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維和部隊開火致兩死 事源剛果、盧旺達恩仇衝突不斷?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聯合國周日(31日)表示,聯合國維和人員於剛果民主共和國(下稱剛果(金))東部與烏干達接壤的邊境地區開火造成2人死亡。近期,這個中非國家發生了反聯合國的抗議活動,並造成多人傷亡,以致當地局勢趨於緊張。然而,反聯合國的示威背後,與當地一個近期死灰復燃的叛亂組織有關,而且更牽涉到該國與鄰國盧旺達的歷史恩怨。

剛果(金)東部北基伍省省長代表Barthelemy Kambale Siva表示,上述的開火事件中還造成15人受傷,當中8人屬重傷。政府發言人Patrick Muyaya在聲明中說:「當局與聯合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穩定特派團(MONUSCO)已展開調查,以了解此事的原因並將作出嚴厲懲罰。」

MONUSCO早前承認,部分結束休假的軍人在通過邊境城鎮卡辛迪(Kasindi)時,出於無法解釋的原因開槍,以便強行通過檢查站,最終造成人員傷亡。

聯合國的聲明譴責有關人員的行為,並表示已經拘捕涉案軍人,會與當局合作調查,並將與士兵的原籍國進行接觸以啟動法律程序,惟未有指出涉及的國家。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憤慨,要求追究責任。

剛果(金)近期有反聯合國的抗議示威,並造成人員傷亡,圖為7月27日戈馬的示威活動。(AP)

剛果(金)東部地區長年處於動盪之中,當地有逾120個不同的武裝團體和派別活動。聯合國觀察團於1999年首次部署,再於2010年成立MONUSCO,其任務包括允許開展攻擊性行動。

上星期,由於當地人不滿MONUSCO未能保護當地人民的安全,故將矛頭指向聯合國,東部城市戈馬和布滕博反對聯合國和該特派團的示威活動演變成暴力事件。相關示威造成逾19人死亡,包括3名MONUSCO人員,並有約50人受傷。據當地媒體報導,部份死亡個案是由於特派團向示威者開火而造成。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要求徹查事件。(Getty)

M23運動死灰復燃

有分析指出,反聯合國和MONUSCO的示威由執政黨民主與社會進步聯盟青年黨團一個派別發起,指責聯合國特派團未能保護平民免受民兵暴力對待,認為背後策劃者與當地一個沉寂多年、近期重新抬頭的武裝叛亂組織「3月23日運動」(M23)有一定關係。

M23運動是從剛果(金)正規軍分離出來的武裝力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盧旺達種族滅絕事件。該組織的領導層由圖西族成員組成,其目標是與解放盧旺達民主力量 (FDLR) 作戰,後者是胡圖族人建立的民兵組織,在參與針對盧旺達圖西族人的種族滅絕屠殺後逃往剛果(金)。自從盧旺達胡圖人大規模抵達該國東部以來,兩國關係就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為捍衛剛果(金)圖西族人的民族完整性,M23於2004年發動兵變,成立「保衛人民國民大會」,與政府軍展開了五年內戰,控制了東部北基伍省廣闊領土,這是該國礦產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並與盧旺達接壤。由於盧旺達的統治者同樣是圖西族人,故剛果(金)指責盧旺達總統卡加梅(Paul Kagame)暗中支持叛軍並通過對叛軍的操控掠奪該國的礦產資源。

聯合國於2010年成立MONUSCO,其任務包括允許開展攻擊性行動。(Getty)

該叛亂組織雖於2013年遭擊潰,但去年底又復甦並攻擊政府軍和聯合國維和人員,並拿下多個地區的控制權,這支叛軍組織近月持續與民主剛果政府軍交戰。今年3月底,M23運動襲擊了剛果(金)政府軍在東部的陣地,導致三名士兵死亡17人受傷。翌月,剛果(金)政府和叛軍曾在肯亞首都內羅畢舉行了談判。

撇除M23運動,剛果東部北基伍省及伊圖里省也是其他一眾武裝組織襲擊的目標。自2021年5月以來,兩省已處於被圍困的狀態。該地區的持續動盪使得區內的平民百姓受苦至深,不少人更流離失。據聯合國難民署估計,截至去年底,剛果(金)國內流離失所者人數超過 500 萬。日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民主剛果東部有數千名兒童不得不逃離家園,以躲避維安部隊與M23的戰火。

然而,要維持東部和平安全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向來充滿挑戰,原因是這裏地形多山、基礎設施退化,還有眾多武裝團體和派別以及暴力和犯罪的威脅。如今,M23的死灰復燃或令問題進一步惡化。

剛果(金)與盧旺達的恩怨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Getty)

盧旺達、剛果的恩怨?

事實上,M23運動經已使得剛果(金)和盧旺達之間緊張局勢的升級。兩國互相指責對方支持活躍在剛果(金)東部的反叛組織M23叛軍和解放盧旺達民主力量,並為各自的政敵提供武裝支援,導致局勢日漸緊張。

今年6月更引發國際社會特別是非洲聯盟的高度關注,非盟主席、塞內加爾總統薩勒(Macky Sall)在非盟特別峰會上表示「嚴重關切」,敦促兩國「在區域機制和非盟的協調下,為和平解決危機進行冷靜地對話,並在對話前實現交戰雙方的停火。」

回顧歷史,兩國的恩怨可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1997年,當時剛果叛軍當局在盧旺達和烏干達等國外勢力的支持下,推翻政府並取得政權,並由叛軍首領卡比拉(Joseph Kabila Kabange)上台執政。其後,由於卡比拉對盧旺達在剛果(金)的駐軍心生猜忌,引發雙方嫌隙,更反目成仇,雙方至今衝突不斷。

非盟主席薩勒敦促兩國在區域機制和非盟的協調下,為和平解決危機進行冷靜地對話。(Getty)

盧旺達國內的種族紛爭同樣不斷,過去在殖民主義逐漸消退後,由國內的胡圖族掌握了政權,並試圖對國內的圖西族進行「種族清洗」。1990年,圖西族反擊進行顛覆政府的活動,後續爆發大規模內戰,最後由圖西族的「盧旺達愛國陣線」聯合鄰國烏干達軍隊於1994年成功奪取政權,後續胡圖族也成為境內反對政府的主要勢力,

兩國最近一次大型衝突,發生於2008年。當時雙方透過武裝支援彼此的反政府部隊,進行「代理人戰爭」。盧旺達當局為剛果反政府領導人、圖西族領袖恩孔達提供軍事裝備、派遣軍官;剛果政府向來則不斷向反盧旺達政府的胡圖族組織,提供主要的武器和彈藥來源。

就兩國近期的衝突升溫局勢,非盟已派出安哥拉總統洛倫科(João Manuel Gonçalves Lourenço)進行調解。聯合國呼籲,參與兩國衝突的組織要避免「所有形式的暴力衝突」,還對兩國政府喊話表示「我們在尋找的是負責任、有建設性的領導人」。

鑑於兩國歷史的恩恩怨怨,加上地區局勢仍舊混亂不堪,相信要徹底化解兩國的衝突一點也不容易,而聯合國維和部隊在當地的工作短期內也必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