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三年反思・七|全面放開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躺平?
回看過去三年,總有一些帶有轉折意義的時間點讓人們記憶猶新。比如2020年1月23日,這是最早爆發疫情的武漢宣佈封城的日子;再比如2020年4月8日,這是武漢經歷76天封城之後宣佈解封的日子;還有2020年2月7日,被人們稱為「吹哨人」的李文亮醫生染疫去世……
而今,在疫情三年後的今天,又有兩個重要的時間點會成為人們共同的記憶:一個是2022年12月26日,在這一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於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的總體方案》,宣告中國重新打開國門,疫情防控走向全面放開;一個是2023年1月8日,因為從這一天開始,中國將正式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
這樣的放開顯然在意料之中。一方面,新10條公布前後,中國已經徹底轉變過去嚴防嚴控的「動態清零」模式,邁出「與病毒共存」的實質一步,不管是客觀條件還是主觀意願,這樣的趨勢都是不可逆的,「總體方案」也首次明確「新冠病毒將在自然界長期存在」;另一方面,遠遠早於中國「與病毒共存」的國際社會,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群體免疫,故而今次中國打開國門,國際社會顯然更忌憚於中國疫情之變帶來的不確定性,中國自身已無需再為邊境管控設置障礙,投入不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
比如印度近期宣佈最新入境措施,來自東亞地區的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和泰國旅客,抵境後都必須接受檢測,檢測陽性人員要強制隔離,這顯然是針對中國疫情變化做出的調整。日本也在12月27日宣佈將從30日起加強入境限制,對來自中國本土的入境者和有7天以內在中國逗留經歷的所有人,在入境時實施核酸檢測。
▼12月26日 香港海關各口岸已準備好通關▼
全面放開是意料之中和必然的,但這樣的必然卻仍無法消解人們心頭的疑惑,且這樣的疑惑,源於放開時機的猝不及防和極大偶然性。到頭來,中國走向全面放開究竟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躺平,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並不容易回答,因為官方和民間各有各的答案,且誰也說服不了誰。
官方的答案是簡單直接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12月17日在參加第20屆《財經》年會時,直言「新十條政策出台的時間,是三年來全球每周報告死亡人數最低的時點。」且吳尊友還做了一個推算,「如果按照全球奧密克戎流行引起的死亡數推算,假如新十條提前到今年1月3號,中國會造成25萬人死亡。如果按照美國奧密克戎死亡人數推算,中國會有103.8萬人死亡。如果以香港算,提前到今年年初,中國大陸會多死亡200多萬人。如果以中國台灣作為參照,提前到今年年初,大陸會多死亡86.6萬人。」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則繼續從算總體賬的維度給出解答,「現在我們一些關鍵的一些情況發生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因素,同時為了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更好地聚焦重點的防控領域和措施,更加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所以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的條件已經具備。」梁萬年同時表示,「這種調整是一種依法科學有序的動態調整,不是完全放開不管」,且「有些地方已經或者正在渡過第一波最高峰的衝擊,並沒有出現大家比較害怕的大面積重症死亡這種情況。」
27日下午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面對記者提問,給出了更直接的回應。「依法將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是疫情防控策略的重要調整,體現了實事求是、主動作為、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政策,將有助於更好地適應病毒變異和疫情形勢的變化,有助於把防控資源更加集中到保護患有基本病的老人、孕產婦和兒童等重點人群上來,有助於更好地保障正常的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需求,有助於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李斌同時也強調,「當前全球大流行尚未結束,疫情走向仍有不確定性。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對新冠疫情仍保持著高於普通傳染病的防控措施。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後,絕不是放任不管,絕不意味著所有防控措施的退出,而是要強化服務、強化保障。」
官方言之鑿鑿,但民眾層面則更願意基於自身經驗和感受來做出判斷。媒體人連清川在萬字長文《關於這個冬天,我有無數無解的問題》中的疑惑,也是很多人的疑惑。該文寫道,「為什麼在11月才進入群體免疫模式?背後的政策考量是什麼?進行這一決策的依據是什麼?在進行這一決策的時候,所進行的準備是什麼?是否充分對醫療機構進行了告知、培訓與補充?藥物是否充足?高危人群是否有應急機制?」該文在有限傳播後,很快被刪除。
財新網在「展望2023」的專題「疫情篇」中,也談到了「準備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多專業人員經媒體發聲,對病毒特性、民眾感染後的風險和用藥等話題釋疑答惑。但這遠遠不夠,重塑防疫共識仍在路上——民眾對防疫目標的理解以及角色定位的轉變難以一蹴而就。尤其面對三年來極限疲憊的醫護人員,醫療衛生部門更應該充分向其解釋防疫邏輯的變化,明確工作時間表,讓他們看到可及的『盡頭』。在更有預期的情況下,利用壓制疫情爭取來的時間,主動地、積極地再做一些長遠準備。」
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躺平」,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面對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從嚴防嚴控模式轉入全面放開,在中國這樣的超大人口國家,也的確很難做到「萬全準備」,實際情況往往要比模型推演複雜得多,最終只能是摸着石頭過河。在烏魯木齊大火引發的各地反封控抗議的倒逼下,如何平衡防疫、發展、安全、穩定,在此一階段是高難度動作。最終平衡成效如何,還得依靠時間和實踐檢驗。
而隨着各地感染潮的到來,民眾固然可以情緒化批評官方「躺平」「擺爛」「放任不管」,但事實上人們也心知肚明,現在這個階段,誰也無法真正躺平,中國政府更不會放任不管。或許人們可以藉此重新思考「躺平」本身,當主流媒體在此之前不斷批評其他國家躺平,以夯實己方政策的偉大光榮正確,而今褪去意識形態,不妨自問一句:在疫情面前,真的有完全躺平的國家和政府嗎?站在矛盾之中還是矛盾之上來看今天中國的選擇,這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