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立委要求加速「去蔣」 「轉型正義」淪偏頗不公
當地時間10月26日,民進黨籍立委蔡易餘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表示,中正紀念堂這5個字,應改成「獨裁者時代公園」,他並強調,促轉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要有個態度,「這樣改沒有什麼不對,全世界都知道蔣介石就是一個獨裁者」,霎時間又將「轉型正義」與「去蔣」話題搬上台面。
蔡易餘加碼指出,全台灣各地都有中正路,台北市還有一個行政區就叫做中正區,他認為,所有行政機關都應思考這是否象徵着威權;同黨立委陳亭妃也說,她希望趕快把威權的記憶剝奪,把威權的銅像抹煞掉,意指仍豎立全台各地的許多蔣氏父子雕像。
事實上,中正紀念堂早在陳水扁執政時的2007年3月2日,當時教育部就將中正紀念堂管理處更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並降為四級機關,不僅未依循行政程序送審立法院,教育部還卸下了中正紀念堂的匾額以及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字樣,進而引發爭議。
國民黨籍的馬英九於2008年上台執政後,則再度將「台灣民主紀念館」變更為「中正紀念堂」,但這樣一來,「中正」爭議未解,又一路延續到民進黨的二次執政的蔡英文政府。
依照促轉會的官網介紹,該組織是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第四條至第七條規定,規劃、推動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及其他轉型正義事項。由此看來,該組織明顯是針對某些特定人士與政黨而成立。
眾所皆知,兩蔣時代、特別是蔣介石1949年撤軍赴台後的國民政府時期,在台灣社會炮製了相當多的冤錯假案。白色恐怖期間,不論是台灣本省人、原住民或外省人,被羅織入罪、安插台獨或共黨罪名者以致坐牢甚至遭槍決者所在多有,使得社會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若非蔣氏政權遷台後得到美國的協助,台灣的農業、工業也難以在20多年間急速發展起來,後更成為所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甚至,也就是因為經濟突飛猛進,間接使得台灣民主轉型的過程能夠啟動,也才有現在稀鬆平常的政黨輪替。若公允一點,蔣氏政權有過,但對台灣仍存在着貢獻。
與之相較,當前的民進黨政府對於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則明顯表現出褒多於貶的思維。除了頻繁宣傳當前台日友好,也對日本政府在台灣的「建設」多所讚揚,例如廣為人知的水利、以及鐵路建設、自來水建設、與傳染病防治等。但是,對於日治時代台灣社會存在的階級差異、以及日本人掠奪台灣資源、壓榨原住民等置若罔聞,好像這些事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現在,民進黨籍民代整天要求要轉蔣氏父子的正義,卻對日治時期、以及原住民的轉型正義興致缺缺;還無限上綱到「中正」二字之上。試問,若真要完成民進黨滿意的轉型正義,是不是乾脆來場「大清洗」,強制要求全台有「中正、介石、經國」等字在內的地名、路名、學校、甚至人名都要改掉,使這些詞彙成為「黑名單」?
其實,不論日本殖民或國民政府來台後,對台灣的整體建設都是有好有壞,若只是一味檢討兩蔣或國民黨,將會失去轉型正義的真正意義,不但過於偏頗、反而更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