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給杜魯多上課
從平視升至俯視的畫面赤裸裸公開,不全然是好事,可能引發各種解讀,也可能帶來愛國主義上頭的負面效應。
中國官方常說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但有西方學者形容習杜對話類似於「一個大國對一個不那麼大的國家說話」。
在印尼峇厘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三年後高調重返國際政治舞台,不僅與美國總統拜登歷史性會面,還與多國領導人旋風式會晤,就俄烏戰爭所持立場也向中間靠攏,擺脫尷尬的外交處境。
不料,在16日峰會閉幕招待會上與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私下對話的一幕,被加國隨行記者拍下放上網,給中國原本歡樂的外交派對添雜音。
53秒視頻勝千言萬語,讓人難得一窺中國領導人展露真性情的一面。
從肢體語言和用詞判斷,習近平對他與杜魯多之前的非正式談話經媒體曝光不滿。先是以家長式訓誡口吻稱「不合適」,接著以略帶立規矩意涵的用語指點該怎麼做,「否則結果就不好說了」。最後打斷中文口譯,擺擺手連講兩次「創造條件」,主動握手後,別過身走開。
習近平全程用不加修飾的話語,讓人看到中國領導人罕見的一面。雖然中國外交部否認習近平有批評或指責任何人之意,但熟悉中文語境的人會明白,「創造條件」等同於排除未來正式會談的可能,前提是對方先修正並創造有利條件,中方掌控主動權。
習近平全程面帶笑容,仍藏不住慍色。他走出鏡頭時,香港媒體朋友確認聽到三字評語:「很天真。」跟中共原總書記江澤民若干年前訓斥香港媒體的英語版,「太簡單、有時很天真」相似。
通過民主程序選出來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在中共眼中顯然是天真,更何況是看上去比實際年齡50歲更小的杜魯多。對於中方不滿領導人非正式談話內容「洩露」給媒體,杜魯多堅持加拿大「相信自由、公開和坦率的對話」,還稱會繼續尋求建設性合作,即便在某些事情上存有分歧。
▼更多習近平與杜魯多以往會面的情形,請點擊放大觀看:
杜魯多以西方話語體系常見的「自由、公開和坦率」回應中國式「不合適」,雖說守住立場,聽來卻有幾分天真。對比政府管制媒體,信息也無須透明,雙方雞同鴨講,難有交集。
習杜對話也被視為中國外交思維的一次曝光。中國官方常說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但有西方學者形容習杜對話類似於「一個大國對一個不那麼大的國家說話」。一位跑兩岸新聞的台灣同行說,習杜對話進一步確認,「大陸只忌諱美俄兩大國領導人」。
所謂「洩露」的討論內容,應是指習杜15日在峰會間隙進行的約10分鐘交談。媒體事後報道,杜魯多向習近平提起,他對中國干預加拿大選舉表達擔憂,兩人還談及俄烏戰爭、朝鮮半島以及氣候變遷等。
自孟晚舟事件和兩個加拿大人在中國被捕的「人質外交」風波後,杜魯多政府近日又面對中國干預選舉的壓力。加國政府依照慣例,向媒體通報領導人非正式談話內容,想必也是為向國內反華聲浪交代。但這個做法是否有違外交禮節?
外交圈朋友稱,兩國外交渠道的非正式溝通一般不公佈,可一旦缺乏互信,特別是一方試圖施壓,另一方可能會先透過媒體發話,以免被對方扭曲或操作輿論空間。關鍵是,中加之間還剩下多少信任?
中國領導人化身「外交教師爺」,給加拿大總理上一課,其他西方國家領導人不知作何感想?好些歐洲國家、澳洲在G20峰會上都與習近平會面,雙方關係有改善跡象。它們接著會為龐大市場的經貿利益讓步,還是繼續靠攏美國?
G20的這段意外插曲在西方社交媒體平台瘋傳,中國網絡卻全面屏蔽,連外交部官網也不見文字記錄。按理說,中國不只平視加拿大,甚至略帶俯視了,大部分網民應感解氣。或許,涉領導人的視頻須層層把關才准發佈。又或者,從平視升至俯視的畫面赤裸裸公開,不全然是好事,它可能引發各種解讀,也可能帶來愛國主義上頭的負面效應。
本文獲新加坡《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