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民進黨借民粹取勝「點燃台灣」 還不如韓國瑜點亮路燈

撰文:楊騰凱
出版:更新:

距離高雄市長韓國瑜在2018年年底掀起「韓流」,將民進黨吹得東倒西歪,時間已經過了1年半,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已足以令韓國瑜走盡春夏秋冬,飽覽政治百態。

當初韓國瑜銜命南下接掌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走進人群、翻轉民進黨南霸天的版圖,令藍色種子重新在南台灣萌芽,是春。接着參選高雄市長,以一句「高雄發大財」不僅掀翻高雄綠地,也讓國民黨各地選情為之一振,橫掃15席縣市首長寶座,是盛夏。之後,眼見距離台灣政治之巔僅剩一步之遙,韓國瑜選擇放下高雄參選台灣總統,最後不僅落得大敗,連市長寶座也岌岌可危,不僅是深秋短暫,更是直步嚴冬。

時至今日,那個1年半前只憑一口氣也要「發大財」的「韓式」豪氣,早已不復見,論執政表現,也只剩下「路平、燈亮、水溝通」這種「基本功夫」,來應對來勢洶洶的罷免案。姑且不論韓國瑜罷免案是否會過關,單就韓國瑜所走盡的政治冷暖而言,無疑已成為談論當代台灣政治不可或缺的借鏡對象。

韓國瑜這段時間所走盡的政治冷暖,無疑已成為談論當代台灣政治不可或缺的借鏡對象,民進黨點燃台灣借民粹取勝,還不如韓國瑜點亮路燈。(中央社)

對於國民黨,韓國瑜就是一面「利慾薰心」的照妖鏡。回首國民黨在2020年總統大選的點將過程,包括黨內初選方式一變再變,一下子要納入黨員投票,一下子又變成全民調,一路走完看似是在找到所謂的「最強候選人」,事實上卻是當權者的私心作祟。選舉結果也證明,選民眼睛是雪亮的,過多的算計不僅討不到便宜,還多了「分贓」的負面質疑。

借鏡民進黨,韓國瑜這個闊別政壇17年的賣菜郎,竟能掀翻民進黨牢不可破的高雄堡壘,還獲得「深綠金孫」賴清德大讚為「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這樣的成就看似難以重新複製,但事實上,韓國瑜當初之所以能當選高雄市長、成就「韓流」,靠的不是什麼江湖奇術或武功蓋世,不過是看準了眾生對生活現況感到不滿的「汽油」,進而擲下一根柴火點燃罷了。

如同當時傳頌千里的「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這些選舉金句所代表的,正是選民追求過好日子的基本訴求。假如民進黨2016年上台後,有依照蔡英文所承諾的做好「公平正義」,扭轉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紅利分配不均的問題,不要把心思放在政治遴選台大校長、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北農公司)總座權位爭奪,又怎麼會使「韓流」有竄升的機會?

蔡英文展開第二任期後,也重回民進黨主席職務,然而如何落實社會治理,依舊是蔡政府最大的難題。(中央社)

甚至,假如民進黨在掌握高雄市政資源20年的日子裏,確實將高雄基礎建設做得更好,沒讓高雄的馬路一遇上大雨,就冒出5000個坑洞,又怎麼會讓韓國瑜逮到機會,拿「路平、燈亮、水溝通」這種基礎到無以復加的簡單施政成績,當成自己反罷免的標語?

是故,以韓國瑜為鏡便可知,台灣政治並不難,百姓需求的,不過就是經濟發展紅利的合理分配,以及獲得保障的生活環境。縱然以意識形態點燃台灣民粹,在選舉時看來無往不利,但藉着「點燃台灣」上台的政府,在治理上若拿不出好表現,被選民唾棄也只是時間的問題。民進黨2014年、2016年兩場選舉大勝,卻於2018年跌落谷底,就是最好的範例。

說到底,若以韓國瑜走盡的春夏秋冬作為台灣藍綠兩黨的鏡子,從國民黨身上看到的,便是該黨2018年手握一盤好棋,最後卻如何把路走絕。國民黨與其責備外在的大環境對自己如何不利,不如誠心檢討選戰相關決策,如何被當權者私心拖累一錯再錯。至於對民進黨來說,放眼未來4年的執政,與其試圖借槍借炮欲點燃民粹,不如老老實實點亮百姓家門前的路燈。「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韓國瑜為鏡,政治仕途是冷是暖,取決於一黨是為私,或是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