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汽車業的「電池焦慮症」:忌諱依賴中國,又奈何不了美國
在新能源車的成本構成中,約40%的價值在電池上,因此電池可謂未來汽車產業的勝負關鍵,而中國在電池製造的優勢,使其汽車工業有了「彎道超車」的可能,在匈牙利這個歐洲電動車製造業新貴,亞洲電動製造商與德國各大名牌車廠,已在這裏譜出一段段「聯姻」關係。
作為燃油車霸主數十年的歐洲,一方面受到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的大額補貼政策狙擊;另一方面又憂慮產業過度依賴中國電池供應商及電池礦產,汽車業發展受到中國主導.....
近年來,匈牙利已發展成歐洲的「電動車心臟」,吸引大量歐洲老牌車廠進駐當地,除了勞工及地租廉宜等基本優勢,歐爾班(Viktor Orban)政府更是向外國汽車製造業提供巨額補貼作招徠,補貼金額中位數達投資額的15%。匈牙利的汽車產業外資現由三大國家主導——德國、中國、韓國,在獲得匈牙利政府補貼的31家企業之中,29家都是來自這三國,包括德國兩大車廠寶馬(BMW)與平治(Mercedes-Benz)、電池大廠比亞迪及韓國的三星SDI。
由匈牙利看歐洲電動車產業
眾多的電池製造商進駐當地,使這個東歐國家擁有了電動車產業最完整的供應鏈。據匈牙利政府的數據,該國在過去6年在電池行業獲得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超過140億歐元。陰極、陽極、分離器、裝配線等整套汽車電池供應鏈都在匈牙利找到。
全球最大電動車電池生產商寧德時代(ATCL)斥資76億美元(約590億港元)於匈牙利興建全歐最大的電池廠,與耗資21億美元的BMW生產線雙雙落戶於東部城巿德布勒森(Debrecen),由此吸引供應鏈上大大小小的生產方亦進駐當地。在寧德時代匈牙利工廠建成前,其位於德國埃爾福特(Erfurt)的電池廠預計今年底可以開始投產。另一家中國製造商億緯鋰能(EVE)今年較早時間亦跟德布勒森簽訂協議,購買了一塊45公頃土地以興建新工廠。
除了寧德時代與億緯鋰能,長城汽車旗下的蜂巢能源(SVOLT)、國軒高科(Gotion high tech)近月都宣布在歐洲建造新廠的計劃。9月,來自中國江蘇省的蜂巢能源宣布勃蘭登堡州再建一座電池組裝廠,該公司另於薩爾州(Saarland)的電池廠原定明年底開始生產。除了中國的電池製造商積極擴展歐洲版圖,韓國電池巨頭SK Innovation及三星SDI皆表示投資匈牙利是基於欲靠近一眾德國車廠,以及當地能提供完善的供應鏈。
匈牙利開放懷抱迎接中資電池廠及製造商的做法,固然引起布魯塞爾或柏林方面有所質疑,擔心這使歐洲電動車企業界過度依賴中國或其他外國企業。不過,基於歐洲在電動車發展上落後中美,如要加大電動車產能,歐洲車企的選擇其實不多了。而且,受掣於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德國將難以自行發展電池產業,因此可以推斷歐洲日後整個電池供應鏈,基本上都得依靠匈牙利。
事實上,歐洲於2017年已展開價值200億歐元的「電池聯盟」(Battery Alliance)補貼計劃。路透社按BMI數據估計,至2031年,歐洲電動車電池產能將達至1200吉瓦時(GWh),超越所需的875吉瓦時。但1,200吉瓦時產能之中的44%將由亞洲企業在歐工廠所生產,歐洲本土電池廠則約43%,美國龍頭Tesla則佔13%。
根據基準礦物情報公司(Benchmark Minerals)的數據,到2031年,中國在歐洲的電池產能將達322吉瓦時,韓國則以192吉瓦時緊隨其後,法國及瑞典排第三、四,美國則憑着Tesla在德國的Gigafactory排第五。
由於電動車的價值有40%是在於電池上,電池成本就是「造王者」。「在新世界,電動車主導的世界,電池價格將決定生死。」大眾汽車技術主管Thomas Schmall說。「我們的起跑線落後了人家(中國)100里,我們要跑得更快,比他們更快——假如你見到中國人跑得有多快。」
又以寧德時代為例,其近年在海外生產的淨利率(profit margin)已超過在中國內地生產。加上中國過去三年受嚴厲的抗疫措施所限,影響生產,電池製造商亦早已物色在歐洲拓展生產線。
今年10月,歐盟達成協議決定自2035年起禁止新燃油汽車銷售,這個進取的減排計劃正好加劇了歐洲加大電動車產能的必要性,也令中國電池製造商在歐洲汽車業的角色變得更重要:寧德時代是大眾及平治的供應商,比亞迪則是Stellantis的供應商;中國遠景動車(Envision AESC)則為日產汽車供貨。儘管歐洲政壇或業界都不乏質疑聲音,指歐洲的激進脫碳方案迫使企業過度依賴中國供應鏈,但對中國持開放態度、加入了「一帶一路」的匈牙利在吸引新能源車工廠、大小供應商落戶這事上,顯然是大贏家。
事實上,德國乃至歐洲都缺乏具競爭力的本土電池企業,唯一較具規模的歐洲代表是瑞典廠商Northvolt,惟其巿佔率還未擠進全球頭十。中、韓在電池賽道上可謂遠遠拋離一眾歐洲同業(見上圖),為「急起直追」的歐洲車廠提供了極佳的資源配套。業界都預期,中國電池製造商加快於歐盟的部署,除了歐洲車依賴中國電池及電池物料外,歐洲甚至會出全球主要汽車出口地演變成日後進口中國汽車。
正當歐盟仍為過度依賴中國電池的問題而掙扎,他們的「好盟友」美國亦再出招了。
通脹削減法案:美國背後捅刀?
美國總統拜登祭出《通脹削減法案》(IRA)對歐盟汽車製造商構成打擊。該項法案之所以惹起彼岸的歐洲盟友不滿,其中是因為美國對民眾購買Tesla、福特(Ford)等北美產新電動車給予多達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消費者如購買使用「受關注外國實體」(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技術的汽車亦無法獲得補貼,變相打壓中國車或使用中國部件的歐洲車銷售。
另一方面,IRA更以銀彈攻勢吸引電池製造商來美設廠:由明年起美國政府將為每千瓦時的電池生產提供45美元補貼,對電池部件及原材料提供(生產成本的)一成補貼。相關補貼計劃將維持至2030年代,為業界提供長遠信心。據專家表示,美國的補貼程度能使車廠能把電池成本控制到每千瓦時100美元以下,意味售價可壓低至與燃油車型號相比。一名汽車業高管對《Politico》表示:「對製造業的投資激勵將會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Politico》報道指,華府的電動車補貼案引起了歐洲的關注,不少高級官員要求白宮再三思。對於歐洲而言,電動車購買補貼的嚴重性不及電池補貼問題。因為,後者會使電池產業投資及產能由歐洲流向美國,變相「陰乾」歐洲的電池產能,使歐洲電動車發展更添障礙。
歐洲電池製造商的「內憂」
IRA的補貼出台,甚至令歐洲本土的電池製造商也為之心動。歐洲大陸能源價格未有緩解,通脹、原材料供應緊張,促使電池製造商要分散投資,展望大西洋彼岸。大眾汽車的電池部門已計劃在未來幾個月敲定在加拿大設廠的方案。大眾汽車行政總裁Thomas Schäfer不禁狠批歐盟對IRA缺乏反擊之力。「過降IRA法案,美國為公司投資新工廠和生產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激勵措施。」、「另一邊廂,在歐盟,我們正在遵守過時和官僚的國家援助規則。」
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原本計劃在2025年於德國設廠,但公司發言人近日表示計劃仍有變數:「我們的目標仍是希望落實計劃......但歐洲成本上升,以及美國政府目前提供的大規模支持,使得戰略擴張決策變得更加複雜。」
儘管歐洲一眾盟友,包括剛剛訪問完美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都不下一次批評IRA的補貼政策有損歐洲企業,不是「朋友」應有作為。然而面對IRA之於歐洲企業的全方位衝擊,歐盟各國至今似乎也拿拜登沒辦法。歐盟委員會內部巿場專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在12初一次傳媒活動上直言,美國在IRA一事沒有轉彎餘地:「覆水難收。」(What's done is done.)
畢竟新能源及電動車這塊「奶酪」實在太重要,面對中國汽車的崛起與挑戰,坐擁霸主之位的歐美,誰也不想被奪去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