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的兩極反應

「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的兩極反應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美國法院規定TikTok非賣即關進入倒計時,沒想到在正式裁決前數萬TikTok用戶們「揭竿而起」,他們自稱「TikTok難民」(TikTok Refugee),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湧入中國另一個社交平台「小紅書」,使得小紅書在美國蘋果應用商店排行榜一夜間登頂榜首,相關討論也很快成為熱門話題。

對於這一網路奇觀,中國民眾除了嘖嘖稱奇,還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反應:

樂觀派認為,小紅書應該且必須接住這波潑天的流量,因為這不僅關乎小紅書自身的國際化,也開闢了中美民間交流的「新大陸」。尤其當高階政治陷入中美對抗的惡性循環中,這樣的民間交流不失為打破兩國民眾訊息繭房、推動互相了解的有效渠道。

《環球時報》原總編輯胡錫進即是樂觀派的代表。在胡錫進看來,「美國難民」進入小紅書,一方面相當於「虛擬中國」的重要登陸場,這首先不應看成風險,而應視為難得一遇的機會,這當中的機會一定遠遠大於風險;另一方面要有能力安置TikTok難民,與時俱進對中國網路的場景進行在定義,促使這一機會成為中美網上力量關係再平衡的一個激發點。

TikTok將在美國被封禁之際,大量美國網民下載並註冊了面向華語人士的社交平台小紅書。(網上圖片)

悲觀派則認為,基於中國的網絡審查機制,這樣的網路奇觀,過不了幾天就得被新的機制和算法所規管,重新回到原貌。這些「TikTok難民」雖然對中國沒有什麼惡意,但他們「罵美國誇中國」只是為了收穫成就感、價值感和流量,這只是一種單向度的文化輸出,並不會改變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

網絡大V「兔主席」即發文呼籲中國民眾現實一點,不要指望這些內容發布者仔細研讀小紅書的內容,把中國的內容帶到國外去宣講,不用指望大量的美國網民湧入小紅書,看中國內容發布者給中國受眾提供的內容,把小紅書的跟帖討論變成國際討論——現實情況將是,美國博主下面跟帖的全是中國網友自己的點評和互動,這只是中國自己的對聊(內循環),不是多對多的國際交流。此外,該大V還提到基於中美兩國的「興趣不對稱性」(中國對美國的興趣遠大於美國對中國的興趣),平台很容易為其所利用,變成滲透工具,一開始只是一些無害的、生活、休閒、文娛、文藝類的美國內容發布者,將來就不好說了。

是機會還是風險,是機會大於風險還是反過來,任何一方的片面性都顯而易見。權威分析顯示,小紅書用戶性別分佈男性31%、女性69%,年輕分佈為18-35歲左右,地域分佈是一線和新一線,興趣分佈包括家居生活、旅遊、美食、娛樂、美妝等。從目前「TikTok難民」在小紅書上發布的內容來看,也多集中在這些「去政治化」方面。隨着TikTok在美國迎來大結局,小紅手這一波潑天流量會帶來怎樣的變化,答案很快也將揭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訊息戰、輿論戰如此激烈的今天,即便是「去政治化」的內容,依然脱不開政治的底色,換言之,去政治化才是最大的政治。

大批美國TikTok用戶「移民」至小紅書,帶起一波下載熱潮。(小紅書截圖)

面對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以及TIKTOK在美國的遭遇,恐怕沒有人會否認,網絡和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輿論鬥爭的主戰場。基於國與國之間輿論鬥爭展開的國際傳播,必然是政治化的。但放在更大範圍來看,各國在有意無意傳播本國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念的同時,大量的文化、科技、娛樂、生活等訊息正在成為國際傳播的重要內容,而這又是「去政治化」的,「去政治化」的國際傳播是可以超越國別、種族和語言的,是基於人性和普世價值的,也是科技變革時代所青睞和呼喚的。

比如大熊貓,當世界各地的人們圍觀大熊貓時,自然是因為它外形天然攜帶的「萌」和「可愛」,是能給人帶來的治癒感,這些情緒價值顯然是「去政治化」的,但大熊貓作為中國獨有的文化表徵物之一,其符號價值又必然是政治化的,「熊貓外交」就是典型。再比如火爆網絡的李子柒,「去政治化」的唯美意向和氣息背後,承載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彰顯的是民族審美,這同時也是「政治化」的。

還有面臨被迫退出美國市場的TikTok,憑藉其獨特的創意和用戶體驗,在短時間內席捲全球,成為年輕人最喜愛的社交平台之一,數據顯示,TikTok在美國擁有約1.7億用戶,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一個龐大而充滿活力的觀眾群體,這些創作者利用TikTok作為展示才華、吸引粉絲並從中獲取收益的平台,且多數內容是「去政治化」的,但隨着其影響力的擴大,越來越被「政治化」,以至於牽動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之名將其除之後快。

圖為路透社2025年1月8日設計的圖像,其中可見到一個TikTok的標誌出現在手機螢幕中。(Reuters)

回到「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風潮,從目前來看,雙方不管是發帖還是留言互動,都是「去政治化」的,但最終決定這一風潮走向的力量,仍然是政治的。TikTok在美國的遭遇是政治的考量壓倒了「去政治化」的內容,如果小紅書今次也如悲觀派所預料的這道奇觀很快將回歸原貌,那麼無疑是重演了TikTok的遭遇。區別只在於,TikTok是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拒之門外,小紅書的「TikTok難民」則是被中國拒之門外。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