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教室】美國颶風「佛羅倫斯」從4級降至1級 為何威脅不減?

撰文:成依華
出版:更新:

颶風「佛羅倫斯」(Hurricane Florence)吹襲美國東南部,預計周五(14日)登陸美國海岸。
相映成趣的是,一邊是美國當局大為緊張,疏散逾170萬名居民,另一邊廂「佛羅倫斯」的風速評級卻節節下降,從最初4級降至現時1級。為何當局仍如此緊張?
這是因為風速評級並未能真正反映風暴的威力,「佛羅倫斯」雖然風速下降,但規模反而繼續擴大,預計帶來巨量雨水或出現風暴潮,威脅沒有減低。

美國向來使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Saffir-Simpson Scale),按最大持續風速把颶風分成5級,「佛羅倫斯」曾經升至4級,即是風速每小時介乎209至251公里之間,但之後風速逐步下降,至周三(12日)下午風速降為時速175公里,即變為2級,再到了周四(13日)風速繼續減低,再變成1級。

不過,美國聯邦緊急措施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的官員並沒有掉以輕心,官員代表比亞德(Jeff Byard)更稱「你會想給一架火車撞倒,還是給一架泥頭車撞倒?」他以此警告民眾,不要以為「佛羅倫斯」在降級後就會破壞力大減。

美國大西洋傳媒網站(The Atlantic)更有文章提醒民眾不要被風速評級「欺騙」,「佛羅倫斯」其實更加危險。

為何威脅反升?

這是因為等級只計算風暴的最大持續風速(maximum sustained wind speed),但並沒有計入風暴的凶猛程度,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氣象學家Rosimar Rios-Berrios便表示,最大持續風速只說明了風暴的一部分資訊,但沒有告訴我們風暴的規模,或它可帶來多少雨量等。

她表示,即使兩個風暴的等級一樣,但規模也可以不一樣,帶來的破壞面積或破壞程度也會不同。

例如這次「佛羅倫斯」的最大持續風速減低,但風場(Wind Field)面積反而在擴大,就連身在國際太空站的德國太空人也表示,用廣角鏡才能把整個風暴拍下。

狂風不能小覷 風暴潮更危險

當局也表示,「佛羅倫斯」速度減慢意味將在美國沿岸長時間盤旋,可以帶來巨量雨水及致命的風暴潮,水災威脅更加增大。事實上在風暴之中,最致命的不是強風,而是風暴潮。

美國當局預計「佛羅倫斯」有可能為北卡羅來納州(North Carolina)帶來高達40吋(100公分)的降雨量,以及近4米的風暴潮。

40吋降雨量即是多少?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一般使用的雨量圖表,只標示至20吋降雨量,故此在2017年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吹襲美國時,國家氣象局曾經出動特別版雨量圖表,以標示高達超過20吋降雨量的地區,甚至是超過30吋的地區。到了這次的「佛羅倫斯」,國家氣象局稱要再次出動特別版雨量表,才能標示降雨量達到40吋的地區。

有居住在北卡羅來納州新伯爾尼(New Bern)的網民上載影片,便顯示當地已出現水災。

美國想改革制度

目前美國氣象部門使用的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只計算最大持續風速,未能真正反映風暴威力,故此在美國近年也掀起聲音,希望改革制度,美國全國大氣研究中心便開始提倡Cyclone Damage Potential Index(氣旋破壞力潛在指數),指數會計入最大表面風速、風暴可影響的半徑範圍等。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地球科學教授康特(Lakshmi Kantha)也曾建議類似系統,計入最高風速、風暴半徑範圍等。不過至目前為止,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仍廣泛使用,未有被取代。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