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面對面會晤之後 中美關係的變與不變|專家有話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巴厘島舉行會晤,這是中美元首自2017年底以來五年間首次面對面接觸,也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之後,中美元首的首次面對面會晤。
從會晤後拜登總統的言論、白宮及美國駐華大使館發表的新聞稿,以及近日美國媒體報道及評論綜合來看,此次會晤絲毫沒有改變美國對美中關係「戰略競爭」「激烈競爭」性質的認識、判斷和定性。
在會晤中,美方清晰聽到了中國領導人對自己國家戰略的表述,包括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無意改變現行國際體系、中國無意挑戰和取代美國、世界容得下中美兩個大國的發展繁榮、中美各自發展繁榮對兩國是有益等清楚無誤的戰略性說明,但美方將會繼續堅持自己對中國強大崛起的含義、對中美關係性質的認識、判斷和界定,其重要原因在於,這些是由美國的世界觀、意識、理念、邏輯,以及國家戰略和利益所決定的。
在經貿關係方面,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後,雙方經貿團隊的接觸對話會有一些恢復,但若取得真正的進展也很難。這主要是由美國國內政治和對華政策傾向所決定的。
2020年,拜登在競選中曾經批評特朗普對中國產品的高關稅,但在他執政之後又說這是特朗普制定的政策。今年上半年,美國政府一度計劃減少和取消對中國產品部分高關稅,但在今年8月初,因佩洛西竄訪台灣,引發中國大陸採取嚴厲反制措施後放棄。
而實際上的重要原因,是民主黨為了在中期選舉上獲勝,拜登政府不敢在中國關稅這一象徵性問題上採取行動。到了中期選舉結束,美國下一屆總統大選又將開始,在美國國內多種政治形勢影響下,拜登政府今後在中美貿易上採取較大的積極行動的可能性仍然較低。
不過,此次會晤畢竟取得兩個成果:一是雙方進行了真正的「戰略對話」或叫「戰略說明」、「戰略保證」。中美元首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對各自國家的國內外政策、戰略意圖等最重要的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全面的交流」,這對國家之間、特別是大國之間的戰略認識、判斷是最根本性、最重要的。
二是,中美元首同意各自政府相關團隊在會晤後繼續進行接觸對話,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儘快訪問中國,這或將是美國新政府執政兩年來,外交最高級官員國務卿首次訪華,也將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數年來首次訪華。預計在今年年底之後,中美高官在外交、經貿、軍事等領域的對話機制將有所恢復,這對兩國關係同樣是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此外,中美元首通過會晤增加了對彼此的認識和了解,有助於中美關係一定程度的緩和與穩定,這有可能減輕美國在台灣等重大問題上與中國對立對抗的程度。
在此次會晤中,習近平主席明確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中美關係基礎中的基礎。這一訊息和立場相信美方是收到了,更加清楚了。
從近期看,美方在處理台灣問題上會謹慎些,但在發展美台官方關係、軍事關係等對台灣的政策方面,不會有任何改變。同時,由共和黨控制的新的國會眾議院,或在台灣等問題上給中美關係製造更多的麻煩和問題。
從長期看,美國不會改變對「民主與專制」對抗的21世紀世界格局的理解和認識,會繼續堅持甚至強化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民主人權根本性質方面與中國的對立對抗,這是美國及西方對中國、俄國關係性質的一個基本界定。
拜登總統在此次會晤中明確說明,「美國不試圖改變中國的體制」。這話可能是真話,因為美國知道自己無法,也沒有能力改變中國的體制,但這不等於說美國、西方今後不再繼續反對、否定、批評、指責和攻擊中國的制度和價值觀。
本文作者楚樹龍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