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逝世│由維多利亞到伊利沙伯:帝國盛轉衰2030年奄奄一息?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逝世,享年96歲,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君主離開,可謂是一個時代的終結。重溫英國過去200年的歷史,不能不提比各男性君主地位更顯赫的兩代女王——維多利亞以及伊利沙伯二世。在不同時代,二人對英國分別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在位63年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見證大英帝國國力達到史上頂峰,一度統治地球上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9名子女與歐洲多個王室或貴族成員通婚,獲「歐洲祖母」之譽。
維多利亞的玄孫女、伊利沙伯二世面對解殖潮,將殖民地體系轉化為英聯邦,為英國保留無可代替的國際軟實力。她努力經營王室形象,為王族及國民福祉塑造密切關係的觀感,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
維多利亞逝世後,英帝國自此衰落,迎來接下來數十年的解殖潮。伊利沙伯二世同樣與英國經歷變革時代,英國王室在政治上影響力逐漸式微,更像是一個聞名全球的巨型公關機器——茶餘飯後話題、明星、王室商品乃至支撐旅遊收入。踏入「後伊利沙伯時代」又該是什麼模樣?
在位70年的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8日離世,終年96歲,全球多地民眾哀悼。1952年伊利沙伯二世以25歲之齡登基,較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1837-1901)當時的18歲稍為年長。二人分別於不同時代經歷英國變革,各自的傳奇人生固然截然不同,但處事手段實際上亦有相似之處。
「兩個情況(維多利亞及伊利沙伯二世),君主政體時都改變了不少。」英國歷史學家羅伯茨(Andrew Roberts)解釋:「他們都很懂得判斷公眾情緒,推動君主政體現代化。兩人踏入了人生末年,王室變得很受歡迎。」
在奉行君主立憲制的英國,君主介入國家事務的權力理論上雖然十分大,不過政治實權基本上由國會行使。事實上,英國王室今時今日的軟實力影響更深遠,伊利沙伯建立王室形象的努力功不可沒。
拆彈:兩代女王的公關危機
兩代女王長期統治下的英國王室,形象算是正面,但亦曾經遇上低潮。
維多利亞丈夫阿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1861年病逝後的10年,她選擇避開公眾注視,過着隱世生活。當時民眾之間有傳女王情緒不穩、變得瘋狂,曾激發起短暫的共和運動。當代溫莎王朝亦曾飽受輿論抨擊,1990年代查理斯與王妃戴安娜離婚,安德魯王子夫婦同告離異。加上英國「狗仔隊」當年連番炒作王室成員的花邊新聞,英國人對王室的觀感重挫。
面對民眾對王室日漸失去信心,兩位女王「挺身而出」,爭取公眾認同。
1871年,維多利亞的兒子愛德華王子(Prince Edward)重病初癒,促使她再度出席公開活動。羅伯茨分析:「她意識到民眾所需,亦嘗試配合。」
維多利亞1887年金禧紀念及1897年鑽禧紀念規模盛大。不過,維多利亞無意鼓勵民眾大肆慶祝。她在日誌中憶述各慶祝活動,推出紀念餐具、教堂響起祝賀鐘聲、收到無數賀電,感到十分欣慰。重新接觸公眾的維多利亞,受歡迎程度一直持續到現在。
回到現代,1997年戴安娜車禍逝世為王室帶來危機,伊利沙伯二世亦被指對戴安娜車禍身亡反應緩慢甚至冷漠。英國《君王雜誌》(Majesty Magazine)編輯蘇厄德(Ingrid Seward)形容:「戴安娜與查理斯離婚、她遇上車禍逝世,是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治下最重大的危機。民眾之間對女王的怒氣強烈,她亦感受到。」
意外後5天,伊利沙伯二世回到倫敦,在戴安娜喪禮前夕,破天荒在電視講話上讚許前媳婦。女王順應民意所求,白金漢宮亦打破慣例下半旗致哀。蘇厄德指出:「歷史上只有家人去世,王室成員才會哀悼。女王認為面對戴安娜逝世,只須安靜度過、照顧她兩名兒子、上教堂、嘗試繼續平穩地過生活。」
羅伯茨認同伊利沙伯二世的做法,並稱:「自1936年英王退位後,這是最重大的危機,但伊利沙伯二世將王室形象從低點帶回來,甚至在全球王室都廣受歡迎。」
伊利沙伯二世的「改革開放」
同樣力挽王室形象於狂瀾,但兩位女王在民眾眼中的觀感亦有不同。身處十九世紀的維多利亞,意見一般都不對外公開,甚至她鄙視民主及婦女投票權的立場只在死後方為外界了解。然而,伊利沙白二世活於媒體滲入任何角落的時代,猶如身處「金魚缸」,一言一行均受公眾注視,王室成員只要稍有失儀就登上小報頭版。
「伊利沙伯二世的王室變得更開放。」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憲政專家黑茲爾教授(Prof. Robert Hazell)稱:「電視台拍攝王室成員工作及玩樂的情況。不過,王室亦有危機成為名流文化一部分,威廉王子一家恐怕失去私隱。」
英國內政部退休官員莫理斯博士(Dr. Robert Morris)解釋:
維多利亞沒有積極嘗試曝光於公開場合,與現時的常態十分不同。在當年的概念之中,由君主爭取民意亦非妥當。
雖說近代英國君主慣例鮮有行使政治實權,但兩位女王亦有辦法推動民生福利議題。
維多利亞十分關心英帝國發展,在任期間奠定中產社會基礎,讓英國成為「備受肯定的力量」。羅伯茨補充說:「她成為君主立憲的祖母(grandmother of constitutional monarchy),將理論上的絕對君權,轉化為今天我們認知、受憲法制約的君權。」
縱使維多利亞毋須為滿足外界展示付出的努力,但亦很關注所謂「慈善」事業,支持改善貧苦大眾的生活質素。維多利亞認同房屋供應不足,將令居住環境惡化,損害國民身心健康。英國在維多利亞治下衛生水平提升,泰晤士河亦開展了史上首次大型污水治理計劃。
打造「福利君主」公眾形象
至於伊利沙伯二世,莫理斯形容她致力將王室轉型為「福利君主」(welfare monarchy),特意將自己的公眾形象成與多項慈善事業掛勾。伊利沙伯二世與多個慈善團體建立關係,對旗下事務表達關注,諸等團體亦能從合作關係中得到曝光機會,相得益彰。
踏入後帝國時期,反對者不時斥英國王室「毫無用處」。莫理斯分析,伊利沙伯二世的取態正好填補了以上空白,慈善團體及所有王室成員互惠互利。
兩位女王行使政治權力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維多利亞擁有相當大的政治權力,但伊利沙伯二世並不欲行使以上權力。2010年英國國會選舉後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有人認為女王會行使權力親自挑選首相。結果議員協商的5天時間,女王一直低調待在溫莎堡。
圖輯—英女王與歷代美國總統: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政治教授博格達諾(Vernon Bogdanor)解釋:「就算她(伊利沙伯二世)介入,都沒有人可作任何指控。不過王室的態度是『讓政治人物決定,我們將為其決定背書。』她並無負起主導角色,與維多利亞十分不同。」
「時任首相格萊斯頓(William Ewart Gladstone)退休後,維多利亞女王沒經查問格萊斯頓的意見,就親自挑選羅斯伯里伯爵(Lord Rosebery)為繼任人。羅斯伯里伯爵其實有可能並非執政自由黨的首選。」
維多利亞及伊利沙伯二世的精神,可謂連繫於英帝國沒落的前因後果。沒有維多利亞時代的國力巔峰,則沒可能出現後來的解殖浪潮。伊利沙伯二世將英國衰落的硬實力轉化為軟實力的手腕,正好呈現於英國推動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成立,拉攏現有屬地及前殖民地加入這個「俱樂部」。
英聯邦建軟實力 難阻多邊主義大潮
維多利亞1901年去世後的世界發生巨變。英帝國的餘暉到1922年「封頂」,統治地球上約五分之一人口(即約4.58億人),經歷兩次大戰後,包括印度、加拿大、新西蘭、澳洲等多個主要國家,以及亞非多地正式脫離英國殖民管治體系。
面對以上餘波,伊利沙伯二世並無靜觀其變,反而是轉危為機。自1949年起,英聯邦成立至此,共53個成員國。除了英國,當中15個獨立國家奉英王為元首。莫理斯形容:「以上改變與伊利沙伯二世息息相關。她參與英聯邦事務的程度,或比她身邊待臣所希望的更深入頻繁。」
二十世紀中葉,伊利沙伯二世為英聯邦奠基,固然顯示出其政治智慧,極力阻止英國的影響力全然消逝,但基於現實考慮,二十世紀末的英國顯然將更多精神投放到對岸的歐陸。英聯邦硬實力多年來為人詬病,組織內的成員國平起平坐,對貿易、經濟、國防等範疇既無特定共同目標,亦無行政權力及足以投放國際事務的財政預算,每兩年一度的英聯邦政府首腦峰會無法就國際或地區事務達成具約束力的決議。
相比起在英聯邦,英國於聯合國、北約、歐洲理事會等架構內既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以上組織亦有實質權力。英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對國際重大議案有否決權;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成員國多年來與英國共同協防;英國首相與其他歐盟元首於歐洲理事會定期會晤,就歐盟事務共商對策。
莫理斯分析今天英國的外交觀基本上已放眼於英聯邦以外:「現在『馬後砲』來看,自從英國1973年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ECC),英帝國衰落並轉化的過程已愈來愈不重要。加入ECC代表割讓了個別層次的主權,國際法庭可就英國境內部分事務仲裁。」
「在維多利亞時代,根本無法想像英國加入國際共同治理的主要體系。以上改變,顯示英國其實已經走了很遠的路。歐洲近代不少國家在重要關頭遇挫,王室便消逝了。」莫理斯續道。
歷史學者:英王室2030年前奄奄一息
無疑伊利沙伯二世時代已完結。參照「後維多利亞時代」掀起的解殖潮對世局的影響,「後伊利沙伯二世時代」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模樣?
倫敦公眾歷史中心(London Centre for Public History)總監懷特洛克博士(Dr. Anna Whitelock)近日指出,英國王室「2030年前將會奄奄一息」(on its last legs)。懷特洛克解釋,現時公眾因為對女王有好感,溫莎王朝的形象較佳:「討論王室存廢問題時,無論你抱持什麼立場,亦會認同她(伊利沙白二世)無私、信念堅定,實在令人讚嘆。不過當有天她離開以後,將會激起各方的意見。」
對王室有較深厚感情的上一代將會漸漸絕迹,屆時王室何去何從會受到更廣泛的質疑,更多批判聲音勢將浮現。我認為到2030年,要求廢君的聲音會壯大。雖然我並非指王室將會消失,但肯定王室的存在意義勢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難想像,在「後伊利沙伯二世時代」,最先受到衝擊的將是英國王室。失去現任女王的魅力,王室成員若要「有得留低」則須證明自己對英國有「存在的意義」。同時有人提出,英國應循立憲方向,列明國家主權屬於人民,為君者有責任捍衛人民,讓英國的政治倫理追上時代步伐。
然後澳洲等前殖民地亦會泛起漣漪。有調查指出,一旦伊利沙伯二世駕崩,澳洲民眾傾向國家不再由英王擔任當然元首,走向共和制。
墨守成規的英國王室 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事實上,過去數年歐洲多國王室主動「換血」,保持活力形象。比利時前國王阿爾貝二世(Albert II)、西班牙前國王卡洛斯一世(Carlos I)、荷蘭前女王貝婭特麗克絲(Beatrix)相繼退位,交棒下一代。但伊利沙伯二世,正如她宣誓一樣,終身為子民效力,沒有遜位予兒子查理斯。
一直以來,外界以至王室專家都認為,查理斯早年因戴妃、出軌、干政等原因聲望不良,以致英女王遲遲不敢交棒予兒子。然而,這位長壽的老奶奶亦敵不過時間,她的女王時代始終要結束,要作打算的不單是英國王室,英聯邦的前途亦受到各方注視。英國要保留全球性的軟實力、堅守「傳統大國」地位,必須設法改革英聯邦,避免淹沒於時代洪流。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如果英國王室墨守成規,僅按照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格局「負起責任」,勢將承受被淘汰的風險。下一任英王若能將「福利君主」的精神投放到關乎全球民眾福祉的事業上,例如對抗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事務等,反而可能獲得更多來自國際社會的認同。
二十一世紀,王室延續的方式固然脫離時代,但若民眾認同君主與公益的關係,王族「童話式」的生活變相受到更少批評。伊利沙伯二世在位70年來,對轉化及建立英國王室形象的貢獻功不可沒。就如羅伯茨所說:「伊利沙伯二世是傑出的女性,不單只因為她長壽,亦因為對王室可能遇到的政治挑戰具備長遠視野。」然而若她有更遠大的視野,亦應當深明英國君主政體的變革早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