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際化|QS世界大學排名的「英語霸權」:影響全球高校生態?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近期多間中國內地大學紛紛退出國際大學排名的情況引起外界關注,有意見認為,中國大學退出排名是一種「商業戰略」、有的則指大學不應追逐排名,亦有人質疑中國高校不參與國際排名如何達到「世界一流」云云。
QS世界大學排名作為這類國際大學排名榜的翹楚,不少留學生更是看着該榜做人,聲言「無QS二百大不入」。其發展或許多少能揭示這些大學排名榜英語主導的本質,以及其如何影響環球高等學府當前的規劃方針,或有助進一步了解國際大學排名的真正意義。

在全球化的今天,對世界各地無數有意留學的學生而言,面對各國成千上萬的高等學府,僅僅知道哈佛、MIT、牛津、劍橋、北大、清華等已不足夠,故能夠讓他們迅速得知一間大學的世界排名,從而快捷的判斷其好壞十分重要。須知道,升學、留學對不少學生而言也是個殊不容易的決定,各類型的大學排名因而應運而生,以便他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其中,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目前具權威性的排名榜之一,成為各地準留學生的重要升學參考指標。這個自2004年起一直製作排名的機構,其方法指標涵蓋研究聲譽、學習和教學環境、研究影響和國際化等四大類。該排名十分重視學術聲譽和諸如師生比率、僱主評分等各種比率,惟由於QS排名依賴意見調查,所以較為主觀。

QS排名是現時具權威性的國際排名之一。(QS)

隨着多年的發展,該排名榜涵蓋的大學數量或許是眾多排名系統中最多,且近年更專門到分科系、分地區和國家、最佳留學城市等多元化排名,故對各界而言是極具參考價值。去年畢業的孟加拉軟件工程系大學生Afia Fahmida Rahman表示:「在我看來,獲得國際組織的認可或許重要。對一間公司亦然,一間本地排名高但在國際社會不太出名的大學,QS排名榜能讓他們知悉關於該校的大概印象,以了解該校如何栽培畢業生成為他們的潛在僱員。」

不過,大學排名其實並非絕對,畢竟「好與不好」難免存在主觀成份,而各排名機構本身都有一套獨自的排列方法,以不同的準則因素作考量,故相關的排名應視為參考的指標之一,以便收窄範圍而已。

QS的分類排名越趨多元化,對學生而言是非常有用的參考。(QS)

偏見、誤導、英語霸權 爭議不絕…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大學排名,近年世界各地也有不少質疑聲音指出這些排名榜的局限性,甚至反思大學跟着排名隨波逐流的扭曲做法。現時,這類排名的爭議仍舊不少,例如批評它們大多偏袒大型、資金充裕、重視科學的高校;還有就是對英語教育的偏見本質,在2022年QS排名指數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和哈佛大學,全是英語國家的大學。

排名榜偏愛以英語教學的大學或許不無道理,這源於許多大學的文獻計量數據庫統計的大多數期刊都是英文的,而學術界廣泛使用英語,世上許多最有影響力的研究都是用英語出版。過去數十年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新西蘭等英語國家,成為不少海外留學生趨之若鶩的升學目的地,正好反映英語的教育優勢。

QS排名多少反映了其對英語教育的偏見本質,圖為今年排名第一的是MIT。(Getty)

此外,也有意見認為排名榜只能反映研究水平而非教育質素,變相鼓吹大學重研究而輕教學的風氣;還有數據可靠度、「評級作為一盤生意」等的批評聲音亦不絕於耳。著名勞工經濟學家布蘭奇洛爾(David Blanchflower)曾撰文批評:「QS這個排名完全是垃圾,不應被人相信。其結果是基於一種完全有缺陷的方法,低估了研究的質量並誇大了其他一些因素。」

波士頓學院高等教育教授兼THE編輯委員會成員 Philip Altbach批評:「QS 世界大學排名最有問題的是,它從一開始便有一半的分析依賴於聲譽指標,這或許解釋了該排名多年來的顯著變化。」他補充,QS查詢僱主的作法導致更多的可變性和不可靠性,質疑是否值得認真看待該排名。

Philip Altbach質疑是否需要認真看待QS排名。(Boston College)

去年,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發表的一項研究更提出,使用 QS諮詢服務的機構有可能獲得更高的排名,惟已遭有關機構的否認。還有近年一些大學利用QS世界排名榜的排名,打着「全球Top 1%」的旗號收生,被許多學生批評涉嫌虛假宣傳,原因是這些數字無法證實和量化,實有誤導之嫌。以上這些皆反映大學排名的一些根本性問題。

「跟着排名走」的現實困境?

時至今日,大學排名備受追捧已成常態,甚至成為大學管理層的KPI。公布排名的機構愈來愈多,全球大學排名、最佳亞太大學排名、年輕大學排名等五花八門。現時最為人熟悉除了QS,還有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 News and World Report(USNWR)等。

這些大學排名早已超出客觀公平、可信度,以至「應否隨波逐流」的問題,它還與全球高等學府的發展和生存息息相關。今天的教育已成為創收產業,其中每年的學費是教育機構的最大收入來源之一。以美國為例,高等教育是一個巨大產業,2019至2020年學年海外留學生每年為美國貢獻的經濟收入高達約450億美元。

每年的學費是教育機構的最大收入來源之一。(Getty)

是故,不少大學經已將學生視為他們的「客戶」,而要使得畢業生在今天「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的時代於就業市場上仍保有競爭力,大學排名榜的重要性變得日益明顯。另一方面,大學本身也會考慮相關的排名來招聘教職員,因這有助於招攬學生外,還對爭取政府預算有很大幫助。許多大學為了獲得更高的排名,傾向集中在那些有機會影響排名的領域進行投資,不惜犧牲其他科系。

過去十年,追逐排名的情況已不再限於歐美地區的大學,亞洲地區如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的大學也紛紛積極參與,這從近年的排名榜變化能略之一二。排名一旦下跌後果嚴重,不僅有可能失去本地及國際企業的支持,還有機會令招攬優秀教學人員和學生的能力下降,以及失去與優質院校合作的機會等。不過,世界各地的高等學府花盡心思「拚世界百大」的發展方針,對大學教育的辦學工作有嚴重的誤導。

雖說大學排名存在不少弊端,惟各地高等學府想要擺脫追逐排名的做法亦非易事。近年,全球大學數目大幅增加、發達國家的「少子化」現象,加上就業導向的企業教育興起,令收生不足的情況加劇,大學的營運越見艱難。

新冠疫情影響了世界各地不少大學的收生。(Getty)

更何況,持續兩年多的新冠疫情直接影響各地大學的招生情況,進一步使得不少高校的財政狀況惡化。據歐洲經濟諮詢公司London Economics(LE)的數據,由於新學年的入學人數下降,去年英國大學面臨的損失至少達25億英鎊(約242億港元)。研究高等教育政策與實踐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教授Jenny Lee表示:「世界各地大學所面臨的資金短缺,或許意味一些大學將永久關閉或與其他院校合併,尤其是規模較小的大學。」這多少預示了部份大學可能無法生存。

過去十年,各種國際大學評級的出現,令世界各地的學者和政府意識到各大學間的相對表現,故縱有爭議,但已普遍接受其作為公認參考指標的客觀事實。上述種種多少解釋了內地大學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在全球高教界可算是個「震撼彈」般的舉措,然而在目前大學追逐排名的扭曲現實生態下,跟隨退出的大學相信寥寥無幾。

雖說如此,追隨排名的做法的而且確經已扭曲了大學的本質。長遠而言,大學除了無奈地跟着排名機構所定下的遊戲規則走外,也應反思如何如實反映大學的真正價值。大學亦理應深思,如何實現自身的教育使命而非滿足於爭奪冷冰冰的排名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