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重大挑戰 中國社會安寧發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因為疫情防控等原因,內地社會最近並不太平,在北京、上海、武漢、南京、成都、烏魯木齊等幾個大城市,都發生了一些針對過度防疫的抗議行動,海外媒體對此都有所報道,社交媒體上也流傳着不少圖片、視頻。
因為中西方之間的政治差異以及外部世界對中國社會治理的複雜想象,讓海外社會以平常心看待這些現象恐怕比較困難。但事實上,它們確實只是一些針對防疫管理的平常抗議,或許有一些激進口號,但是既罕有西方想象的顛覆性政治訴求,也很難在行動上徹底改變中國社會現實,包括現有中央政府正堅持的「動態清零」防疫方針。
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各方面利益訴求那麼複雜,又處在一個關鍵歷史階段,面臨各種內外挑戰,出現一些矛盾衝突太正常了。關鍵是要分清楚這些矛盾問題是什麼性質的矛盾問題,是結構性的還是周期性的,是根本性的還是表象性的,是局部性的還是全局性的,是暫時性的還是趨勢性的,能不能在分清楚各種問題性質的基礎上,找出問題產生的根源,從根源入手拆解矛盾,在努力維護好安寧團結局面的同時繼續向發展聚焦,保持社會活力,搞好經濟與民生,才是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
這些挑戰的解決,需要各方面相向而行。
對中國執政黨和政府來說,首先要認識到絕大部分問題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中國人都希望這個國家變得更好,希望社會變得更温暖更和諧,人民的日子能過得越來越好,心情能越來越舒暢,絕大多數人提出意見或建議都是奔着這些向好的初衷,所以絕大部分矛盾問題,都可以通過討論、溝通、協商等方式達成共識來解決,既不應該讓它們激化到有損社會安定團結的程度,更不應該等激化到不可調和的程度才開始重視解決。
在這期間,對一些社會反映最強烈、民怨最集中、最具有普遍性全局性的問題與矛盾,比如防疫中存在的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問題,一定要勇敢面對,要弄清社會訴求,儘快儘早回應解決。如因各種原因一時解決不了的,或是在短時間內轉不過彎來的問題,一定要及時向社會說清楚,爭得社會大眾諒解,讓社會知道接下來會怎麼安排,看到方向和希望。
而且,一定要考慮到大家在此期間面臨的具體困難,照顧好大家的生產生活,在現代城鄉社會還必須注意大家的心理與生理承受能力,做好社會精神撫慰。千萬不能迴避社會面面臨的具體困難,更不能迷信制度暴力,不能僅以抽象的道德責任或秩序要求,對社會大眾進行空泛說教。管子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社會道德規範與行為秩序也是建立在倉廩實、衣食足的基礎之上,在現代社會,還建立在人類普遍共享的一些精神價值基礎之上。
從社會大眾層面,社會大眾也要認識到國家的特殊情況,畢竟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還是制度性等領域都還不夠完善,還未能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第五個現代化」,和人們普遍希望的理想狀態仍有不小差距,有些領域甚至還比較原始。
同時中國的政治、社會與歷史文化等也有其內在的獨特性,包括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所以社會面在討論、溝通、協商或提出批評、建議或意見的時候,一定要從國家的實際出發,考慮到現階段的特殊情況,要注意方式方法。體制要體恤民生疾苦,聽取民眾呼聲,有包容差異的心胸與聽取批評建議的雅量,大眾也要了解體制關切,學會與體制理性溝通。
要想辦法與體制建立一種良性互動的溝通氛圍與溝通文化,各方面形成合力,持續推動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千萬不要幹那些一竿子買賣,那樣不僅往往達不到目的,反而會產生一些誰都不想看到的災難性後果。這方面的教訓實在是太多了!有多少事,剛開始就是經濟民生領域的事情,是一些偶發事件,完全可以相向而行正常解決,但是事起之後,在各方力量的參與與裹挾下變得不可收場,最後釀成為巨大悲劇!真正熱愛這個國家與人民的人,肯定不希望看到類似悲劇發生。
當今世界正進入一個變革動盪周期,各國除了拼發展速度,發展質量,還在於拼穩定,拼活力,政治穩定與活力,社會穩定與活力,經濟穩定與活力等等,如何在國家治理中平衡好這些看起來矛盾,但實際上卻內在統一的治理要素,是各國都面臨的巨大挑戰。
誰能平衡好這些要素關係,誰才能在這一輪國際競逐中生存下來,才能笑到最後;誰如果在這期間因為定力或能力不足,掌握不好平衡栽了跟頭,接下來會面臨什麼命運就難說了。傾巢之下無完卵,這種情況不管在哪個國家發生,都絕不僅是國家災難,更是每一個家庭與個人的災難,特別是普通百姓的災難。
總之,中國社會的安寧來之不易,在目前這個動盪的世界,安寧本身就是競爭力,甚至是最大的競爭力。所以,各方面都要好好珍惜,應該相向而行,共同維護好中國社會的安定團結局面,解決好社會普遍關切的矛盾與問題。只有這樣,這個國家才能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才能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