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人口普查顯示3大隱憂 「人才紅利」育成是未來政策重點
5月11日,推遲近一個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終於公佈。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了7,206萬人,增長5.38%,年平均增長率為0.53%,與2000年至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
此前外媒報道,中國出生人口下滑嚴重,總人口可能已經提前出現負增長,總數可能已經跌破14億。不過,今天官方公佈2020年出生人口1,200萬,儘管出生人數有下滑,但依然保持了增長。
與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人口性別比、城鄉人口結構、受教育人口都出現改善。具體而言有五大看點:
第一,從區域分佈層面看,中國東部地區人口佔39.93%,中部地區佔25.83%,西部地區佔27.12%,東北地區佔6.98%;與2010年相比,東部地區人口所佔比重上升2.1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下降0.7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上升0.2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下降1.20個百分點。這反映出中國人口進一步向東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和城市羣聚集,而東北地區的人口流失幅度最大。
第二.從城鄉分佈層面看,居住在城鎮的人口佔比為63.89%,居住在鄉村的人口佔比為36.11%,城鎮人口比2010年上升了14.21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進一步提高。
第三,從性別構成層面看,中國男性和女性人口所佔比例分別為51.24%和48.76%,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5.07,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1.3,較2010年下降6.8,顯示中國人口的性別結構在持續改善。
第四,從年齡結構層面看,中國0-14歲、15-59歲、60歲及以上年齡段人口各自佔比分別為17.95%、63.35%、18.70%,比2010年分別上升1.35個百分點、下降6.7個百分點、上升5.44個百分點;而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佔比已達到13.5%,比2010年上升4.63個百分點。毫無疑問,中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加深。
第五,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為2.67%。人口素質進一步提高。
從人口數據來看,多項指標都出現了改善,但從人口結構來看,中國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首當其衝的就是老齡化和少子化問題。按照聯合國標準,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年人口比重超過7%,即可以認定進入老齡化社會,14%即表示「中度老齡化」。中國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已達13.5%。老齡化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出生率從1990年的21.06‰降至2015年的12.07‰;2016年受「全面二孩政策」影響,人口出生率一度明顯回升,但在此後三年裏又出現了連續下降,2019年只有10.48‰,與之相應的是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2020年出生人口又下滑到1,200萬。老齡化和少子化還有進一步加劇的態勢。
另外,從各省人口來看,明顯呈現南多北少,東多西少的情況,一些北方和西部省份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區域間人口結構較為不均衡。
老齡化和少子化可能直接導致的後果是人口紅利的減少。對於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體系,人口紅利確實在減弱,但也並未「消失」,原因是當前城鎮化率距離發達經濟體仍有近20個百分點空間。而在更依賴自動化設備和人力資本的現代產業體系之中,勞動力數量下降完全可以靠勞動力質量和效率提升來彌補。
國務院新聞辦發佈會介紹,中國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優勢將長期存在,人口和資源環境處於緊平衡狀態,需要採取措施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中國的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人口紅利依然存在;隨着人口素質不斷提高,人才紅利新的優勢將逐步顯現。這可能就是中國不同於西歐和日本的地方。
齊魯資管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為了應對目前中國人口面臨的現狀,一方面,可以考慮循序漸進地推進全面放開生育,並逐步輔之以「生育退稅制」等財政補貼形式來鼓勵生育,特別是在東北等人口下行壓力較大的區域優先試點;另一方面,考慮到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退休年齡都在65歲以上,可以推行延遲退休政策。
其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呼籲放開生育,但歸根結底,年輕人生育意願降低反映的是生育成本的上漲——高房價、教育和醫療福利的不健全。
蘇寧金融研究院認為,西方國家已經在提高生育率方面做出大量探索實踐。主要涵蓋四個方面,第一,提供經濟支持,以減輕父母撫養孩子的負擔,包括現金獎勵、撫育津貼、教育津貼、稅收減免等;第二,減少父母(特別是母親)工作和家務勞動時間安排方面的衝突,通過增加帶薪產假、帶薪育兒假或臨時假、無薪育兒假、父親假等方式來解決問題;第三,為子女入托入學創造便利,着力增加各類學期教育及義務教育階段的服務供給,在職場內設立育兒設施等等;第四,積極推動住房福利的普及,並在改善孕期與母嬰保健服務、加大對生育困難人羣的支持等方面做文章。
不過,一切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都是基於具體國情與國力,而不是照搬國外的經驗。至於如何制定相應的保障政策,將是對政策制定者智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