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商在柬埔寨︱從製衣到房地產:兩代港商金邊「出海記」
疫情下全球經濟受到打擊,因迅猛經濟增速而被人稱之為「21世紀亞洲虎」的柬埔寨,也因為疫情造成旅遊、製衣等支柱產業受創,更因電信詐騙活動、西哈努克港樓市崩盤而醜聞纏身。
但在柬埔寨紮根多年的港商向《香港01》講述了柬埔寨的另一面:疫情中堅守的外資、迅速回流的海外遊客,從90年代作為第一批港商遷廠柬埔寨至今,這個受港劇文化浸潤之下的東南亞國家,原來仍留存「港資紅利」。
疫情大流行的首兩年,柬埔寨兩大經濟支柱——旅遊業和製衣業受全球疫情和供應鏈問題受到打擊,多年以來幾乎穩定保持在7%以上水平GDP增速跌落至2020年的-3%,2021年有所復甦,但仍只有3%。但在柬埔寨營商多年的金鏗集團執行董事李駿機稱,由於當地3年來僅封城的日子只有數月,商家並未受到致命影響,首都金邊近幾個月更恢復活力:「好似新加坡一樣,街道會塞車啦,你去餐廳吃飯等位要很久」。
李駿機和香港開發商黃敏慧前後相隔近二十年來到柬埔寨,一個90年代中帶着幾千名製衣廠工人,一個則在近年「一帶一路」潮流下,隨中小型開發商、保險企業、軟件公司和餐飲品牌等各類港資企業而來,但迎接他們的仿佛是兩個不同的城市。
「連單車都沒有,90年代他們就這麼出街。」李駿機回憶稱,當年金邊的街上只有零星幾輛酒店的車輛,有的人連鞋子也沒穿,光着腳走在街上。工廠招工,當地人「拿着個兜進來,你給他些飯,就肯幫你做一個月」。「現在當然不行啦,現在最低工資都200元(美金)。」
零關稅吸引初代港資
第一批港商20多年初來設廠時,柬埔寨還在世界銀行劃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列。
適逢香港製造業轉型、產業轉移之際,成衣業受到歐盟和美國貿易保護措施影響,香港對美國出口的棉織品受配額制所限。李駿機表示,彼時做成衣最大的市場就是美國,「當時的世界是,如果你要跟美國做生意,你就要買quota」,結果香港quota炒的很貴,「普通的毛衣都800、900一件。Tommy Hilfiger、Ralph Lauren是天價來的。」港商為保持競爭力,只好考慮轉移陣地。
但遷廠去什麼地方呢?出於政治原因,當時美國與中國、越南的貿易關係均不好,成衣配額也很少。唯有柬埔寨在歐盟和美國都享有為欠發達國家提供的特惠政策,配額價格只有香港的三分之一。
此外,柬埔寨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年輕的國家之一,政府在1994年制定實施《投資法》,積極吸引外資,並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紡織工業的發展,解決了年輕人口的就業問題。李駿機稱,那個年代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只有50美金,人力和配額成本都壓到極低的情況下,所有外國大品牌的單子都會吸過來。
早期來到柬埔寨的香港製衣廠很快憑藉豐富的經驗和資本在當地立足腳跟。李駿機稱,由於擔心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當時赴柬的港商不算太多,但申洲國際、明輝國際等,如今已經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波鞋大王」、「酒店業大王」......金鏗集團如今已發展到擁有3萬名工人,成為全球最大的毛衣製造商:「基本上你看UNIQLO、ZARA、H&M如果是在柬埔寨製造的,就都是我們做的。」李駿機又指,儘管過去三年製衣業受疫情影響,但緬甸2021年2月政變後局勢不穩,導致部分外國訂單流向柬埔寨。
近30年間,金鏗集團的許多工人已經在當地結婚生子。「在金邊,就像在上海、深圳一樣,個個出來都想有間樓」,而從香港來的工人跟着做了30年工,李駿機認為有責任幫工人上車,順勢做起樓盤,因沒有銀行做房貸,又開始做房貸,如此有了集團最初的兩個房產項目。沒想到「一直做下去,賣得好、做得好,慢慢發展到柬埔寨最大的港資發展商。這兩年我們賣了差不多2500個單位。」
「21世紀亞洲虎」 一帶一路下再掀外資潮
在內地從事房地產多年的黃敏慧於2016年初到金邊,霎時有時光穿梭之感,仿佛看到了90年代從上海東方明珠塔上望見的景致:浦東還是一片蘆葦蕩,正處於舊的東西被剷平、新的現代化的建築群準備拔地而起的時期。
在金邊,她聽到房地產、各種高速、地鐵、機場等基建嘭嘭聲紛紛動工,「我好有那種感覺咯,就是他們把一些舊的東西剷平了來起一些新的東西......感覺上就是一個很現代的產物正在起來。」
隨着2000年後,來自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各地的中小型製衣企業也相繼在這裏設廠,政府2003年推行新的《投資修正法》,為外資提供優惠的稅收和土地租賃政策。1995至2005年,柬埔寨的成衣產業已經吸引了約200家企業,當中九成為外資,總僱傭人數也達到25萬人。
2001至2010年間,柬埔寨對外成衣出口額增長了逾20億美元,達到近35億,工廠數量則在金融危機前增加至300家以上,總僱傭人數增長至35萬人。海外投資的增加加上旅遊業的興起,柬埔寨在1998至2019年間實現了7.7%的GDP年增長率,成為亞洲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柬埔寨美國商會會長Anthony Galliano更稱其為「21世紀亞洲虎」(Asian Tiger of the 21st Century)。
黃敏慧來到金邊時,正值柬埔寨被納入「一帶一路」、吸引了大量基礎建設投資和其他產業的外資湧入。全長720米的金邊「中國橋」建成通車、又有多座援建橋紛紛動工;貫穿首都南北、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洪森大道2017年建成通車;新金邊國際機場工程則在2018年獲批,第一階段預計明年竣工......
看到金邊欣欣向榮的景象,黃敏慧開始心動:雖然香港人不認識柬埔寨、不認識金邊,但或許會對這裏的樓市產生興趣和信心。
2016至2018年間,她頻繁來往兩地,帶投資者了解當地市場。她說,許多像她一樣的香港中小型開發商都被金邊的發展潛力和比香港低的多的地價吸引。她表示:「在香港要參與地產這個遊戲實在太難,幾個大發展商壟斷了(市場),這些中小型的企業在香港很難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
香港紅利:從小到大看TVB?
2015至2016年間金邊在一帶一路計劃下迎來第二批「港資潮」,除了房地產開發商,還有保險企業、軟件公司、酒店用品生產商等各類港資企業來柬。90年代香港製衣工廠為求生存來柬,兩地從此結緣,李駿機認為,如今港商去內地也僅剩「港產」的標籤,品牌魅力已不如以往。「......去大灣區,當然大灣區是一個好地方,但港商到那裏,還是十幾二十年前那樣嗎?」
作為香港製造業黃金時期的參與者,李駿機認為港資在當地仍有光環。受香港文化影響深,許多柬埔寨人從小到大都看TVB,點心、燒味都受當地食客歡迎,港人投資的茶餐廳更是賺的盆滿缽滿。這些紅利使得港商願意來柬投資:「如果你是一個香港人,你請人就會更容易,客戶也會覺得你香港人做的(東西)質量會更高,比如我們做房地產,他覺得香港人起的樓,是會跟英國標準、跟香港標準,他們會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