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政實施後 中國正學習適應與病毒共存

撰文:杭子牙
出版:更新:

自11月11日中央政府公布二十條防疫新政後,北京、鄭州、廣州、重慶等內地省市的數據這幾天一直持續上升,其它省市的數字和之前相比也有攀升趨勢。但是,面對這些數據變化,中國各地不僅沒有采取原來廣為人知的大規模封城措施,反而根據二十條優化措施要求,紛紛收窄封控範圍,縮短隔離時間,還有一些城市如河北省石家莊市等,據說已經取消了核酸檢測要求。

這些和之前不一樣的管控辦法,打破了一些人的心理安全屏障,有人因此而隱隱生出一股惶恐情緒。據網傳消息,在石家莊有人甚至因為害怕感染不敢把小孩送去上學。還有一些從事具體疫情防控的人員則擔心隨着社會面數據增多,接下來防控難度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出現怎麼防都防不住,怎麼防都斷不了根、清不了零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因為三年來中國一直在通過大規模社會動員方式,以嚴防死守的辦法清零病毒。二十條實施後,一個新範式建立,但是多數人仍然在原來的框架下,按已經習慣的方式來看待變化了的政策要求,對新情況、新形勢還不太適應,看到數據變化和身邊案例增多有點惶然無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再者,之前內地政府為鞏固防疫和其它現實需要,官媒喉舌等對病毒的宣傳多側重於在其影響如何嚴重的層面向社會大眾渲染,缺乏對變異病毒的科普宣傳,加之很多人因為訊息視野受限,不了解變異病毒特點,不知道已經多次變異的病毒毒性已與流感大體相當(死亡率略過一些),認識上一時還轉不過彎來,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天津防疫現場。(視覺中國)

因此,社會面對政策變化還需要一個認識過程,等過一段時間,社會上適應了新的疫情防控方式,對變異病毒的認識也更科學深入了,恐慌情緒也消除了,習慣了就好了。事實上,實施動態清零的香港也曾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在一段時間緊張之後,翻過這座山,社會面很快就建立了新適應。內地比香港的管控能力更強,情況肯定會好過香港。

不管怎麼說,應該認識到,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在大數據與科學調研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防控辦法,是在最大程度保證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兼顧了經濟發展、社會活力、對外開放與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等各方面的精準防疫措施,和原來機械、死板,動輒大規模長期封控招致民怨爆棚的動態清零方式相比是一個難得的進步。

各國此前的疫情防控經驗表明,它可以有效拉壓平感染曲線,防止疫情在短時間內大規模爆發,將感染與重症病例控制在醫療資源可承受範圍之內,在各方面實現最佳平衡。

比如,對次密接不再採取隔離措施,就是因為國家疾控中心在進行大數據分析後發現,次密接感染的比例只有十萬分之三,但是如果對次密接進行隔離,卻因為其龐大的數量群體而需要投入特別多的醫療與社會資源,其成本支出遠遠超過了對十萬分之三感染者進行治療與防控產生的投入。現在把這部分投入省下來,就可以轉移到其它更需要的地方去。

疫情高峰期上海的方艙醫院(外灘提供)

對二十條優化措施還不理解的人需要認識到,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不可能只做疫情防控這一件事,不能為過份追求某個單一目標而不顧其它目標。國家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同時追求多個目標並建立最佳平衡。

對多數人來說,因為大規模長期封控靜默導致的經濟活力喪失與失業、貧困、房貸斷供等深層次問題,要比病毒本身更可怕、更難以承受,這都是各國在防疫決策中需要綜合考慮的因素,中國也無法例外。所以,二十條實施後,對於新冠病毒在一定範圍內存在,內地社會也要逐漸建立新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