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百歲壽辰:國際政壇上毀譽參半的「中國老朋友」
「下周不可能發生危機,因我的日程表已經排滿了。」上世紀60、70年代,基辛格在美國外交政策,尤其是「三角外交」中發揮中心作用期間,曾經這樣以其獨特的幽默方式說道。
半個多世紀過去,這位美國傑出外交家和地緣政治家一直是世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國際政治人物之一,他對打開中國大門、緩和美蘇關係、結束越戰等皆作出了卓越不凡的歷史貢獻,並因而在當代國際政治舞台上留名。在當前美中關係緊張之際,他將於本月27日迎來100歲生日。
1923年5月27日,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出生在德國福爾特(Fürth)一個猶太人家庭。15歲那年,其一家在納粹統治之下逃往美國紐約市。據說,青少年時期的他非常羞澀,很少開口講話,以至長大後說話仍帶有濃厚的德國口音。1943年,他應徵入伍在84步兵師(第970反情報集團軍)擔任德語翻譯兵,並於二戰期間曾在德國為美軍從事反間諜工作。在部隊中,其優越的洞察力得到賞識,成為北約間諜學校的教官。
戰爭結束返回美國後,他憑借獎學金於哈佛大學修讀政治學,以一等榮譽畢業,再於1954年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他題為《被修復的世界:梅特涅、卡蘇里及和平的問題1812—22(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的19世紀歐洲外交史研究,為哈佛博士論文中最長的一篇(Weidenfeld & Nicolson出版長達365頁)。
作為一名渴望能對美國外交政策有更大影響的開明共和黨人,基辛格於60年代成為了紐約州州長洛克菲勒(Nelson Aldrich Rockefeller)的支持者和顧問。1969年,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任命其為安全顧問。其後,他更同時兼任國務卿,並在水門事件之後繼續在福特政府中擔任此職。
作為一位現實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在1969年到1977年之間倡導緩和政策,頻繁穿梭於中南海、克里姆林宮等地緣政治中心,以及中東、拉美、非洲等遍布世界的熱點地區,使美蘇之間緊張的關係得以緩解。他還曾於1971年曾秘密訪問中國,在與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會談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為翌年尼克遜訪華鋪路,促成新的戰略性反蘇中美聯盟。他於這段期間的工作,使其被視為是參與打造二戰以來全球權力格局少數的奠基者之一。
1976年,在福特總統連任失敗後,基辛格轉到喬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Georgetown University)擔任教授。鑑於基辛格的傑出貢獻,他於1977年獲得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最高的平民獎項。
白宮生涯之後,基辛格以個人名義成立一家商業諮詢公司,為國際大公司提供政治風險諮詢。其後,他一直續活躍於政策團體中,並參與政治顧問,又出版了多本書作,並在高齡之際至今仍是屢受邀請的嘉賓,就諸多外交政策發表分析評論。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1970年代,基辛格負責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承諾美國將逐步減少駐台的軍事力量,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及不支持台灣獨立,這為當年尼克遜訪華的中美高峰會議鋪路,並成為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奠基石,結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之間長達23年的敵對與隔閡,並於1979年建交,從而完成了戰略性的外交政策轉變。
此後約半個世紀以來,基辛格先後訪問中國接近100次,曾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見面,兩人握手久久不肯鬆開一幕,成為國際政壇的經典一幕。他還與多位中國領導人有交情,常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基辛格的《論中國》(On China)被公認為西方中國問題專家必讀書籍之一。在這部中國問題的專門著作中,他以一位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獨特視角,分析及梳理出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外交史,以及中共建立政權之後外交戰略特點,並記錄了他與毛澤東、鄧小平等幾代中國領導人的交往歷程。
縱觀其過去數十年來對中國問題的立場,基辛格反復強調的核心主旨就是,「中國崛起不可避免,美中不可衝突」。對他來說,美中關係已到了關乎人類興亡盛衰的地步。他在近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訪問時指,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時再談分歧已意義不大,而是應該說:「主席先生,現在和平面臨的兩個最大威脅是我們兩個,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有能力毀滅人類。」
2019年11月,基辛格在美中貿易戰高峰期間再次訪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接見,並讚揚這位「老朋友」為中美關係的貢獻,呼籲美國應與中方「相向而行」。
基辛格在內地受到許多人的敬重,除了因為過去在中美關係破冰階段的開拓性貢獻外,其「知華」態度也打動年輕一代中國人,包括其對中華文明的深入研究與獨到看法,讓許多內地人都深受啟迪,經常引用他的名言警句,認同他多年來始終保持理性去看待中國發展和崛起。
柬埔寨被轟炸、智利政變等爭議不絕
這位外交奇才雖然有着不少豐功偉績,惟也不乏批評者。不少人認為基辛格是個基於政治現實、無視道德的權力政客,只要符合他的利益便可達成政治妥協,也會對獨裁者予以支持。基辛格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政治和情報應該並駕齊驅,以便在國際舞台上實施明智的政策。1972年,他曾在一次訪問中將自己比作「牛仔」,單槍匹馬沖鋒陷陣。後來,他曾為此一表態表示後悔。
另一方面,也有人質疑其過去處理部份戰爭與危機時的角色。例如,1968年,基辛格在越戰中秘密轟炸柬埔寨所扮演的具體角色,外界指責他的行為帶來的後果促使紅色高棉上台。1970年的智利總統大選中,尼克遜政府曾考慮授權中情局組織軍事政變來阻止阿連德就職並重新進行大選,不過計劃因政府對反對派的信心不足而流產。
基辛格當時是否支持這個計劃外界不得而知,但他在此期間關於智利政府的一些言論頗具爭議,如他說「情況已經太嚴重了,我們不能再放手讓他們的選民自己決定前途」、「我看不到有什麼理由放任一個國家,因為其不負責任的人民而走向共產主義」等。
此外,他於1973年與北越談判代表黎德壽(Le Duc Tho)經過多年的秘密談判達成一項和平協議,二人因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惟戰爭一直持續到1975年。後來,黎德壽拒絕領獎,而基辛格則希望交還該獎。其中,1975年支持印尼對東帝汶的血腥入侵,也是基辛格外交生涯上的一個重大污點。2013年,維基解密曝光170萬份基辛格時代美國機密文件,曝光了美國敢死隊、秘密轟炸戰爭、暗殺等基辛格幕後操縱的醜聞。
悲觀、現實主義的睿智老人
《基辛格傳》(Kissinger: A Biography)一書的作者Walter Isaacson表示,少年時代心靈上的陰影為這位傳奇人物往後的政治生涯打下深刻的烙印,促成了他對人性的悲觀態度。他在書中寫道:「我認為他是班上最聰明的孩子,他在自負和不安全感的混合體中長大。」
美國歷史學教授Thomas Schwartz則認為,基辛格常常出語悲觀,先天下之憂而憂,「一位教授曾經對我說,在學術界中,悲觀永遠比樂觀更認為睿智。」他認為,基辛格潛心造就了這樣一種悲觀者英明的印象。
如今,已臨期頤之年的基辛格,雖已患有聽力障礙、並有一隻眼失明,還曾做過多次心臟手術;儘管如此,他的精神狀態依然很好,才思還自保持敏捷,時常就世界當前的重大議題發表意見,針砭時弊。
本月初,他在接受《經濟學人》長達8小時的訪談中依然腦袋敏銳,大談中美競爭,也多次討論對於台海危機的想法。「我們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經典局面,雙方都沒有多少政治讓步餘地,任何對平衡的干擾都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
另外,他近期亦對世界末日的暗示作出最為悲觀和英明的忠告。對他而言,核武器雖然可怕,但仍屬可控範圍,對人類來說,數倍於此的滅頂之災是人工智慧等的科技進步。他認為ChatGPT之類的AI語言處理程式的強大潛能,將改變人類對現實的認知,知識也將被重新定義。他甚至因而說:「在人類歷史上,人類第一次有能力在一個確定的時間段內自我毀滅」。
面對當今雲譎波詭的社會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以至全世界應該慶幸今天仍然擁有這名近代外交史上一顆智多星、一株長青樹,年屆百歲的他仍舊孜孜不倦就美中衝突對抗、人工智能等熱點議題月旦世界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