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北京不會「坐等」美國大選結果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美國大選可能即將產生結果。選舉結果也許會影響中美兩國未來4年相處的舒適度,而不僅僅是中美結構性矛盾的全面激化與否,但是這已經足夠令人憂心了。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可能已經「受夠」了與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相處方式,但是北京做好了跟「下一位」美國總統相處的準備了嗎?

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這些年美國歷任總統在大選期間以及上台初期基本對中美關係發展的態度都比較負面,將中國視為對手者不在少數。但是,無論機緣巧合還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客觀需求使然,那些「對華強硬派」最終都不得不調整對華態度,將中國視為不可或缺的合作者,如「9·11」事件後同樣為共和黨出身的小布殊總統(George W. Bush)。

2017年4月6日,習近平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特朗普相談甚歡。(新華社)

4年前,特朗普上台時也似乎篤定了在重複他們的路線,從上台開始特朗普便準備拿台灣問題測試北京的意志。不過,隨後特朗普與中國的關係幾經跌宕。2017年4月習近平的美國之行,以及同年11月特朗普的北京之行,都似乎讓人看到了中美關係持續改善的信號。

「習主席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我非常喜歡和他在一起,而且他是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特朗普曾公開表達與習近平的個人友誼。

但形勢在2018年再度出現轉變,雙方終於站在了「貿易戰」開戰的邊緣。此後雙方艱苦或者說折磨人的馬拉松式談判,人們可能記憶猶新。「友誼」被特朗普拋諸腦後,而習近平似乎從來沒有曖昧地承認過這種「友誼」的存在。

如今,北京需要再次考慮如何與新一任美國總統「較量」。拜登(Joe Biden)相處起來可能比特朗普更令北京舒服,但這並不是北京能夠決定的,北京需要做的是最壞的打算。準備和最難對付的對手相處,應該是北京必須長期具備的心理素質。

好在因為與特朗普的相處經歷,讓北京意識到中美關係以及中美相處的方式再也不能像以前了,這幾年已經足夠北京去「適應」了。

事實上,無論特朗普還是拜登當選都「認為中國是一個意在破壞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的威權主義對手」,都會「減少關鍵製造領域對中國的依賴,並在人工智能和下一代5G無線網絡等戰略領域與中國競爭」。

10月29日落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召開的,它肯定考慮了中美惡化的種種可能。

會議結束後的公報全文稱,未來5年至15年(一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將創新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同時把「備戰」和以國內市場為主的「雙循環」作為未來口號,足以表明北京已經在做準備——不是為應對好對付的角色。

其實,北京這幾年的一系列動作,顯然不僅僅是為了應付一個「特朗普」,而是更多個。

當然,如果中美關係出現積極的轉機,那麼中美可能會相處起來比現在舒服得多,中國的宏偉計劃雖然會延續,但可能會以另一種形式實現。但是,北京不能坐等這種選舉結局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