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邊疆記|新疆棉花何以高產而優質 數字化採收讓每朵都有身份證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新疆是中國重要的優質棉花生產基地,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數據顯示,新疆全年棉花生產量達到了511.2萬噸,佔全國90%以上,並且連續30年居全國第一。由此可見,「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
然而,基於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和戰略物資,以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費國、第二大棉花生產國的背景,中美貿易戰期間,西方媒體、政商指控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族施行「強迫勞動」,引發H&M、Nike、Adidas等服裝品牌紛紛宣布拒絕使用新疆棉花,新疆棉花亦瞬時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但事實上,85%的新疆棉花早已不採用人工採摘方式。作為新疆棉花主要種植地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十幾年前就實現了「全環節」生產機械化,採摘21.6萬畝(面積大於九龍加港島的總和)的棉花僅需7-10日。而這些棉花亦會在採摘後被賦予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再送往加工廠。

新疆是中國重要的優質棉花生產基地。(孫聖然攝)
新疆去年棉花生產量達到了511.2萬噸,佔全國90%以上。(孫聖然攝)
「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孫聖然攝)

新疆合共有61個縣市區和11個兵團團場種植棉花,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機械設計製造專家陳學庚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帶領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北疆地區,有9成以上的棉花田已實現全程機械化,八師石河子市148團(以下簡稱「148團」)就是其中之一。位於天山北麓准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的148團,始建於1957年。如今,這裏種植了21.6萬畝的棉花,當中以「新陸早84號」品種為主。

148團農業和林業草原中心高級農藝師劉兆海介紹,當地的棉花每年4月10日左右開始播種,至4月20日之前全部播種完畢,經過123天至125天的生育期,一般8月30日左右打脫葉劑,9月20日之後便能採摘棉花,「每畝產量545公斤,全團就是1.18億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148團生產的棉花從耕種、採摘、分離、打包已實現全程機械化,「基本上不需要人了」,這也成就了採摘21.6萬畝棉花僅需7-10日的速度。據了解,若以人工方式進行採摘,只600畝的棉花就需要一個多月時間才能完成。

記者在現場所見,一台自走式打包採棉機(當地俗稱「下蛋機」,僅用時2分鐘左右,就完成了2噸(即是2000公斤)棉花的採摘、壓縮和打包,並「下」出身穿彩色外衣(打包膜)的「棉花蛋」。

其實這些打包膜大有來頭,它們在生產時會提前貼上「碼晶合一」的追溯二維碼和晶片標籤,以賦予棉花獨一無二的「身份證」,而這背後的技術提供就來自新疆唯二的「211高校」石河子大學。

石河子大學是新疆棉花種植背後的技術支撐。(孫聖然攝)
石河子大學是新疆唯二的「211高校」。(孫聖然攝)
石河子早在十幾年前就實現了「全環節」生產機械化。(孫聖然攝)

據石河子大學工作人員介紹,新疆棉花種地基本實現「全環節」機械化後,農田上基本看不到農民在作業,且一名農民平均管理面積可以達到上千畝地。在此基礎上,石河子大學開展了棉花生產數字化的相關研究,在監測、管理、採收、生產加工等環節,實現棉花全流程的質素追溯,通過數字化的手段實現棉花的提質增效。舉例來說,自動駕駛播種的技術現時已經能夠很成熟地運用。

各數字化環節還包括數字棉田土壤,即是無人機檢測棉花田土壤;數字棉田管理,此環節可以實現水肥一體化,做到「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施,需要什麼給他什麼。」

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就是上文提到的賦予棉花「身份證」——數字棉花採收,即是給一個「棉花蛋」貼上一個追溯二維碼和晶片標籤,通過自主研發的棉花高質量監管車載系統,用手機一掃就能快速得知棉花採自哪一塊地、哪個農戶種植、採收狀態的回潮率、含雜率等參數,到加工廠後二維碼內容會不斷豐富完善直到成品環節。

而正是因為石河子大學提供的核心技術,以及在各環節的全部參與,亦令到當地生產的皮棉(去完籽、除完雜,擁有棉被狀態的棉花)產量增長3倍之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日報》曾報道指,印製人民幣用的鈔票紙95%的原料就是棉,其中主要產自石河子市。經過造紙廠加工成造幣的紙張,防水能力較木漿紙強出許多。亦正因如此,僅0.08毫米厚的人民幣能達到非凡耐度。

「棉花蛋」。(孫聖然攝)
石河子市雪山下的棉花田。(孫聖然攝)
70多年前,新疆還是一片「不食之地」。(孫聖然攝)

如今,新疆已是中國棉花生產量最高的省份,但是70多年前卻還是一片「不食之地」。事實上,早在東漢時期,新疆就曾出現古人種植棉花的痕迹,通過考古發現,新疆種植棉花的歷史不少於2000年。1959年,民豐縣北大沙漠中發掘出來的東漢合葬墓中,出土了大批織物,其中發現棉布褲和棉手帕;1964年,在阿斯塔那的高昌時期墓葬中,還發現了公元150年借貸棉布的契約;在喀什地區巴楚縣墓葬中,發現了唐代時期的棉籽。

雖然《新疆通志•農業志》記載,元代在現今的新疆霍城縣附近種植過棉花,這亦是北疆植棉最早記載,但由於古代農業科技的落後,新疆從來也不是傳統的棉花產地。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人們亦打過在新疆種植棉花的主意,惟因新疆地理位置特別、無霜期短暫等原因,一直被認為不適合棉花的廣泛種植。

直至1950年,王震將軍建議新疆軍區司令員陶峙岳與來中國工作的蘇聯植棉專家迪托夫教授簽訂了《石河子棉花豐產協議書》,採用科學技術,舉辦多期植棉人員培訓班。1953年,生產部隊在准噶爾盆地南沿的瑪納斯河流域種植了3萬多畝棉花,當年平均單產皮棉50多公斤,這亦是新疆歷史上第一次大面積種植棉花,打破了北疆不能種植棉花的老傳統。

到了1955年,瑪納斯河流域的農七師、農八師(如今的石河子市)種植的8.2萬多畝棉花豐收,平均畝產籽棉158.4公斤,石河子市開啟了在新疆種棉花的先河。

光照充足、熱量充足的自然條件,也成了新疆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優勢,鑄造了「新疆棉花」的優異品質,步入148團大片棉花田,眼見盡是向陽而生、無暇無瑕的大朵棉花,一塵不染。

延伸閱讀:

01邊疆記|3800歲樓蘭美女皮膚光滑 天然「防腐劑」造就新疆乾屍

01邊疆記|中國有自己的「依雲」 抗腫瘤功效冰川水由新疆供港

01邊疆記|鑄造艾青筆下《年輕的城》 什麼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