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其實已經見到了「老朋友」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馬英九4月1日再度率團訪問中國大陸,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行前透露,「希望有機會與老朋友碰面」。究竟誰是蕭旭岑口中的「老朋友」,外界多有揣測,《香港01》亦有獨家報道,習馬二會「確定在計劃中」。不過,4月5日馬英九前往陝西扶風「馬援祠」尋根,背後的一段歷史淵源,可說他已經見到了其中一位「老朋友」。

4月5日在國台辦副主任仇開明的陪同下,馬英九一行抵達位於畢公村的馬援祠。馬英九曾說過,「追根溯源,我是扶風人」,其先祖來自陝西扶風,後來遷徙至湖南湘潭。馬援祠外有幾塊展板,紀錄了曾任台灣馬氏宗親總會理事長的馬父馬鶴凌,2005年返鄉祭祖的情景,馬英九在展板前細細閲讀。

馬援祠園區內有一座「馬氏家風家訓館」,馬英九在此聽取了有關馬援的生平事跡介紹。在看到馬氏家訓時,馬英九特別提到家訓被收錄至《古文觀止》,並稱這個很不容易。

4月5日馬英九於陝西扶風「馬援祠」尋根,在其父馬鶴凌2005年回鄉祭祖的展板前聆聽解說。(讀者提供)

馬鶴凌19年前返鄉祭祖時,親手種下了一棵樹,並留詩一首:「跨海尋根萬里行,楊凌祭祖正清明;亡人追遠還鄉日,欣見宗親樂太平」。當解說員告訴馬英九此樹為馬父親手所植,馬英九面帶訝異地以緬懷之情仔細端詳,還撫摸了樹上的解說牌:「馬鶴凌躬植,台灣馬氏宗親總會理事長、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副主席,2005年清明」。馬英九說:「這很有價值,很有紀念意義」,並在蕭旭岑的提議下,特別與馬父親植之樹合影留念。

此樹旁有一塊碑,名為「伏波大將軍馬援贊」,是為紀念東漢名將又名「伏波將軍」的馬援。馬援一生戎馬,赤膽忠心,南征西討,平定北方匈奴,對東漢王朝統一及鞏固西方、南方邊疆,有着巨大貢獻。

事實上,馬援與馬英九不只有歷史血脈關係,與馬英九已故摯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王曉波,也有一段因緣巧合的淵源。1971年前後,台灣「保釣運動」爆發,當時在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就讀的王曉波,與台灣大學法律系學生馬英九,因為參與此運動結為好友。據王曉波回憶,當時馬英九經常到其住處找他暢聊。兩人的情誼一直維繫到馬英九當選總統,甚至是王曉波2020年過世前。馬英九從台北市長任內崛起,到就任國民黨主席以後,王曉波始終扮演亦師亦友的角色,在台灣史與兩岸關係方面對馬多有提點。

2017年9月3日馬英九(中)出席「台灣抗日遺址遺跡攝影展」開幕式,與王曉波(右)握手寒暄。(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提供)

有趣的是,身為軍人的王曉波之父王建文,之所以將其子命名為「曉波」,實有兩大原因。一是王曉波誕生於1943年11月17日早上4時,破曉時分出生於湖邊,故名「曉波」。二是王曉波出生時值抗戰軍興,王父希望其子知曉東漢馬伏波將軍的志業與一生,包括馬援的名言:「男兒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王曉波日後開玩笑道,當他知道自己的名字與馬援的關係時「有點心寒」:「沒想到我爸生我沒懷『好心』,想讓我去死」。然而,一生正氣凜然的王曉波也補充道,「但從這裏可見當時中國民族抗戰的激昂,他們(父母)願意讓自己的第一個兒子為國家民族馬革裹屍。所以從小我們的家庭教育是要我們以身報國、以身許國的」。

馬英九與王曉波自上個世紀70年代伊始,建立起了終身的革命情感。馬英九卸任官職、黨職後,終於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先是回湘潭祭祖,再回扶風馬援祠尋根,就王曉波的命名起源而言,馬英九也在其父所植之樹處,見到了這位早逝的「老朋友」。兩人的友誼宛若兩岸連結縮影,馬英九與王曉波的父母親身經歷中國艱辛抗戰,因此對子女也都有所期許。東漢時期的馬援,意外讓結緣於台灣的馬英九與王曉波兩人,再度於大陸的土地上「重逢」,或許也是歷史給兩岸和平帶來的啟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