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帶一路專美? 日本擲300億美元與中國「逐鹿非洲」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日本於8月27日在突尼斯(Tunisia)舉行的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TICAD)上,承諾向非洲提供300億美元(約2,355億港元)經濟援助,以協助該地區發展。繼今年4、5月先後到訪東南亞及歐洲為美國拉攏「抗中俄戰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無疑也希望透過這次會議進一步籠絡一眾非洲國家,以抗衡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區內的影響力。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上,岸田文雄指出日本將會在未來三年為非洲發展提供300億美元經濟援助,重點投資於人力資本,促進高品質增長;同時承諾與非洲開發銀行(African Development Bank)合作,提供價值約50億美元(約392億港元)的貸款,通過恢復財政健康來促進非洲的可持續發展。

為支持非洲發展,岸田還表示將投資約40億美元(約314億港元)來促進綠色增長,並幫助非洲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以應對因俄烏衝突而加劇的糧食危機。他還說,日本將加大力度,支持非洲抗擊愛滋病、瘧疾和結核病等傳染病,並加強醫療體系;另外會在今後三年為非洲培養30萬名農業、醫療、教育和法律等領域人才。

日本當局重申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受到威脅,故希望在這情況下與非洲更緊密地合作。岸田在會上又試圖炒作「中國債務陷阱」,宣稱日本將與非洲共同發展,「與中國做法不同」。

岸田文雄因早前檢測呈陽性,未有親身前往突尼斯出席。(Getty)

日本政府早於1993年成立並召開了首屆TICAD,自那時開始,聯合國、非洲聯盟和世界銀行便加入了日本政府組織後續會議的行列,旨在促進日本與非洲國家之間的關係,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也受邀平等參與。自2013年起每三年舉辦一次,上一屆會議於2019年在橫濱舉行,吸引了來自42個國家的領導人和其他高級代表。現時,該峰會已在20個非洲國家產生了26個開發項目。

近年,東京當局逐漸增加了在非洲的外交存在,目前在非洲35個國家設有大使館。其他項目包括非洲商業教育計劃,該計劃於2013年啟動,旨在允許非洲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學生在日本學習或實習,迄今有逾1,200人參加了計劃。隨着新冠疫情和俄烏戰事影響到日本的外交工作,東京希望透過是次峰會重新推動在非洲地區的參與,也希望為其爭取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而尋求支持。

首屆TICAD於1993年成立並召開,圖為2008年在日本橫濱的第四屆會議。(Getty)

東京早稻田大學非洲專家Sadaharu Kataoka表示:「日本人過於謹慎了,許多會議和旅行都被取消了,這削弱了日本的地位。故此本屆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的召開,一定意義上標誌着日本重回非洲大陸。」

規模難與中國比肩…

除了建立外交關係以抗衡中俄外,日本加強非洲參與的目標也建基於該地區未來的發展趨勢。據聯合國上月發佈的世界人口預測顯示,經濟不斷發展的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人口將在2030年代中期轉為減少,今後崛起的是非洲,到2050年將達到世界人口三成的逾24億,成為全球年輕勞動力的一大來源,預料人口構成將會是地區經濟增長的有利因素。

早稻田大學非洲專家Sadaharu Kataoka表示,疫情削弱了削弱了日本的國際地位。(Waseda.jp)

自冷戰結束以來,尋求在非洲政治、外交和經濟層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國數量穩步增加。其中,中國早已憑藉一帶一路的項目,在非洲地區擁有龐大的影響力。早前,俄羅斯在西方實施制裁和外交孤立的情況下,外長拉夫羅夫也開啟了非洲訪問之旅。當時,他承諾俄國糧食出口商將「全額滿足非洲的訂單」,並強調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侵略性,表明「這不是關於烏克蘭,而是關於世界秩序的未來」。

另一方面,美國、英國、法國等西方國家也加緊在非洲展開「外交競賽」。然而,作為西方一員的日本,其投資非洲的規模,與中國一帶一路等項目的貸款和投資金額相比,顯得微不足道,難以直接競爭。

據日本對外貿易組織的數字,2020年日本在非洲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為 48 億美元,較其他主要經濟體對該地區的投資不在同一層次。中國以430億美元位居第三,僅次於美國和英國。而去年中國在塞內加爾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上宣布了400億美元的支持計劃,也是日本2019年在 TICAD 承諾的200億美元私營部門投資的兩倍,亦較日前峰會所承諾的多。

有分析認為,日本在非洲的投資規模難與中國比較。(Getty)

私營部門缺乏興趣恐拖後腿?

誠然,日本在非洲地區主要的財政承諾重點現時只能放在質量之上,並從十年前莫桑比克、肯亞等港口項目,轉移至近年的可再生能源。舉例,東京資助肯亞Olkaria地熱場建設83兆瓦6號機組,由富士電機全球和丸紅株式會社這兩家日本公司承擔。這是日本的專長領域,日本公司提供的地熱渦輪機數量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 為世界各地的地熱項目提供資金。

日本目前在非洲地區更多強調投資而非援助,惟私營企業對投資當地的興趣不足。由於日本公司對非洲大陸缺乏熟悉,加上顧慮安全和後勤問題,故大多數公司繼續專注於離本土較近的市場。在非洲經營的日本公司數量由2010年的 520間,雖到2019年已增長至796間,包括農產品巨頭味之素(Ajinomoto)。

事實上,日本在非洲地區的總投資近年也出現下降。(Getty)

不過,近年受疫情的影響,總投資似乎有所下降。據日本財政部的數據,新的年度投資從2019 年的5.9億美元(約46.3億港元)下跌至去年的3.1億美元(約24.33億港元)。

有分析指出,面對推動一帶一路的中國,日本多次強調投資非洲的做法有別於中國,意圖區分兩國的投資和參與有別,從而取得優勢。法國世界報(Le Monde)記者Philippe Mesmer指出:「從數量上看,日本和中國在非洲的發展,並非處於同一個級別。中國是重量級,而日本則是輕量級。但是日本可以通過質量、價值、可靠性和真誠,來讓自己躋身非洲。」

傳統上,日本外交過去主要傾重於東南亞,惟在過去20年中穩步加強了對非洲的承諾。面對近年的中美貿易戰、新冠疫情、俄烏局勢等發展,相信日本以至其他大國也會持續加強在非洲地區的發展,未來大國之間的較勁也勢必進一步「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