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國際論壇上經常被「問住」,中國學者怎麽了?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經過幾代人不懈奮鬥,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挨打」、「挨餓」問題都得到了解決,但「挨罵」問題的解決還沒有出現突破性的進展。
本文從個人親歷出發,講述近年來跨國對比中諸多亟待提升的細節,提出要以新質思維在機制改革上出實招、放大招,最終歷史性地解決「挨罵」難題。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刊載,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

三類焦慮式的國際見聞

2022年底疫情放開,對外交流逐漸恢復至正常狀態。筆者在此後不到兩年時間裏,先後赴歐亞美三洲近20個國家和地區參會講學,在感受到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的同時,也在跨國對比中察覺到國內在提升中國形象、解決「挨罵」問題時,亟待提升或改變的細節。

與前些年筆者經常在國際論壇上的形單影支不同,近年來,在不少國際論壇上,中國學者的面孔明顯增多,2024年夏季在希臘舉行的世界政治經濟學聯合會第17屆論壇上,甚至有30多位中國學者參會,四天30多個分論壇中幾乎都有中國學者發言。這充分反映了放開後的中國學術界致力於國際交流的積極趨勢。

然而,只要國際論壇上有中國學者發言的,幾乎都會遇到在場聽眾的提問,有的相當敏感,從國家高層動向到反腐進展,從抗疫復盤到社會治理,從兩岸關係到涉疆涉藏,從經濟下行到「三大倡議」,從新提概念到政策動向,等等。

但觀察下來,多數出訪的中國學者對世界涉華疑問存在「鈍感」,或限於語言表達能力,或源於知道信息有限,或經驗不足,或有所顧慮,不少中國學者放不開,不能給予很好回答。筆者在台下乾著急,有時會主動要話筒「救場」。不得不說,類似國際公共場合的「生疏感」折射了亟待彌合的中外信息差,更加劇了增加中外交流頻次、提升學者能力的緊迫感。

另一個比較強烈的感受是,中國發展在基礎設施上拉開了與多數國家的差距,但微觀層面上的對外交往鬆弛感亟待提升。

近年來,中國在高鐵、5G、新能源車、綠化、治安等方面突飛猛進,以致初到海外任何一個城市,乍看都有到中國二、三、四線城市的錯覺,加之論壇承辦方幾乎都較拉垮,既沒有國內辦會那麽嚴謹,會場往往也不氣派,中國人的優越感會油然而生。

然而,在海外參會或交流多呆幾天,便會漸漸有越來越多的舒適感與獲得感:前沿信息、熱門議題、激烈討論、頭腦風暴,沒有那麽多繁文縟節,也沒有那麽多套話空話虛話。聯想到那些被國內評價為「慢悠悠」的外國城市,如筆者近年去的巴黎、柏林、伊斯坦布爾等所顯現的閒暇,處處都是「一杯咖啡、一張報紙、一群朋友、一臉微笑、一個下午」的鬆弛感,再反觀國內「卷得不行」,對外交往紀律嚴苛、程序繁瑣,形式主義充斥日常,人群擁擠、急躁甚至戾氣。兩相比較,為中國社會長期發展的節奏與方向提出了另一個側面的更高要求,即要有硬件上的「硬優勢」,還要有軟件上的「軟鬆弛」。

除了外鬆內緊這種精神感受差異外,中外信息「半脫鉤」的跡象也越來越明顯。

近幾年,越來越多外國朋友都用上了微信,中外交流的技術手段在增多,促進中外之間的交流渠道變多。越來越多外國學者都在追蹤中國「新質生產力」、「中國式現代化」等政策時髦詞,也在用各個角度解說與理解。

從感知上看,中國學者對外講述的多是官方話語框架下的詮釋,既沒有政治話語學術化,也暴露出了近年來中國學術理論的貧瘠;相比之下,國際上的新鮮提法和學術闡述則層出不窮。很難想象,如果美國學者在國際場合只講述白宮的政策主張或重覆總統的話語,怎麽能長年占據在世界話語中的領銜地位?

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外信息流動受到比過往更嚴重的阻隔。據統計,2023年全球互聯網語言占比統計中,中文僅排在全球第13位,在英、西、德、日、法、俄、葡、意、荷、土耳其語、波蘭語、波斯語之下。同時,以歷史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中文網頁全球占比一直在下降,由2013年有數據以來的4.3%下降到當前的1.2%,2021-2022年表現還不如越南語。

圖為自2013年1月以來熱門內容語言使用的歷史趨勢數據。(W3Techs)

可見,中外信息流動存在不為人所感知的壁壘,中文信息很難穿牆而出,海外數據也常被攔牆外。智能科技時代,大語言模型正以幾何倍數增長的速度提升西方話語邏輯下的語庫語料,若中文生成的內容不參與到全球流動與語料語庫融合競爭中,會為未來的歷史敘述偏差埋下隱患,更無助於「挨罵」問題的全面解決。

可見,要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必須先清除中外信息流動的壁壘,彌合類似「半脫鉤」或「平行世界」繼續惡化的態勢。

解決「挨罵」,需要新質思維

要全面解決「挨罵」問題,這裏不妨借鑒近年來最熱門政治詞匯「新質生產力」的思維邏輯。

如果說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進而要求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產生質變的話,那麽,解決「挨罵」問題所需要的「新質思維」,也需要對外講述中國的人(勞動者)、信息話語(勞動資料)、國際輿論圈(勞動對象)產生質變。

當年,解決「挨打」問題是全民參與保衛國家;解決「挨餓」問題也是全民參與到經濟建設中。未來,解決「挨罵」問題肯定不能只靠少數外交、外宣、智庫工作者,應該讓全民都能自由、自發地參與到與海外不友華勢力的話語鬥爭中。

因此,要有更多對外講述中國的人,即允許和鼓勵學術界的「百萬大軍」以及社會大眾,都參與到解決「挨罵」問題這項事業上來。

2023年6月17日,在日本東京,選手在「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日本賽區決賽中表演才藝。(新華社)

但當前與外國人交流、參加外事活動都要嚴格審批的制度,過度設置信息流動的壁壘,壓制了人們對外交流的意願,也不符合三中全會「走出去、請進來管理便利化」相關精神。

外事審批的初衷是好的,但對於一個全球強國而言,國際交流對國家、個人的積極拓展意義好比讀書、健身。如果讀書、健身都需要嚴格審批的話,那一定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讀書、健身。同樣,倘若社會風氣都以讀書、健身者為榮為傲,那麽,讀書健身自然蔚然成風。由此看,要實現解決「挨罵」的目標,不是國際交流審批制度的所謂「完善」或全覆蓋,而是除政府官員之外的徹底鬆綁與取消,真正從激勵機制、社會氛圍上去重塑人們投入國際交流的積極性。

經過多年洗禮,國內多數民眾已對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產生基本的免疫力,能以「文化自信」應對國際輿論風浪,也越來越有能力過濾那些荒謬、無聊和惡毒的論調,更願意自發反擊海外不友華勢力輿論攻擊。加之監管部門的經驗積累,當下的中國已具備承受信息跨境流動自由的風險,並在風險承受力的提升中不斷成長。

改革開放的經驗告訴我們,要素市場化的進程是社會繁榮的基本能力。近年來,數據納入要素市場化的改革已完全展開,推動數據跨境自由流動的改革也迫在眉捷。2001年中國入世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對外完全開放或與外界充分競爭的行業,都能迅速壯大;相反,若保護得過嚴,反而有可能缺乏創新與成長的原生動力。數據與信息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樣是創新與成長的新動力。

數據與信息的開放,也會有助於各國搜索引擎自動抓取來自中國的信息數據樣本,進而影響各國大語言模型的深度學習與數據訓練,實現智能技術流下網絡語料語庫的新動態平衡。由此看,逐漸開放數據跨境流動,是讓中國話語與信息更多走出去、讓中國民眾更多地在「鬥爭中成長、在開放中壯大」的必經之路。

除此之外,還要有更多解決「挨罵」的對象接觸中國,即為更多國際受眾走進中國創造便捷的制度條件。

在「72/144小時過境免簽」等系列便利外籍人士來華的政策推動下,外籍人士中國行持續升溫。7月9日,幾名來自意大利的遊客在北京天壇公園體驗練習太極拳。(新華社)

近年來,中國針對54國公民推出了144小時的過境免簽政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遊客,形成了「一來中國,就愛中國」的全球網絡熱議現象,更在世界各大新媒體平台上形成主動糾偏西方媒體醜化中國形象的風潮,由此再次鼓勵中國要繼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心與底氣。

目前,中國還沒有進入世界旅遊目的地的前十大國家行列,年均來華外國遊客人數不及法國、西班牙的1/5。這既不符合中國作為全球強國的形象與底蘊,也無利於倒逼國內服務質量普遍低下的文旅行業加速改革。實踐證明,越有國際遊客來訪,越能夠獲得國際輿論的基本尊重,進而解決「挨罵」難題。這意味著中國在簽證、文旅、社會服務等方面還有大量提升空間。

三大務實建議

綜上所述,當前中外交流總體上還是處在「增量不足、存量不大」的初級階段,利用新質思想,推動制度、人流、信息的更大開放,勢必要求中國在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各個環節上繼續加大改革力度。

第一,徹底簡化外事審批程序,去除形式主義般的畫押畫圈,更不能讓「安全泛化」而阻礙中外交流。

近年來,在外事程序的一些微觀改革已取得了顯著效果。然而,絕大多數企事業單位與機構舉辦國際會議、接受外媒采訪、會見外國訪客、出國訪問交流等事宜,均納入到嚴格與冗長的審批流程,將外事活動「敏感化」、「特殊化」、「安全化」,不符合中國作為全球強國、中外交流便捷化的新時代特質。

試想,目前已有80個國家對中國護照實行免簽、落地簽,有望在未來10年增加到120個,國人的國內差旅與到多數國家的跨界差旅唯一區別就是帶身份證還是帶護照,繁瑣的外事審批流程已跟不上中外頻繁交往的實際情況,既加重了外事部門「卷」式的工作量,更是黨中央屢屢強調要去除形式主義頑疾的重要方向。

對此,建議除政府官員外,各企事業單位、研究與教育機構在對外交往程度上,應從「事先審批制」改為「事後報備制」,以提升國人對外交往的頻次,通過擴大對外交流過程的容錯機制以提升中國人對外交往的積極性,以加大激勵、榮譽、獎勵等方式刺激社會對國際交流的尊重與熱衷,同時,通過以事後提醒、教育、懲戒等方式保證對外交往的安全性,進而展現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氣度與誠意。

7月10日,兩名外國遊客在北京前門大街觀光留影。(新華社)

第二,要逐漸分批次、分區域、分領域地推倒互聯網防火牆,通過信息跨境流動暢通化倒逼中國各個機構、普通民眾在全球數據流中的競爭力。

21世紀以來中國的互聯網治理總體上看是相當有成效的,依法管治互聯網上的不良信息也是國家治理的應有之意。然而,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壯大以及中外交流頻繁,「一刀切」地阻斷全球通行的新媒體平台在中國的使用,既無助於中國國家形象的改善,也跟不上二十屆三中全會中「推動電信、互聯網、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有序擴大開放」的明確要求。

對於中國學術界而言,中國搜索引擎過去10多年斷崖式地落後於國際通行水平,是學術話語「半脫鉤」、社會科學研究追趕步伐緩慢的關鍵技術原因。對於中國普通民眾而言,不能使用全球通行的新媒體平台,是無法真實了解世界、更無法推動中國聲音走出國門的遺憾。

為此,建議以相信群眾、相信精英之治理為邏輯起點,先在試點區域、試點人群、試點行業推倒互聯網防火牆,同時提升不良信息的追蹤與應急能力,逐漸慢慢放開,真正實現信息暢通,進而為解決「挨罵」難題提供技術基礎。

第三,繼續加大外國來華遊客的簽證便利化,全面招攬國際人才,改革學術評價體系,激勵知識精英在底層邏輯上進行思想競爭。

一個真正解決「挨罵」的全球強國,應當有廣迎天下客、攬天下英才以用之的制度基礎與國家能力。對此,要加快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首先需要有更多「人」來,並為更多「人」提供政策基礎。中國應有信心和能力迎接八方來客。從當前50多個赴華免簽國盡快拓展到更多的國家,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將極大有助於推動海外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國,參與解決「挨罵」問題的社會基礎問題。

更重要的是,要把對外交流人才視為是「急需緊缺的特殊人才」,要改革學術評價體系,激勵更多知識精神從「根」的角度去參與海外話語輿論的競爭。中國在經濟增長、產業發展、社會治理上大有超越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美國之勢,但在全球人才使用、國際遊客來訪方面卻還有較大差距。

7月10日,國外旅客在北京首都機場邊防檢查站辦理手續。(新華社)

總而言之,正如過去40多年的市場機制改革解決了「挨餓」問題,有理由相信,以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邏輯推動對外交往機制變革,一定能夠在未來真正解決「挨罵」問題,讓中國強國振興之路贏得全球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