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際化|拒絕追逐「洋指標」 然後呢?
教育,乃眾人之事,亦因而被混進一場名利場。近期,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以及蘭州大學等校據報退出國際大學排名,再為中國教育發展的輿論場投下了一枚「震撼彈」。
消息傳出後,坊間不乏這是體現中國「文化自信」、「教育自主」等的論調,然而,幾家的姿態始終反映不了現實的全貌,在漣漪效應是否能形成、結果有多大仍屬未知之數下,退場以後所出現的評價體系的缺位,以及隨之如何構築起新的評價體系來印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也許更是值得拷問的問題。
4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調研中國人民大學時表示,中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後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本月中旬,言猶在耳,人大等校退出國際排名一事便被炒得沸沸揚揚,據官媒央廣網報道,校方領導層對此事已形成共識並做出決定。如知情人士所言,此等現象反映了中國大學、中國教育、中國文化的自主性和勇氣,一時間,坊間不少聲音對這「世界上最悠久、最豐富、最深厚的知識體系」投下正面一票,從不把評價體系假手於人來看,對維護中國「教育主權」和「文化主權」,也可謂信而有征。
但是,喧囂過後終是寧靜,如不想只留下一地雞毛,那麼便需細想那些中國高教界「擺脫」國際排名依舊「任道而重遠」的面向。
國際排名迎來「退榜潮」?沒那麼簡單
由於排名過多涉及商業操作,這不可避免帶來客觀公正問題的非議,尤其評核標準重理輕文下,出現大學排名與實際聲譽錯配的現象非常正常。因此,像人大這般首當其衝的高校退出這場本就不可能嬴遊戲,就顯得那麼地合理,不可謂不是一個明哲保身的好宣示。至於綜合型大學,比如南京大學的同類姿態,就更顯得是對商業化排名的當頭棒喝。
然而,需要認識到的是,就目前而言,所謂「中國名校退出國際排名」仍只屬個別現象,而非普遍現象,在規模不夠大之下,實在難以說幾家的姿態就能代表了「文化自信」。
以目前全球查閱量最大的世界大學排名之一「QS世界大學排名」為例,中國大陸大學在2022年度排名中,取得歷史最好成績,並首次有兩所(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躋身世界前20名。另一知名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情況也大同小異,在2022年度排名中,中國大陸共有97間高校上榜,於所有國家及地區中數量排名第四,僅敗給美國(183間)、日本(118間)、英國(101間),北大、清華更是雙雙高居亞洲第一名,為中國高校史上最高排名。
由此可見,在國際排名仍是不少留學生、國際學者的參考依據,而又與學生升學、就業息息相關下,就結果論而言,中國高等教育整體上的國際能見度、影響力是在逐步提升的,故許多上榜高校實際是國際大學排名的獲益者。
日前,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便對BBC表示,退出排名是一種「商業戰略」,「不像北大清華,中國人民大學在全球的排名不太靠前,對自己不是很有利,所以就不積極參與了」。但反過來,留下,也可以看作是排名靠前者的商業戰略,而它們,尤其是那些名氣較大、對中國教育具指標性者若對此沉默以對甚至樂此不疲,那麼中國高教界作為一個整體從這場名利場全身而退自然只是聞樓梯響,人大、南大們所代言的,終究只是自己。
教育評價乃實踐性難題 避免問題≠解決問題
2015年,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雙一流)政策平地一聲雷,承繼「985工程」和「211工程」,目標是在21世紀中葉建成高等教育強國。可見,提高國際能見度及影響力,依然會是中國高教發展的大方向,問題在於是否給「洋指標」牽著鼻子走,避免了一些人眼中的「削足適履」。
不過,即使在可見的將來,退出國際排名真的蔚然成風,隨之迎來的問題也會是評價體系的缺位。
目前,世上四大知名世界大學排行榜,除了上述QS及泰晤士外,還有U.S.News世界大學排行榜以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但當中只有後者是由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發表,屬難得的「本地薑」,前三者皆是不折不扣的「洋指標」,論曝光度,已易落入「本地薑,唔辣」之感;再者,縱使評核標準不一,惟各機構終究也是基於指標和數據來給各校打分,既然初衷是不再用排名指標作為辦學建設指標,拒絕「唯排名論」,那麼缺位該由何者來補上,自然也與單純機構的「國籍」無關,而是應該結合評價的「方法」而言,避免一刀切。
全方位衡量出一間高校在人才培養、科研、社會服務、傳承與創新等方面所作出的所有貢獻,本就是一個實踐性難題,退出國際大學排名,不代表高校就不需要借外部評價來作為辦學治校的一種參考,一如官媒評論,應該做的,是要逐漸改進和優化教育評價方式:不依賴量化指標,而是定量與定性有機結合,採用分類評價、增值評價、過程評價、長周期評價、綜合評價等多元化評價方式,致力實現教育評價的專業化、規範化和精準化。
走自己的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
平心而論,大學為破除功利化辦學所踏出的一小步是值得尊重,若會導致為了提升排名而刻意調整院系結構,為出論文而出論文,走上畸形繁榮的道路,而並非把育人置於首位的現象,那麼這個評價體系就注定不可能是完美、客觀、具絕對說服力,一如中國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所言,對於排名,理性態度應是「看看而已」,不必太當真。
可是,若想成為舉世公認的高等教育強國,那獲得一種跨國界、國際化的評價體系所認同,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否則看在外界眼中,或會落入自說自話的境地。故在新的方法未見、缺乏補位下,單純退出現有評價體系,某程度上亦確會予人閉門造車,乃至中外「脫鉤」之虞,反不利於所謂文化自信一說。
「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擲地有聲,但拒絕追逐提升國際排名後,如何構築起新的評價體系來印證這八個字,來告訴世人走自己的路的實際操作,才是值得省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