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航天】有關聲望和國家戰略的競賽 美蘇太空爭霸餘波未了

撰文:劉言
出版:更新: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5日首飛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太空。 8日中午1點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開啟「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實施,也由此拉開了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這亦使得太空競賽這個話題再度被關注。

5月5日18時,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成功。(視覺中國)

探索外太空是一場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競爭,回看歷史,太空項目被各國視為國家實力和威望的象徵,自1957年人類研製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由蘇聯發射升空震驚了全世界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間圍繞太空的有關聲望和國家戰略的競賽一直持續了數十年,而在世界力量多極化、新興科技不斷湧現的今天,太空競賽更添變數。

一場以科研為名的意識形態之爭:蘇聯搶佔先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在研製實用的火箭方面取得突破,率先製造出彈道導彈。二戰後,蘇聯、美國分別從戰敗國德國獲得了一批火箭專家及技術,啟動了本國的航天事業。

上世紀50年代初,艾森豪威爾(Dwight Eisenhower)就任美國總統時,空軍高層向其建議發展人造衛星,「對衛星的需要並不完全來自軍事考慮,發展和發射第一顆衛星運載工具也會具有高度重要的政治、心理和科學意義」,這個理由聽起來頗具國家戰略性。

雖然當時美國正削減國防開支,在發展航天技術上的投入很少,但美國還是在1955年正式宣布,計劃發射一枚「科學衛星」。作為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之一,為與美國爭奪航天實力的最高地位,蘇聯在4天后針鋒相對地向外界宣吿,蘇聯也將在年內發射衛星。

美、蘇兩國「太空競賽」的帷幕亦由此拉開,一場以科研為名的意識形態之爭開始了。

蘇聯在二戰後收穫了德國設置在波蘭和本土的火箭基地,部分地分享到德國的火箭產品、儀器、設備設施、資料和技術專家等,也由此掌握了一些關鍵核心技術,進而籌劃仿製 V-2 火箭。這些技術和人才等的轉移無疑提高了蘇聯的技術起點,縮短了其研發火箭武器的時間,為其後的太空技術創新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在全世界面前呈現科學技術壓倒美國的實力,搶在美國之前發射衛星,蘇聯將原計劃重1,000到1,400公斤,攜帶200到300公斤設備的衛星簡化到極致。簡化後的衛星直徑0.58米、重83.6公斤,僅含兩個雷達發射器和4條天線,以及多個氣壓和氣温調節器,以向地球發出信號來提示太空中的氣壓和温度變化,而其他複雜儀器則全部被捨棄。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的人類歷史上第一顆衛星「斯普蒂尼克1號」成功進入軌道,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顆被送入地球軌道的人造物體。《真理報》為此發文稱:「人造地球衛星將為太空旅行開闢道路,現在這一代人將目睹在新的社會主義社會里,自由而有主見的勞動人民怎樣將人類最大膽的夢想變為現實」。

蘇聯先於美國發射了全球首顆人造衛星的新聞,震動了西方世界,這條爆炸性的新聞在美國更是引發了國民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感。

英國《衛報》發出「很明顯他們(蘇聯)在導彈技術領域已取得極大的領先地位」的感歎,美國《紐約時報》特意刊文提醒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不但應當重新接受新的思想,而且應當迅速尋求有效的補救辦法,使美國在這場不僅是軍備和聲望的競賽,而是生存的競賽中重新獲得領導地位」。

面對重重壓力,為提振美國及西方盟友的自信,美國加大了同蘇聯的太空競賽規模。1958年1月31日,攜帶有更多科研設備的「探險者1號」衛星在在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納爾角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這是美國發射的第一顆地球人造衛星。

也就是在這一年,著名的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成立,它在之後的數年中創造了無數太空壯舉。

在追平蘇聯的衛星發射紀錄後,為評估登月預算,艾森豪威爾組建了「關於載人航天的特別委員會」。委員會一番評估下來,表示若要實現載人登月美方需投入260億到58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金額,讓艾森豪威爾頗為震驚,他表示急躁的民意高峰已經過去,並着手削減NASA預算,取消了除「水星計劃」外的所有載人航天項目。

美國對航天項目投入的減少,讓蘇聯隨後又相繼收穫多個全球「第一」: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二顆人造衛星第一個將哺乳動物「萊卡」流浪狗送上太空;1959年9月,蘇聯發射了能通過砸向月球而登陸的航天器「月球2號」,摘下世界上第一個在月球表面硬着陸的航天器的桂冠;1961年4月,蘇聯宇航員加加林(Yuri Alekseyevich Gagarin)乘坐飛船進入太空,作為第一個繞地球軌道飛行的人,他也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1963年,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成為人類歷史上進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

蘇聯於1959年9月12日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二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月球表面硬着陸的航天器。(Getty)

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驕傲地向全世界宣布,「這是資本主義國家追趕我們的時候了」。

蘇聯的這些「第一」,使得美國在「冷戰」中一度身處劣勢。《紐約時報》悲觀地表示,「我們的盟國會離我們越來越遠,因為旁觀者確信蘇聯是未來的霸主。我們的影響力如同赫魯曉夫所希望的那樣,正在逐漸削弱」。

從有限的公開材料來看,1966年到1970年期間,蘇聯在太空項目上共投入79億盧布(按照當時匯率,約合240億美元),其中約20%(48億美元)被用於登月計劃。

美國宣布:我們要領先世界

美國急需一項能在全世界面前展現本國太空技術實力的尖端成就,1962年9月1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Kennedy)在賴斯大學發表了一篇著名的關於航天事業的演講——《我們選擇登月》(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又譯《我們決定登月》)。

甘迺迪在演講中表示,「無論我們參加與否,太空探索終將繼續。無論何時它都是一場偉大的冒險,沒有任何一個期望領先世界的國家想在這場太空競賽中止步」,「我們要加入其中――我們要領先世界」,這篇演講被看作是為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奠基的第一剷土。

實際上,美國的載人登月計劃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1958年啟動的「水星計劃」,需要解決人類在外層太空長期停留,以及從月球返回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問題,耗資約4億美元;第二階段即「雙子座計劃」,需要解決航天器對接、宇航員太空行走等科研問題,耗資約12.8億美元;第三階段才是「阿波羅計劃」,即研究載人登月問題,耗資約250億美元(幣值相當於2018年時的1,530億美元)。

在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進入太空後的第三天,新任美國總統甘迺迪即為此召開會議,討論載人登月的可行性。不久,甘迺迪在國情咨文中首次提出「阿波羅計劃」,並獲國會批准。甘迺迪將 「阿波羅計劃」賦予了「全國最高優先權」,在財政上給予了全力支持。

1962年2月,格倫(John Herschel Glenn Jr)乘坐「友誼7號」飛船進入太空,繞地球飛行3圈,歷時近5個小時,成為美國首位繞地球飛行的宇航員。

甘迺迪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迪利廣場遇刺後,公開資料顯示,約翰遜(Andrew Johnson)繼任美國總統後的1965年,美國政府給予NASA的財政投入已佔到當年總財政的5.3%。

萬事開頭難,阿波羅計劃的實施並非一帆風順。1967年1月,在阿波羅AS204號(後被稱為「阿波羅1號」)的發射模擬中,3名宇航員因飛船着火15秒內全部遇難。事故發生後,3名美國宇航員的遺孀倡議NASA應保留「阿波羅1號」的名稱,以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這次事故。這場火災亦促使NASA重新評價阿波羅航天器艙內所使用的材料,並對指揮艙進行了大規模修改。

1968年10月,載有3名美國宇航員的阿波羅7號成功進入地球軌道;同年12月,3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8號進行了首次環月飛行;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奧爾德林(Buzz Aldrin)和柯林斯(Michael Collins)搭乘「阿波羅11號」進行了首次登月嘗試,7月20日飛船登月艙在月球成功着陸,阿姆斯特朗邁出了「人類的一大步」,成為人類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宇航員,並和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圖為登月艙駕駛員奧爾德林。(法新社)

對於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Richard Nixon)在與宇航員聯線時,特意要求他們和美國國旗一起出現在電視畫面中,以彰顯美國在太空事業上超越蘇聯的巨大成就。之後的3年多時間,美國又實現了5次登月,「阿波羅計劃」取得了人類在太空探索中史無前例的成功。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蘇聯4次嘗試登月的失敗,讓美國舉國感受到了自首枚衛星發射時間落敗以來,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太空競賽」中領先的快感。

諸多支持者認為,美國在「登月競賽」中的獲勝,極大提升了民眾和盟國的自信,其意義絕非金錢所能衡量。但「阿波羅計劃」還是因其鉅額花費,招致了不少非議,一些科學家公開表示,由載人登月學到的宇宙知識,完全可以通過付出更少代價的方式獲得。

若完全按照NASA的原計劃實行,從阿波羅10號到20號,美國將會有10次載人登月行動。但因花費過巨,尼克松政府對太空項目財政投入進行了削減,1972年12月乘坐「阿波羅17號」登月的美國宇航員塞爾南(Eugene Cernan)成為「最後一個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的人」。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在2009年10月1日拍攝的這幅照片為阿波羅17號的着陸地點。(視覺中國)

1972年之後,美國再未將宇航員送上月球。「阿波羅計劃」中的第11次載人任務由阿波羅17號完成,它也成為人類第六次,迄今為止最後一次登月任務。

進入20世紀70年代後,美、蘇兩國之間的「太空競賽」趨緩。1972年4月,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達成合作協議,美國最後的阿波羅飛船和蘇聯的聯盟號載人飛船於1975年7月17日進行對接,美國航天人員與蘇聯航天人員在地球軌道首次相遇。

而隨着蘇共中央於1976年通過決議,正式終止對蘇聯登月計劃的撥款,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登月競賽」亦宣吿結束。

美蘇太空爭霸餘波未了:「太空競賽」再成熱門話題

曾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種計劃室主任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退役陸軍中將格雷厄姆(Daniel Graham)在1982年出版了《高邊疆——新的國家戰略》一書,書中提出「高邊疆」戰略,暗示美國應該對地球的外層空間進行新的開拓,從而使得太空領域成為美國新的邊疆。

「高邊疆」戰略公之於世後,立即受到美國政府、軍方和公眾的關注,以此為理論基礎,美國總統列根(Ronald Reagan)在1983年提出「戰略防禦倡議」,即聞名於世的「星球大戰」計劃,也由此拉開了太空軍事化的「潘多拉魔盒」。

1987年11月1日,美國總統列根在丹佛馬丁瑪麗埃塔公司做「星球大戰」計劃報吿。(Getty)

「星球大戰」計劃出爐後,隨之而來的遠景規劃過萬億美元的「超級軍費蛋糕」吸引了美國各軍種積極行動,競相成立太空司令部。1985年,美國國防部組建了該國曆史上第一個跨軍種聯合作戰太空司令部——美國航天司令部,空軍、海軍的航天司令部都被其收入麾下,後來美國陸軍組建的「航天與導彈防禦司令部」也受其節制。

1991年蘇聯解體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共和國從原蘇聯獨立,美、蘇太空爭霸成為過去一個時代濃墨重彩的篇章。

那個時代的「太空競賽」,雖然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為證明各自政治體制下本國航天能力的優越而展開,但是它有力推進了氣象衛星、載人航天以及國際空間站等航天科技的發展,為人類探索太空留下了豐富的遺產;而基於太空領域的科學技術也超越了政治和軍事角力,全球的商業、通訊、導航和天氣預報系統,以及為提供食物與能源的可靠供應所進行的資源和災害監測等,都受益於太空科研。

在宇宙空間中引入武器無疑會惡化地球的安全,美國和蘇聯1991年簽署了《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作為美、俄兩國目前僅存的軍控條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將於2021年2月5日到期,美蘇太空爭霸餘波未了,而中國又已在異軍突起。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推出了《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報吿,為確保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應對中、俄兩國在外層空間的挑戰,2017年特朗普更是簽署太空政策指令,誓言重返月球,「太空競賽」再成熱門話題,新的太空大戲正在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