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前朝押注軍工、軍售 新任總統尹錫悅能坐享其成?
隨着俄烏爆發本世紀以來最大規模戰事,影響全球軍政格局,新一輪國際軍備競賽或許正將開始,韓國過去數年軍工業快速發展,已成全球第九大武器出口國,軍事力量也位居全球第六,剛贏得大選的新任總統尹錫悅甫上台便「先拔頭籌」?
據韓國國防技術規劃與發展研究所 (KRIT)發表的《2021 年全球國防市場年鑑》報告顯示,過去五去年韓國的國防武器出口創下新紀錄,於全球國防出口總額的比例增加至2.7%,成為世界第九大武器出口國,較此前五年再上升一位。
KRIT表示,韓國武器本來在世界武器出口市場僅佔0.9%,而過去五年躍升的原因是韓國的武器品質可與傳統武器出口國相媲美,且價格上更有優勢。目前,該國武器所出口的對象不只有發展中國家,還有歐洲國家,而最主要的出口國分別是英國(14%)、菲律賓(12%)和泰國(11%)。
其中,最受歡迎的韓國武器是K-9系統自走砲,為155公釐52倍徑的自走榴彈炮,射程可達40至55公里,已賣出超過450門。還有FA-50戰鬥機也頗受歡迎,雖僅屬中下性能的「貨色」,惟約2,500萬至3,000萬美元的價格,對不少發展中國家來說仍相當吸引。
向中東推銷「K-Pop+軍售」
另一方面,原來韓國的武器進口量也大。韓國於過去五年已被列為全球第七大武器進口國,僅次於沙地阿拉伯、印度、埃及、澳洲、中國和阿爾及利亞,最主要的進口的武器是美國F-35戰機。
近年,韓國在國際軍售市場上可謂是風頭一時無兩。去年2月,韓國為菲律賓海軍建造的「里扎爾」級輕型護衛艦二號艦服役;翌月,韓國又協助印尼建造了首艘國產潛艇「阿魯格羅」號交付印尼海軍;到7月,韓國的「紅背蜘蛛」步兵戰車競投澳洲陸軍新步兵戰車項目。
在今年1月,總統文在寅出訪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三國期間,便主打「K-pop+軍售」,結合了重量級的軍事實力和璀璨悅目的流行文化,以展現韓國無論是在娛樂、能源和武器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此行的成功最終包括簽訂了一些軍售協定,如與阿聯酋的一份據報導價值 35 億美元的協定,向這個海灣國家出售中程地對空導彈,這亦是韓國國防工業史上最大的一宗交易。
或搶佔部份俄羅斯軍售市佔
據韓國外交部的數據顯示,該國武器的出口額由2016年的26億美元(約203億港元),到2021年時已激增至73億美元(約571億港元)。預計今年,韓國企業有望獲得來自中東、歐洲、澳洲等地的大額訂單,出口總額預計將超過100億美元(約782億港元)。
如今,鑑於俄羅斯攻打烏克蘭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擔憂,勢將掀起全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預計韓國軍事工業企業會因而受惠,訂單數量或將大增,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制裁,或波及作為全球第二大武器供應國的俄羅斯未來的出口,韓國企業有望能搶佔俄羅斯的部分市佔。
據韓國媒體報導,從2月24日到3月8日間,韓國軍工業企業LIG Nex1大升18%、Korea Aerospace Industries升11%、Hanwha Aerospace升16%、Hanwha Systems亦漲10%,較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同期下跌0.5%明顯利好。
事實上,韓國軍工業過去已曾因俄烏衝突而獲利。例如,2014年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後,東歐和北歐國家紛紛成為韓國國防工業的客戶,挪威、芬蘭、愛沙尼亞、波蘭等均向Hanwha Aerospace旗下子公司Hanwha Defense訂購K9自走炮,而Hyundai Rotem的K2黑豹戰車正逐漸成為挪威的主力坦克,連波蘭亦正考慮購入。
隨着全球局勢的不明朗發展和潛在的軍備競賽,韓國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和角色或將進一步加強。
70年代隨經濟起飛 還有三大關鍵
其實,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韓國幾乎沒有似樣的軍工企業。隨着70年代韓國的經濟騰飛,大量的機械製造和工業發展在國內萌芽,諸如三星、現代、起亞、LG等企業,為日後國家自主國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雄厚基礎。1975年,韓國新設「防衛稅」,通過增加國防預算推動自主國防政策。自此以後,韓國國防工業得到迅猛發展。
1980年代起,韓國在歐美國家的技術和精密零件的大力協助下,已基本能生產輕型武器、追擊炮、遠程炮、坦克、直升機、驅逐艦等種類齊全的國防工業體系,常規武器不僅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批量出口。韓國國防工業也逐步由原來的許可證生產、合作生產向自主研發過渡,最終實現今天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都已實現了國產化,部分武器裝備出口國際市場。
除了經濟騰飛和大企業的發展外,成立於1970年的「國防科學研究所」也居功至偉。這個韓國最大且最重要的國防科研機構,被譽為韓國國產先進武器裝備的「孵化器」。
據韓國國防採辦項目管理局的數據顯示,自2006年起,韓國軍工產業出口業績開始直線飆升。從2009年至2013年間,韓國武器出口的平均市場份額只有1%,2016年至2020年間,這一數字達到了2.7%。在此期間,韓國武器出口的國家增加了約2倍,從事武器出口的企業則上升逾三倍。
有分析指出,韓國軍工企業發展高速發展有三個關鍵要素,除了上述的外國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強大的本土工業外,還有靈活的政策。例如,在K9自行火砲出口方面,韓國既接受土耳其、印度提出的生產線級別的大單,也不排斥芬蘭提出的48輛整車的小單,甚至波蘭提出的只買底盤的訂單也無任歡迎。此外,為鼓勵軍備出口,韓國將國內企業武器出口和在海外組織生產交付的「技術費用」等行政費用大幅降低高50%。韓國還積極促成本地中小型軍工企業與國外武器裝備承包商合作,以融入全球的武器供應鏈中。
2017年,首爾通過一項名為「國防改革2.0」的部隊現代化計畫,旨在藉由通過限制韓國對外國國防進口軍武的依賴,改善其國防工業基礎,整合新興技術加強軍力來支援其國防戰略。這多少反映韓國軍工事業的發展經已進入一個嶄新的階層,朝未來更多的國際軍售及先進軍工國家邁進。
尹錫悅的未來挑戰?
誠然,韓國近年自製武器計畫的成果,不僅有助提升國內的就業率,甚至有初步的國際外銷成果,為解決國內經濟和青年就業問題出一份力。這可說是為尹錫悅上台之初開啟了良好的勢頭。
然而在未來的執政五年間,尹錫悅不僅將需要帶領飽受新冠疫情衝擊的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前進,在國內外的挑戰亦將不少。外交方面,這位韓國新任總統需面對烏俄衝突、朝核威脅、中美角力、對華及對日關係等的考驗,尤其是朝鮮問題,今年以來,朝鮮已8次發射導彈作武力示威,金正恩政權還大力推進其五年國防發展計劃,同時暗示放棄自行暫停試驗核武器和洲際彈道導彈的意圖。
在國內方面,新政府則需要解決高昂樓價、防疫、性別和經濟不平等眾多緊迫性問題。
同樣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尹錫悅的軍事取態。在上月在總統辯論中曾說,一個國家的國家安全與和平不能靠紙和墨水的保護,「只有強大的威懾力才能維持和平,只有獲得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才能防止戰爭」。有分析認為,新任政府的保守派政策專家團隊可能會提倡一個軍事上更強大的韓國,並在國防方面進行大量投資。而且,他亦提出了增加美方部署的薩德反導彈系統(THAAD)。
隨着21世紀軍備競賽已開始成形,有韓國輿論認為,韓國新任總統應汲取烏克蘭危機的教訓。雖然,不論是從軍事和經濟實力方面來看,韓國的綜合國力是烏克蘭無法比擬的:在軍事力量方面,韓國排名世界第6位,烏克蘭排名只第22位;韓國在經濟實力方面的優勢更明顯,排在第10位,而烏克蘭則排在第57位。
然而,在地緣政治層面上看,韓國的挑戰也不少於烏克蘭。因韓國正處於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四大強國利益衝突的交界點,加上朝鮮核威脅的不確定性。有意見認為對於處在這樣一個地緣政治的國家來說,維持戰略平衡是生存不可或缺的。如今,尹錫悅亮出反華牌面,對朝作風強硬,包括不排除追加部署薩德導彈防禦系統,或只會令區內不穩定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