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500強榜單看中國企業如何高質量發展|專家有話說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8月2日,《財富》雜誌公布了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以下簡稱,世界500強),中國共有142家企業上榜,上榜企業數量排名第一,總營收達到11.7萬億美元。2020年到2022年,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上的數量已連續三年居第一位。

在2023年上榜的142家中國企業中,有台灣企業7家。如不計台企,中國大陸有135家,與美國的136家一起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形成雙頭並進的局面。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當年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僅11家,不僅遠遠落後於美國,也落後於日、德、法、英等經濟強國。入世後,中國與世貿組織代表的國際通行經貿規則接軌,全面融入全球經濟。正是在此過程中,中國企業迅速做大,世界500強上榜中國企業數量急劇增加。在不到20年間,中國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群體。世界經濟進入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一起領先的時代。

除數量和體量的變化,中國上榜企業在一些重要領域的發展具有突破性。

以在現代經濟中具有關鍵作用的金融業為例,2001年入世時,中國僅有四大國有銀行進入世界500強。如今,中國上榜銀行有10家,數量超過美國。上榜中國10家銀行平均利潤達261億美元,超過上榜美國銀行。整個金融領域的中國上榜企業共26家,與美國持平。

2009年3月31日,位於山西省長治市的中國銀行分行內,一名職員在點算人民幣紙鈔。(Reuters)

再以「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工業為例,2001年入世時,中國上榜企業數量為零,2023年排行榜上則有了9家。在這9家企業中,有兩家因在新能源車技術方面有創新與突破,成為汽車界的「黑馬」。2022年度,比亞迪以其新能源技術優勢,銷售收入達到630億美元,從2021年度的436位躍升至2022年的212位。寧德時代則以488億美元的銷售收入首次進入世界500強,位居第292。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力直追美國的特斯拉。

從世界500強榜單數據,亦可分析出中國企業面臨的嚴峻挑戰。

首先,上榜中國企業數量增長停滯。在今年排行榜反映的2022年數據中,如不計台灣企業,中國大陸企業數量比上年減少一家為135家,而美國是136家。在這135家上榜企業中,有89家位次下降。

此外,上榜企業財務數據也不理想。2023年上榜中國企業平均銷售收入為833億美元,低於美國的959億美元,略高於全榜500家企業的平均值。而從平均營業利潤來看,上榜中國企業只有39億美元,而全榜500家企業平均利潤達58億美元。

從2001年入世以來,上榜中國企業從數量到質量都出現負面的發展還是第一次。

創新力不足或許是中國上榜企業經營業績不佳的原因之一。

上榜中國企業多數集中在傳統產業。能源、材料、工程建設、工業製造、汽車等5個領域,中國企業有70家,超過上榜中國企業一半。而美國在這5個傳統產業領域只有25家。過多企業集中在傳統行業,拖累了上榜中國企業的經營業績。

在高技術領域美國有15家企業,中國僅有華為、騰訊、小米、中國電子訊息、立訊精工5家,主要從事網絡、因特網服務、電子設備等業務。而美國的15家企業涵蓋計算機、英特網服務、半導體、計算機軟件、訊息技術等業務。其中,主要從事半導體晶片業務的企業就有4家。

華為展示超級快充電站。(羊城晚報)

此外,美國生物製藥業也遙遙領先,輝瑞、強生、默沙東等10家制藥企業上榜。這10家藥企平均銷售收入982億美元,平均利潤114億美元。中國上榜藥企僅有中國醫藥和廣州醫藥2家,其平均銷售收入647億美元,平均利潤7.1億美元。

計算機、半導體、軟件等高技術領域是全球競爭的焦點,生物醫藥行業則關乎人類未來發展,榜單數據顯示了這些領域中國企業與美國企業的差距。由此可見,謀求更高質量發展仍是中國企業的必修課。

目前,自身經營管理問題、國內營商環境問題和國際產業鏈重構等問題疊加,中國企業的發展面臨的挑戰空前嚴峻。中國企業應如何着手因應?

首先,應進一步加強與美國企業在產業鏈上的合作。

世界500強上榜的中國與美國企業產業結構上有很大差別。中國有20家企業集中在工業材料領域,生產鋼鐵、有色金屬以及建材。美國在該領域僅有一家。美國企業顯然需要中國企業的金屬材料。事實上,中國的金屬材料正以各種形式(產品或原材料)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

中國則從美國進口食品及高技術產品或零部件。美國企業的零部件提升了中國企業產業鏈在全球的地位。美國上榜的15家高技術企業不少與中國企業有密切合作,尤以晶片、計算機軟件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影響重大。

從世界500強榜單亦可看出,中美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上相互依存,關係緊密。

近期,中美政企兩界有加強溝通之勢,在全球產業鏈重構過程中,中美雙方企業有可能更加理性地繼續合作,中美都應該抓住這個機遇。

其次,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強化企業合規競爭力。

準確把握國際規則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在重構中不僅加強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同時強化企業合規競爭力,是中國企業因應當前變化的重要方面。

前幾年已出現中國企業由於違規經營而跌出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的實例,這些案例應引起足夠重視。

近年來,在強化合規管理方面,中國政府、企業均做了大量努力。短短5年間,從中央到地方,國企到民企,全國形成了企業強化合規管理的潮流。這為中國企業迎接新形勢下高水平對外開放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綜上所述,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重構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既要提升技術和產品創新水平,也要提升企業全球合規競爭力,才能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提升自己的地位。

(本文作者王志樂系商務部研究院原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第十項原則專家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