。就像台灣網路上有所謂的「支(那)語糾察隊」,四處糾正台灣網友不得使用「早上好」或「視頻」等大陸用語,也有群體不希望台灣幼童的流行玩具或流行文化與「中國」同步。
防止「蘿蔔刀」帶來「中國文化」的「滲透」,恐怕才是台灣某些人力主「禁令」的「醉翁之意」。不過中國崛起後的軟實力影響,流行影音無遠弗屆,就算在台海建起一道「柏林圍牆」也擋不住,如同「反中是工作,親中是生活」、「白天抗中,晚上淘寶」這些台灣的玩笑話一樣,「蘿蔔刀」是否有危險性、危險性有多大、需不需要明令禁止,這些問題的答案,關鍵其實存乎於「大人們」的心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