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與改革開放:賢能政治是中國過去與未來的關鍵
自11月30日江澤民逝世以來,中國社會上至廟堂、下至民間,都瀰漫着濃厚的緬懷和哀悼情緒,人們競相轉發紀念江澤民的文字、圖片和影片。這是一種比較難得的普遍共識,印證出人心所在。人們普遍稱讚江澤民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中所扮演的承上啟下作用,緬懷他為中國經濟騰飛、對外開放和社會進步作出的貢獻。
這並非說中國社會沒有雜音,沒有對江澤民任內中國發展的不同看法乃至批評聲音,但影響十分有限。江澤民任內是中國經濟社會進行轉型闖關的關鍵時期,當時在外界眼中的「鐵血宰相」朱鎔基的強有力推動下,奠定今天中國經濟基本框架的四梁八柱,影響深遠,功勳卓著。但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更很難規避代價。不論是國企改革過程中的大量工人下崗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還是伴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所出現的腐敗問題、貧富分化問題、農村亂攤派亂收費問題,都一度在當時產生較大的社會矛盾,併成為一些人對江澤民時期中國政府的批評依據。
可隨着時間的演進,江澤民時期中國社會的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得到緩解,江澤民時期奠定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框架日益發揮巨大作用,越來越多的人理解江澤民、朱鎔基當年進行改革的必要性,認可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多,併成為社會主流。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有時候,對於政治人物的評價,是需要一個過程。既要看他在任時的世道人心,更要看他卸任後的世道人心。江澤民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活在人心和史冊裏。這便是中國人說的不朽。這也是中國的幸運。試想而知,在當年那樣一個內外交困的非常時期,若臨危受命的江澤民未能完成鄧小平對他的囑託,縱使中國發展不出現大問題大危機,至少中國難有今天的成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鄧小平開啟了改革開放這一中國歷史上極其深遠和偉大的國家轉型,讓貧窮了幾千年的中國人終於可以吃飽飯,過上相對充裕和文明的現代生活。而江澤民、朱鎔基以及當時一大批的改革者,是將改革開放繼承下去的關鍵力量。因為他們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大刀闊斧改革和關鍵抉擇,包括但不限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加入世貿、帶領共產黨轉型、國企改革、治理通貨膨脹、化解三角債、應對金融危機、實施科教興國、抓住機遇期卧薪嚐膽,讓中國延續改革開放以來的奇蹟,為胡温「黃金十年」打下堅實基礎。
江澤民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出生於書香家庭,成長於民國時期,極富音樂和語言天分,有國際視野和超前智慧,為人率性、隨和、自信、包容,富有個人魅力,在國際社會建構了一個不一樣的共產黨領導人形象。時至今日,許多人都很懷念和感慨江澤民所代表的那個談笑風生的寬鬆時代。以江澤民接受美國電視主持人華萊士採訪為代表的一系列關於江澤民的影片,已經成為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經典場景。
總體而言,雖然人無完人,江澤民任內中國社會出現了不少問題和矛盾,中國的現代化依然任重道遠,但那時中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崛起是更為關鍵的主要面向。江澤民沒有毛澤東、鄧小平那麼高的地位,文韜武略不及毛澤東,力挽狂瀾不及鄧小平,但稱得上是一位讓人民懷念的傑出政治家。他沒有辜負鄧小平的期望,他交了一份相當不錯的歷史答卷。他在平衡改革、發展、穩定的複雜關係方面,在應對社會多元力量和不同聲音的訴求方面,在處理重大危機時刻時,所展現出來的智慧、能力和手腕,確保了鄧小平之後中國改革開放的穩健前行與經濟騰飛。這說明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國情複雜的國家來說,傑出政治家的角色非常關鍵。
中國是一個後發國家,自鴉片戰爭以來便內憂外患一百多年,人民生活水平長期處於貧困狀態。這樣的國家若想進行趕超,成為一個人民普遍過上富足生活的現代化強國,需要漫長的過程,克服大量複雜的內外製約因素。在此過程中,中國需要一代又一代傑出政治家的共同努力,需要建立一套持續產生傑出政治家的選賢與能機制。
從20世紀80年代、90年代當時中國湧現一大批開拓進取、埋頭實幹的改革家、實幹家來看,中國具有賢能政治的面向。可以說,賢能政治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崛起的一個關鍵因素。今後中國在新形勢下的進一步發展,包括進一步回應和滿足人民日益多元和現代的訴求,同樣離不開賢能政治的力量。這就要求中國應該珍惜賢能政治的優勢,儘可能擴大賢能政治在全部政治活動中的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