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逝世震驚中外  為何「府院之爭」甚囂塵上?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突發心臟病去世的新聞震驚輿論,中國官媒新華社迄今只對外公布了一則短訊,並未給出更多訊息。當中國內地民眾通過轉發其過往言論、視頻等方式表達哀悼之際,西方不少媒體復又開始炒作「府院之爭」,試圖讓李克強的去世變得不簡單。

西方不少媒體復又開始炒作「府院之爭」。(資料圖片)

比如《紐約時報》寫道,「(李克強)在此後的十年時間裏,他是中國政府各部委的領導人,但手裏的權力似乎比前任總理還要小,政策由習近平主導。」「習近平設立了一系列黨的委員會來負責國家安全、經濟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往政府各部門的決策職能,後者都以李克強為直接上級。」

BBC在題為《李克強逝世:中國經濟政策的務實主義者 終年68歲》的文章中,除了肯定李克強在經濟層面的務實做派外,復又渲染了「府院之爭」,文章寫道,「李克強被視為作風務實的經濟自由主義者,上任初期外界期待他改革中國經濟結構」,但「其總理生涯後期被邊緣化,權力被架空,甚至有『最弱勢總理』之稱。」

2022年5月18日,李克強在雲南主持召開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座談會。(新聞聯播截圖)

近些年以來,經過兩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國務院的角色有所收窄,日益偏向經濟民生,中共中央扮演集中統一領導的角色。這成為了外界不少人解讀中國黨政關係的視角。但是否真如《紐約時報》、BBC所言,這是一場「府院之爭」?究竟該如何理解中國高階政治正在發生的轉型與變化?

在毛澤東周恩來時代,「謀事在毛、成事在周」為很多人熟知,但當時,中國的國家政權結構以及黨政之間的關係是蘇聯的「黨政合一」模式,中國也因此吃盡苦頭,毛周之間的默契配合更多是慣性使然;到了鄧小平時代,十年文革亂局終結,剛剛爬出泥潭的中國百廢待興,只能摸着石頭過河,認識到了「黨政合一」帶來的諸多弊端和正反兩方面的問題後,1978年鄧小平提出解決「黨政合一」和實行「黨政分開」的問題,並在1980年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表《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予以系統論述。

十八大後,中共高層對黨政關係做出新的闡釋,即只有「黨政分工」沒有「黨政分開」。雖然這一變化加劇了人們對於「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擔憂,但如果辯證地理解,這確是問題導向下的必然結果。黨政本就沒有辦法徹底分開,而習李之間的分工與配合,正是黨政分工的具體實操。比如疫情期間,習近平坐鎮北京,召開最高級別會議統籌全局,李克強及國務院系統奔赴前線具體指導。同樣的分工,也體現在各種大小事務上。通過黨政分工,才鞏固和保證了中國一個強大的中央。二十大之後,新任總理李強更加明確了國務院的職責所在,在首場記者會上將新一屆政府定義為「施工隊」。

圖為中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5年1月21日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年會上致辭。(中國國務院)

政治學者鄭永年在《西方看不懂的當下中國政治》一文中寫道,「西方看不懂中國政治,倒不是中國政治本身的緣故,而是很多人往往要麼簡單地用西方意識形態或者價值觀對中國政治做判斷,要麼就用西方概念或者理論來解釋中國政治。前者導致這些人只能對中國政治表達一個極其主觀的偏好,後者則導致這些人對中國政治的認知是膚淺的,甚至是錯誤的。」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是為數不多的對中國政治和文化有清醒認識的人。在2014年推出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開篇即呈明瞭中國政治的現實,也戳破了西方世界對中國政治的想象。「五千年來,中國一直認為,只要中央政權是強大的,這個國家就安全;如果中央虛弱了,國家就會紊亂。一個強大的中央會帶來一個和平繁榮的中國。每個中國人都這樣認為,這是他們從根深蒂固的歷史教訓中吸取的基本原則。在短期內,人們不可能背離這一原則。這種心態比共產主義的歷史要長,已存在數個世紀、甚至數千年了。西方一些人希望看到中國實現西方傳統的民主,這是不可能的事。美國認為,如果不實現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以及每隔數年更換總統和改選議會,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國家。這是他們對世界先入為主的看法。中國人從來沒有這樣的傳統。中國是一個地域廣闊、擁有十三億人口、人民具有不同文化和歷史傳統的國家。它將會走自己的道路。」

所以外界不斷爭論的「府院之爭」,放在中國政治發展的整體脈絡和國家制度的全新嘗試中思考,或許才能看的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