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率先開放深海採礦 中美為爭奪關鍵金屬「決戰海底」?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中國商務部宣布下月初起限制8種鎵產品和6種鍺產品的出口,在關鍵金屬物料這一領域「先開一球」,日後,海底資源也許成為各家必爭之地:負責世界海底管理的聯合國機構國際海底管理局(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ISA)將於7月9日起審理申請,以開放國際海底採礦,當中包括對綠色能源轉型至關重要的一些材料。其中,挪威政府更率先於上月21日表示,已準備好開放海底採礦,目標是不必依賴中國等國家。

因應氣候變化的威脅,全球許多國家也在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估計,未來五年內,世界上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與過去20年一樣多。這意味各國對新能源所需的電池需求將會大增,而對用於製造這些電池的礦物需求也勢必飆升,尤其是供應不足的鎳(Nickel)。

鑑於能源轉型的大量需求,有分析相信單靠陸地開採仍不足以滿足各國對稀有金屬不斷增長的龐大需求。

挪威上月率先公布開放海底採礦。(Getty)

深海採礦於是成為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深海採礦為最新的採礦程序,從距離海平面800至6,000米深的海床開採礦物,地點通常選在海底熱泉附近,或蘊藏大片豐富多金屬結核的地區。從中可以開採得銅、鉛、鋅及少量金、銀等貴金屬,或是從海底岩石凝固物中,提煉出鈷、銅、鎳、錳等製造電池的關鍵材料。

目前,已知的消息指,位於墨西哥和美國夏威夷州之間的中太平洋東部400萬平方公里的「克拉里恩-克利珀頓地區(Clarion-Clipperton Zone,CCZ)藏量尤其豐富。

相比在陸地,開採海床更具優勢,因惡劣的深海環境意味那裏的生命體缺乏多元性。2016年《自然》雜誌的一項研究發現,一平方米的海床支持一到兩個最多只有幾克重的生物體;相比之下,一平方米的印尼雨林包含約30,000克的植物生物量,還未計及靈長類、鳥類、爬行類等動物以及昆蟲,採礦對生態有嚴重影響。

挪威政府上月經已表示,已準備好開放深海採礦,將開放該國部分水域,進行深海採礦等商業性海底礦產活動,挪威議會將在今年秋季就該提案進行辯論。挪威將開放的區域靠近北極,位於格陵蘭海附近,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有研究顯示,挪威大陸架蘊藏着大量銅、鈷、鋅和稀土礦藏,是生產電池、風力渦輪機等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有分析指,深海採礦較陸上作業更加環保。(Getty)

作為傳統能源一大產地,挪威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隨着海底礦產的開發,會讓該國也成為全球主要稀有礦產生產國之一。其中,當地估計含有3,800萬噸銅,比全球每年的開採量還要多。挪威當局表示,為確保該國和歐洲能夠順利進行綠色轉型,有需要擴大礦產來源,尤其是目前一些如稀土關鍵礦產生產被中國等少數國家控制,而俄烏戰爭亦凸顯了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中美「去風險化」另一戰場?

隨着國際海底採礦的作業有望放開,未來各國若想在海底軍事競賽中取勝,對海底世界的掌握也是關鍵。外界預料,這或許會成為中美角力的又一較勁範疇。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戰爭理論研究員Manabrata Guha表示,任何國家的深海採礦探勘計畫,都有可能轉變成軍事用途,例如有某家公司將海床地形圖(topographic)或熱測繪圖(thermal maps)之類的探勘文件交予軍方,就能變成軍事用途。而當前最有可能出現海底軍事角力的地區,正正就是主權爭議白熱化的南海。

中國作為深海採礦探勘的先行者,加上幾乎對全部南海海域的主權,導致與美國及東南亞國家的緊張關係日益升高。

Manabrata Guha指,開放深海採礦或使南海成為最有可能出現海底軍事角力的地方。圖為去年3月美菲兩國在南海的演習。(Getty)

Guha指出,美國若能進一步了解南海海床,將有助於對抗中國在南海的擴張,並協助美軍施展「瑞士乳酪式」(Swiss cheese-style)戰略,即利用對手在海底興建的軍事防禦設施,透過對宛如瑞士奶酪孔洞般的潛在「漏洞」,展開反制或打擊。另外,也可利用本國對海床擁有更為先進的知識,刻意釋放錯誤地圖資訊或熱能讀數(thermal readings),以假訊息為武器,破壞對手的深海戰略。由此可以預料深海採礦將成為各國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

深海採礦本身極具爭議…

然而,深海採礦本身是否破壞海洋環境至今依然具爭議。部份環保組織和國家均呼籲禁止這種做法,或者至少設置一段暫停期,以便進一步研究其對環境的影響。環保人士對挪威政府的計劃感到非常憤怒和懊惱,認為是「不負責任」,且違反了國家和國際義務。

可持續海洋聯盟(Sustainable Ocean Alliance)認為,深海採礦不僅破壞深海的自然環境,而且增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組織代表Anne Sophie Roux指出,深海採礦首先對鯨魚等深海生物造成損害,雖然目前科學家們還未掌握其破壞程度;其次是挖礦泥土掩埋周邊的海底植物;還有採礦化學物質,聲音和燈光等污染,如照明污染可以達到周邊500公里。

環保組織批評,深海採礦或會嚴重破壞海床生態。(Getty)

為保護深海環境,法國今年1月已宣布禁止在其水域進行深海採礦,德國則呼籲暫停該行業的發展。此外,智利、哥斯達黎加、新西蘭和巴拿馬等多個國家亦已要求國際海底管理局不要急於頒布採礦法規,這些國家警告深海採礦將威脅生物多樣性。

就在挪威政府公布計畫開放其深海採礦之前,聯合國於6月19日通過一項旨在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條約,其中包括了對深海採礦的限制。這項名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多邊協定具有法律約束力,各國的當前目標是到2030年保護30%的海洋,惟目前只有不到1%的公海受到保護。

挪威石油和能源部長奧斯蘭(Terje Aasland)重申,該國將以負責任的方式進行開採,而且沒有任何其他國家比挪威更有能力帶頭以可持續和負責任的方式管理這些資源,這對於全球的長期能源轉型也至關重要。

鑑於陸上資源難以滿足未來日益增加的關鍵金屬需要,各國未來無可避免會將目光轉移至海底,或會促成新一輪的全球競賽,其對環境的實際影響值得外界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