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戰密雲滿佈 這真的是中國反制美國的王牌嗎?
自從中國商務部7月3日宣布將在8月1日起對8種鎵(gallium)和16種鍺(germanium)產品實施出口管制之後,西方世界對於中國會否將類似的限制從這兩種半導體關鍵原材料擴展至17種稀土元素之上倍感憂慮。中方這一着「起手式」,明顯是針對近來美國愈發嚴厲的半導體對華出口限制的示警性反制。
小試牛刀
在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7月6日開始訪華的前夕,美國對華科技戰即將接連出招的消息甚囂塵上。先有拜登(Joe Biden)傳將以行政命令落實的美國對外投資審查,料將阻礙美國資金投資中國「軍民兩用」科技;再有美國和受美國壓力的荷蘭在光刻機上的對華出口限制;繼而則有美國即將收緊去年10月晶片禁令的風聞,目的是要阻止Nvidia對華輸出繞過制裁的「降級版」人工智能晶片;其後還有美國即將禁止美國雲計算公司向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服務的消息。
對於口頭上說要跟中國保持溝通、拳頭上卻戴好有刺指環準備打擊中國的拜登當局,中方終於露出手中「王牌」的一角來示警。
雖然鎵和鍺不屬稀土,但其性質卻同稀土類似,生產、提煉的市場幾乎由中國獨霸,沒有這些原材的供應,晶片、電動車、手機、通訊衛星、先進軍用雷達、太陽能板、光纖等生產都會受到重大影響。
中國一國就佔了全球鎵產量的98%,以及全球鍺提煉產量的68%。前者在美國毫無生產,後者則在俄羅斯、加拿大、德國、日本、烏克蘭都有生產,但是單計美國一國的消耗量已佔了中、俄以外全球產量的75%。
當然,出口管制不等同於禁止出口,中國會如何執行此等管制則還要待政策實施之後才能得見。
同時,雖然這兩種物料也被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列為「關鍵礦物」,但根據該局2023年有關兩種礦物的最新報告,鎵和鍺在不少產品上都有其他(可能導致性能差一些的)替代品,只特別提到用砷化鎵(GaA)製成的集成電路並無替代。從這個維度看來,中國選擇在鎵、鍺兩種物料起手,也許只是「小試牛刀」。
如果美國在這次中國反制之後依然故我,繼續加劇其對華科技壓制,人們不難想像自特朗普2018年發動貿易戰人們談論已久的「中美稀土戰」將會變成現實。
日本的先例
「稀土戰」其實並不是沒有先例。早在2010年,在中日釣魚島衝突之際,外界普遍認為中方曾經一度大幅減少其對日稀土出口,使稀土價值一度急升20倍,直至2011年夏季之前也處於短缺狀態。自此之後,日方就一直從尋求替代供應、循環再用和減少使用等各個層面着手,去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度。
日本2011年就開始投資澳洲稀土採礦公司萊納斯(Lynas),2016年更一手將萊納斯從倒閉邊緣救了回來,在2019年和2023年也分別與萊納斯達成優先供應日本的協議。目前,萊納斯是中國以外唯一的已分離稀土材料規模供應商,大約佔全球產量11%。
同時,日本也不斷擴大稀土的回收循環再用,並推動減少使用稀土的研究,日產、豐田等車廠都在減少其汽車磁鐵的稀土含量。
在2010年之前,日本有九成的稀土都來自中國。到了今天,其對華稀土依賴度已跌至58%。其目標是在2025年減少到50%。50%,當然是一個重要的比例,但在對華稀土依賴度上面,日本確實是一個「去風險」的有效先行者。
問題是,如今尚有近八成稀土來自中國的美國,能像日本一樣減少對華依賴嗎?
「稀土脫鈎」長路漫漫
從數據來看,中國在稀土生產方面依然處於近乎獨霸的地位。去年全球稀土生產有七成來自中國。七成看起來好像算不上「獨霸」,而且稀土其實也並不稀有,中國的蘊藏量大約只佔全球三分之一,越南的蘊藏量就及得上中國的一半,但其佔全球稀土量產只得1.4%,可見未開發的資源還有很多。
讓中國獨霸的,其實是處理稀土礦物的專業產能。中國的分解和提煉稀土的產能佔了全球大約九成,與稀土息息相關的磁鐵產量則佔全球92%。
2018年重新投產、為人津津樂道的美國加州Mountain Pass稀土礦,其實也要將其礦產送到中國分解提煉——該公司目前獨力讓美國佔了全球稀土礦產的14%,最近才開始在政府資助下建立處理稀土礦物的產能,不過,分析普遍認為美國要重建整個稀土產業鏈,當中還有很大的一道專業人才鴻溝。
最近國防工業巨頭雷神(Raytheon)的CEO就公開坦認,中國之外並無替代選擇。「如果我們要退出中國,我們將花費很多很多年才能在國內或其他友好國家重建此等產能。」
不過,美國及其盟友在稀本產業鏈上的劣勢並沒有讓他們灰心。澳洲、日本、美國、加拿大、歐洲多國都有不少企業正在進行跨國合作,試圖建立中國之外的稀土供應鏈。部份企業亦將目光轉向非洲國家,希望開發出新的稀土礦物來源。本年初,瑞典也發現了歐洲最大的稀土礦藏,被視為實現歐洲自主的重要一步。歐盟本年亦推出了關鍵原材料法案,而美國2021年通過的基建法案亦包括資助開採關鍵礦物、處理和相關研究活動的條文。
在私人層面,BMW、雷諾(Renault)等車廠也開始在其電動車之中去除稀土的使用,Tesla亦宣布了同樣的計劃。而蘋果公司(Apple)的手機幾乎已可完全依賴循環再用的稀土製成。
從日本過去十多年的案例來看,削減對華稀土依賴並非不可能又或者不可為之事,但這個過程卻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將會造成全球整體多餘產能的浪費。
如果中國這次管制鎵、鍺出口之後,中美果真陷入半導體和稀土出口管制的互相報復惡性循環之中,雙方都不會有足夠時間去消減這場科技戰帶來的陣痛,而這道陣痛為時可能長達十年以上。
稀土是中國反制美國的王牌嗎?是。但如果美國決定要承受中美稀土戰的惡果的話,使用這張王牌的長遠結果恐怕是中美的科技產業鏈脫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