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大航海.一】地球暖化掀能源爭奪戰幔 各國列強誰主浮沉?
隨着地球暖化日益嚴重,全球平均溫度自工業化時代以來上升了攝氏一度,北極地區的升幅更是其一倍。北極冰層不斷融化,全球最古老及最厚的北極海冰也於去年首次破裂。美國太空總署估計,北極平均每年損失近5.4萬平方公里的冰,面積相當於1.5個台灣。有科學家甚至預測,到2050年夏天,北冰洋可能不會再有浮冰。一直以來,地球北緯66度以上地區並未發揮多少經濟作用——厚厚的冰雪使豐富資源和航海路線顯得無足掛齒,加上地理位置偏遠,遇上事故時難以施援。但現在,這裏再不是全年冰封的世界,海冰正以驚人的速度融化,船隻駛經北冰洋的次數也多了。海冰退卻,為這個日益重要的經濟地區掀開「大航海時代」序幕,不但釋放出龐大的資源寶庫,勢將激起北極國家以至其他欲躋身該區的國家集體較勁,為爭奪資源和發展機遇作戰略部署。(此為【北極大航海時代】系列專題之一)
長久以來,北極這個偏遠地區吸引無數探險家前往探索,最早的要說到公元前四世紀希臘探險家皮西亞斯(Pytheas)(見注一),他如此描述極北之地:「由既不是水也不是空氣的物質組成,或者說是前兩者的混合物。」
其後,無數探險者前仆後繼地踏足這片冰天雪地,過程充滿艱辛、崎嶇和失敗。不少人的下場與十九世紀英國著名北極探險家富蘭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一樣, 1845年,富蘭克林率領兩艘當時最先進的探險船出發,最終一去不返。直至1905年,挪威探險家阿蒙森(Roald Amundsen)才成功地打通了西北航線,算是探索北極的一大里程碑。
自十九世紀末開始,不少國家陸續發現北極蘊藏了大量能源資源,包括煤、鑽石和銅等,開採工作亦隨之展開。美國在上世紀持續在阿拉斯加北部發現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儲藏,1968年更發現北美最大油田;俄羅斯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起開始於西伯利亞大規模生產油氣;加拿大和挪威近年也開始相關開採工作。
注一:據記載,皮西亞斯於公元前325年探索歐洲西北部,最遠到達一個名叫圖勒(Thule)的地方,那是古希臘和羅馬文學及製圖學中提到的最北端地區,現時一般認為這個地方可能是蘇格蘭的奧克尼群島或謝德蘭群島、愛沙尼亞的薩列馬島和挪威的斯莫拉島。
2003年9月底,北極最大一座冰棚裂成了兩塊,令全球關注極北地區的氣候暖化問題。另一個關鍵時間點是2007年8月,俄羅斯潛水器潛入北極14,000英尺海底進行科研考察,並在羅蒙諾索夫海脊(Lomonosov Ridge)插上一面俄國國旗,對該片蘊含龐大石油儲存的海底宣示「主權」,此舉亦使當代的北極主權爭奪戰正式開打。南加州大學國際關係教授Jonathan Markowitz表示:「這個震撼性舉動,令大家突然意識到海冰正迅速消失,一些國家也決定展開行動。」今年5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表示:「北極地區已經成為權力和競爭的賽場,八個北極國家(見注二)必須適應這個新未來。」
氣候暖化無疑為探索北極創造有利條件,不少國家都重新審視在區內的利益和發展策略。近年,大量投資因應退冰情況接踵而來。俄羅斯和挪威是較活躍的北極國家,過去十年在天然氣和石油基礎設施、深水港以至破冰船方面投入了數十億計美元,打通北極航線也成為率先關注點。
注二:北極國家指其領土自然延伸到北極地區以內,並且環繞北冰洋的八個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丹麥、芬蘭、瑞典、挪威、冰島和俄羅斯。目前北極地區仍存在一些領土爭議,但絕大多數北極資源都屬於公認的國家邊界之內,除領土主權爭議外,領海劃界、航權、環保、溝通協調機制等問題主要透過北極理事會排解。
起航:通往資源庫的「捷徑」
香港大學地理系助理教授Mia Bennett解釋:「過去八十年來,該地區的航線主要是因紐特人(Inuit)等原住民用作內部運輸。但現在,因着北極航線的開放時間加長、亞洲市場對能源的興趣,以及更快捷接通歐亞等因素,令不少歐亞國家愈加看重北極和北極航線。」
Bennett補充:「我認為重點在於能源資源,它是石油和燃氣的儲存庫,尤其是天然氣,這也是中國最大的興趣和利益所在。其他國家也試圖獲得清潔資源和能源,避免使用煤炭。」不少亞洲國家亦明白到,要在提升地區的政治角色和地位之餘避免捲入戰事,理想的做法是在當中佔一席位,能夠參與討論北極區內事務。
北極蘊藏全球二成二待開發石油資源,當中78%為天然氣,22%為石油;其他礦物資源還包括黃金、鑽石和稀土等。隨着融冰速度加快,開採這些資源變得可行,長遠有助紓緩能源短缺危機。荷蘭皇家蜆殼(Royal Dutch Shell)、美國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和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等多間大型石油公司紛紛在區內展開勘探鑽探工作,環保爭議亦因此不絕於耳。
2012年,《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寫道:「北極一半盆地尚未開發,但情況正在變化。受到高油價、更好的開採技術、缺乏其他更容易的發展機會及融冰等因素推動,愈來愈多石油公司往北發展。」英國保險公司Lloyd's of London2012年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在未來二十年內,北極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投資,將佔全球能源行業投資一個相對較少、但具有戰略意義的分額。
除能源之外,由於夏季冰層融化加劇,目前船隻可於7月中至10月中行駛北極航線。北極航線主要由兩條航線組成,一是俄羅斯以北的東北航線,從白令海峽開始,穿過楚科奇海、東西伯利亞海、拉普捷夫海、喀拉海、巴倫支海到達北歐;另一條是加拿大和美國阿拉斯加北面的西北航線,由戴維斯海峽開始,穿過加拿大北極群島、美國阿拉斯加到達白令海峽。
東北航線相比傳統貫通歐亞(途經西歐、南歐、地中海,再經蘇彝士運河、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台海、東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這條路線,路程可縮短多達4,000海里,節省約三成航行時間。此一路線另一吸引之處,是可避開馬六甲海峽和非洲之角的海盜。北極航線的開通,或可打破傳統經蘇彝士運河逾一個世紀以來的海運壟斷地位,有望改變位處這條傳統路線上的港口國家的發展,以至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壟斷:誰是北極地區的王者?
貴為北極地區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擁有200萬北極人口,包括摩爾曼斯克(Murmansk)和諾里爾斯(Norilsk)等數個大城市。美國和加拿大在北極地區的人口總和不到俄羅斯的四分之一,全美最大的北極城鎮Utqiaġvik只有區區4,000人。
綜合評估的話,俄羅斯是現今區內的主導勢力。軍事上,它擁有世上最大的「冰上艦隊」,能夠在極端嚴寒的北部水域全年運作,並在區內維持有數十個軍事基地,近期又在北部派駐新部隊,並增加了潛艇活動,區內亦不時見到俄方戰機飛行。俄國破冰船數量的優勢亦相當明顯,服役中的有46艘船,另正打造11艘;第二多的芬蘭只有10艘;美國更只有5艘,且偏向老舊,當中只有兩艘屬重量級。
北極地區佔俄國本地生產總值20%,以及該國22%出口額及約九成的天然氣產出。莫斯科因此視這個蘊藏豐富天然資源的地區為長遠經濟發展目標,總理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曾揚言要將其變成俄羅斯二十一世紀的能源基地,因俄國擁有全北極三分二的未開發天然氣和近三成未開發石油。2017年,俄羅斯更不惜投放20億美元打造基建,國營能源巨頭Gazprom和Rosneft也積極參與開發。
俄羅斯已和港口運營商和礦業公司等主要投資者達成協議,共同開發極具潛力的北海航道。負責項目的國家核公司Rosatom總經理Alexey Likhachev透露,該航線需要7,350億盧布(約900億港元)的投資,國家預算提供三分之一,其餘來自公司和銀行,「一旦我們創造具有商業吸引力的貨物運輸,別人就會準備投資於公路、鐵路、港口和碼頭,因為這有利可圖。」
此外,Rosatom還負責破冰船的發展,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造船廠Zvezda正在開發一種新型的核動力破冰船,預計於2026年完工。當局預計到2024年,每年有近8,000萬噸貨物將通過該航線貫通歐亞。
俄國視北海航道為其領海,外國船隻需先得到許可才能通過,該國自2017年起更立法禁止外國運油輪駛經北海航道。然而,在缺乏資金與技術的情況下,俄國必須和其他國家合作,如過去與美國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挪威國家石油、法國道達爾(Total)等西方企業合作,才能開發蘊藏在北極底下的化石燃料。但自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俄國受到西方國家制裁,導致計劃停頓。
這一切迫使俄羅斯轉而「向東望」,和遠東地區的東北亞國家合作,希望吸引他們的資金和技術,共同開發這塊「能源大餅」。俄羅斯亦將北極開發計劃納入歐亞經濟聯盟(EAEU)議程,希望拉攏會員國一同參與北極事務,又不排除透過上海合作組織(SCO)等國際組織合作。這些舉措令其他非北極圈國家有機會染指北極。
在一眾俄羅斯和東北亞國家合作的投資中,較矚目的包括2014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Gazprom為期三十年、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合約,合作鋪設名為「西伯利亞之力」(Power of Siberia)的天然氣管道。自2017年起,中國的「南海八號」鑽油平台連續三年與Gazprom合作,於卡拉海鑽取天然氣。日本和韓國也是俄方積極拉攏合作的對象,並分別與之共同開發亞瑪爾自治區的「北極二號計劃」和「東北亞超級電網」構建等項目。
今年,俄羅斯斥資3.36億美元建造的浮動式海上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亦正式啟航前赴遠東,為楚科奇(Chukotka)民居及礦區供電,支援採礦鑽井等相關開採作業。Bennett補充:「俄羅斯在區內的基礎設施已經準備就緒,中國在北海航道方面也提供了協助。」
繼續閱讀︰【北極大航海.二】沒有硝煙的戰爭 融冰海洋成中美角力場
上文節錄自第18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30日)《北極大航海時代 地球暖化掀能源爭奪戰幔》。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