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隱憂(三):仇女只是民進黨前菜 弊案選戰才是真主菜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觀察近期的台灣選戰交鋒,民進黨明顯把柯文哲當成主要攻擊對象,且針對「仇女」議題進行了輿論狙擊。而從最新民調數據來看,這一攻勢並非毫無效果。

本文為《柯文哲隱憂》系列文章第三篇。

根據《菱傳媒》7月19日公布民調,賴清德以38.48%居冠,柯文哲以28.34%居次,侯友宜則以21.29%墊底,與《菱傳媒》6月所做民調相比,三人排名不變,但賴清德的支持度略升0.72個百分點,侯友宜略降0.58個百分點,柯文哲則下降2.95個百分點,在三人之中變化最大。

其中,柯文哲的支持主力仍是年輕選民,在20到29歲選民中,柯文哲拿下49.73%支持度,領先賴清德的30.68%、侯友宜的10.48%;30到39歲選民中,柯文哲拿下45.39%支持度,仍是賴、柯、侯三人之冠。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較6月份民調結果,30到39歲女性選民有高達50.74%支持柯,這一數據在7月只剩39.28%,下滑了11.46%,而20到29歲的女性族群,在6月時有52.31%支持柯文哲,最新民調也下滑了6.37%,跌至45.94%。如此看來,柯文哲的年輕女性支持度有所流失。

接著是7月26日釋出的《美麗島電子報》民調,其調查區間為7月24日至25日。結果顯示,賴清德以35.1%支持度領先、柯文哲以24.0%居中、侯友宜以19.9%墊底。雖說三人排名依舊未變,但柯文哲的前次美麗島民調為28.6%,此次卻下滑4.6%,是近幾個月來首度下滑。

而從民調細項來看,柯文哲雖在40歲以下領先,領先幅度卻已有所下降。在20-29歲這個年齡區間,柯文哲、賴清德分別獲得40.0%、35.4%支持度,但前次的美麗島民調兩人數據分別是45.0%、28.8%;在30-39歲這個年齡區間,柯文哲、賴清德分別獲得32.7%、26.9%支持度,前次數據則分別是41.9%、34.2%。

可以發現,柯文哲的年輕選民支持度有所流失,與賴清德的差距也在縮小,足見民進黨近期操作「柯文哲仇女」話題,確實影響了相對重視性別議題的年輕選民,也連帶削弱了柯文哲氣勢。但這不會是民進黨的「打柯」終點,說得更直接,「仇女」話題不過是開胃菜,弊案等醜聞的操作,才是未來負面選戰的真主軸。

根據《菱傳媒》7月19日公布的最新民調,賴清德以38.48%居冠,柯文哲以28.34%居次,侯友宜則以21.29%墊底,與《菱傳媒》6月所做民調相比,三人排名不變,但賴清德的支持度略升0.72個百分點,侯友宜略降0.58個百分點,柯文哲則下降2.95個百分點,在三人之中變化最大。(菱傳媒網頁)

為什麼醜聞重要

從理想政治的視角來看,選舉應當是路線與論述的較量,民眾也應該是在理性思辨後,才投出這關鍵一票。但觀察現實政治便會發現,論述確有作用,卻不是選舉的全部,正如選民雖會思辨,卻未必會為此投票。

聚焦台灣歷次選戰,論述與治理路線往往只在選舉初期發揮作用,越接近選前倒數,其存在感便越發稀薄;到了選戰後期,真正能調動民眾關注的,往往是容易引發眾怒的事件,例如2004年的319槍擊案、2012年的宇昌案、2019年的香港反修例風波等。其中,諸如反修例等事件有其偶發性,不是人力可以塑造,故台灣政治人物若要催發選民憤怒,往往會主打對手陣營的醜聞,例如貪腐弊案、賄選疑雲乃至婚外情,好讓對方爆發形象危機。

例如,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前夕,原本形勢大好的宋楚瑜遭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楊吉雄指控,其子宋鎮遠擁有中興票券(今日的兆豐票券金融)價值新台幣一億六百餘萬元的票券,資金來源相當可疑。對此宋楚瑜無法清楚說明,案件也在媒體深挖下引發輿論海嘯,不僅涉案金額上升到了2.4億,還牽扯出其他案外案,例如宋鎮遠還被爆出在美國擁有5棟房產等。接著李登輝出面抨擊宋楚瑜「侵占國民黨黨庫公款」,全案正式進入司法程序,國民黨更是指控宋楚瑜偽造文書、背信、侵占。最後案件雖獲不起訴處分,卻已經嚴重挫傷宋楚瑜、國民黨形象,成為當年陳水扁勝選、宋楚瑜敗選的重要關鍵,又稱「興票案」。

台灣總統陳水扁(左)副總統呂秀蓮(中)和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右)在2004年3月18日的競選車隊穿過台灣台北的城市街道,他們向支持者揮手致意。(Getty Images)

而有別於「興票案」暴露的藍營內鬥,2006年「走路工事件」便是藍綠鬥爭的展演。當年高雄市長選舉期間,代表國民黨參選的黃俊英原本聲勢大好,卻在選前之夜被民進黨候選人陳菊指控,黃陣營以每人新台幣500元費用,動員民眾參加造勢晚會。由於距離投票時間太近,黃俊英反應不及,隔日便被陳菊以1,000多票險勝。事後檢方調查發現,黃陣營確有發放「動員費」之情事,但主導人乃是「黃俊英競選總部雲林縣後援會」執行長蘇萬基、「資源回收商」總經理楊慶德,而非黃俊英本人,黃事先也毫不知情。之後黃俊英雖控告陳菊陣營違反選罷法、加重誹謗,卻已無力回天,因為法院最後裁定陳菊當選有效,黃俊英只能接受現實。

從上述兩起典型案例可以發現,不論弊案或賄選,負面選戰的重點從來不在醜聞的真實性,而是如何以半真半假的證據捕風捉影、打出攻勢,以及要在何時發動致命一擊。例如「興票案」,國民黨便動員了媒體大加報道,黨主席甚至親上火線對峙宋楚瑜,最後案件進入司法程序,宋楚瑜的公共形象也徹底瓦解;而「走路工事件」雖不是驚天弊案,也缺乏黃俊英涉案的相關證據,但關鍵是陳菊陣營選在投票前夜公布此事,黃俊英的解釋缺乏傳播時間,自然難以緩衝選情下跌。

簡言之,在適當工具、攻擊時機的搭配下,弊案與醜聞其實相當容易調動選民情緒、影響戰局,故在台灣大小選舉中層出不窮,例如翁金珠賄選疑雲、周錫瑋股條弊案、郝龍斌拉法葉案等。最近的則有2022年林智堅論文抄襲案,以及2023年新北幼兒園餵藥案,前者重挫綠營選情,被認為是導致2022年民進黨地方大選慘敗的關鍵,後者則是對侯友宜聲望的摧枯拉朽,其本就低迷的民調因此再創新低,只能在15%左右徘徊,直到近期才有些許回升。

當然,被控訴方的反應有助緩和醜聞風暴,但這往往需要即時回應、妥善應對,例如林智堅論文抄襲案,民進黨選擇了全黨力保而非淡化醜聞,結果得罪了大批中間選民,牽連其他選區候選人;而新北幼兒園餵藥案雖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但侯友宜團隊的後知後覺、應對無能同樣致命,若非此後國民黨強力進場、協助進行輿論反擊,恐會演變為第二個「興票案」。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總統候選人侯友宜。(Facebook@中國國民黨 KMT )

柯文哲耐打嗎

故對柯文哲來說,其究竟有沒有貪腐、弊案、婚外情,其實都不是重點,因為在台灣的選戰情境下,類似攻擊早晚會發生,故真正的關鍵還是,面對攻擊要如何回應與止損的問題。換句話說,從選戰的視角來看,真正該評估的,不是柯文哲私下作風如何,而是其「耐打度」的高低。

而從柯文哲的支持板塊來看,其「耐打度」恐怕不高。一來,柯文哲如今的高民調,充其量是「空戰」有成的結果,也就是經由各種宣傳,促使民眾在民意調查時表態支持柯文哲,形成「坐二望一」優勢。但柯文哲嚴重缺乏藍綠皆有的地方組織,不易在「陸戰」中打出以地方為根據的支持板塊,意即所謂「票倉」。故今日的高民調更多是網路游擊戰下的「虛胖」,而非坐擁選票的鐵證。

二來,各份民調都指出,柯文哲的支持主力乃是年輕選民。而這一板塊群眾在台灣選戰中,向來以低投票率、易流動聞名,此次之所以大舉湧向柯文哲,主要還是對民進黨8年執政失望、以及國民黨根本放棄經營年輕板塊所致,故年輕人眼見形象相對清新、口才好的柯文哲,便將柯當作「理想政治」的新代言人,期待對方能讓台灣耳目一新,正如自己過往也曾如此期待民進黨。

5月30日,柯文哲至金門參加宗教活動,拜會當地政要。(Facebook/柯文哲)

但也正因如此,柯文哲的致命傷顯而易見:即便民調數據亮眼,卻相對缺乏「鐵票」板塊。所謂「鐵票」,便是只認政黨、候選人圖騰,不管其實際政績與形象的投票群體,而其組成多是年齡層較高的選民。在如今台灣的民意市場中,民進黨的「鐵票」明顯多於國民黨,這便是蔡英文執政再怎麼天怒人怨,賴清德都有30%以上支持度的關鍵,也是侯友宜仇恨值再怎麼高,都還能有15%左右支持度保底的原因。但以年輕選票為主力、民眾黨根基尚淺的柯文哲,在這一場域便相對弱勢。

而綜合上述兩點,柯文哲的民調數據看似亮眼,其實危機四伏。由於缺乏地方票倉,支持群眾又多是善變的年輕選民,只要柯文哲爆發損及清新形象的醜聞,不論是弊案、貪腐或婚外情,其支持度就容易大幅波動,即便不可能支持度一夕歸零,也有極大可能會從「坐二望一」被打回「陪榜王」。這點從民調數據的變化便能看出一二:眼下民進黨光是攻擊柯文哲「仇女」,就已成功讓其流失部分女性與年輕選民;但此前民進黨爆發嚴重MeToo性騷醜聞,風波延燒近一個月,賴清德的支持度卻依舊雷打不動,有無「票倉」與「鐵票」顯然至關重要。

再來,柯文哲看似善於宣傳,其實對比民進黨的執政優勢、側翼網軍、媒體系統,依舊居於下風。綠營此前之所以沒有大力猛轟柯文哲,乃是因為樂見柯文哲分走侯友宜選票,因為在民進黨認知中,國民黨才是相對難纏的對手;但眼見柯文哲民調逐漸上揚,甚至一度逼近賴清德,綠營眼下已將炮口對準柯文哲,希望降低柯與侯的民意差距,讓藍白難以談論整合,同時鞏固賴清德的領先優勢。

6月17日,賴清德參加台灣花蓮、台東的「信賴台灣之友會」成立大會。(Facebook/賴清德)

故可以發現,繼「仇女」爭議後,民進黨現在已逐漸進入弊案選戰環節,第一砲便是抨擊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簡稱北流),在柯文哲任內新增新台幣1.9億元工程款未付清,導致每月衍生80萬元利息,將由台北市民買單。對此柯文哲解釋,北流工程延宕多年,最後監造費以1.9億元和解,自己早在卸任前半年就發函給文化部,表示若文化部拒付,台北市政府也可用二備金結清,不用留給下任收尾,「誰知道這份公文旅行來來回回長達一年,到今年7月文化部才正式回文確認不付錢。」

但如此說法遭文化部打臉,稱2018年行政院核定函及代辦協議書就已明確說明「應以核定預算為限」,且此爭議早在2022年4月及6月就獲得調解結果,確認這筆爭議款項屬於台北市政府的責任。文化部再抨擊,從台北市政府自行提出的1.9億爭議內容來看,分明是因市府自己不當分包工程、未妥善規劃以致多次變更設計、工程展延所造成,於情於理都該由市府自己負責。而如今台北已由國民黨的蔣萬安執政,其也顯然無意為柯緩頰,柯文哲由此陷入尷尬境地。

而北流1.9億欠款不過是開胃菜後的副菜,民進黨準備的主菜尚未登場。回顧過往,柯文哲競選台北市長時曾高喊清查五大弊案,包括遠雄集團大巨蛋案、日勝生集團美河市案、富邦集團松菸文創園區案、鴻海集團三創園區案,以及雙子星案,但五大弊案最後成了五大案,調查更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無疾而終。不論柯文哲是否真與建商、財團存在利益輸送,依照民進黨慣性操作,只要能找出幾位「關鍵證人」出面指控:柯文哲索賄換取通過建築執照、不查弊案,再以媒體與網軍大肆抨擊,「耐打度」不高的柯文哲都有可能發生民調崩盤。

當然,這不代表民進黨、國民黨就沒有弊案與醜聞可攻擊,尤其綠營經歷8年執政,光電與疫苗弊案都是隱憂。但如前所述,負面選戰往往與真相無關,而是「耐打度」的問題,在客觀條件上,賴清德的耐打度就是高於柯文哲。故未來數月的負面選戰進程下,柯文哲是否還能保有當今的民調高位,仍須觀察。

民進黨為何開始聚焦攻擊柯文哲?

希望阻止其逼近賴清德,同時降低柯文哲與侯友宜的差距,阻止藍白整合。

為何柯文哲的耐打度可能不高?

缺乏地方票倉,與藍綠相比也相對沒有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