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誤吞口罩死亡 疫下廢物的海洋災難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逾一年,口罩、手套、保護衣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和工作上的必需品。據世界經濟論壇估計,英國民眾每日拋棄數以百萬計口罩及手套,去年2月底至4月中,該國發放逾十億件個人防護裝備。疫情下,世界各地「盡情地」扔掉即棄防疫用品,或進一步加劇海洋污染,甚至掀起新一輪生態災難。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去年7月警告,不正確地棄置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恐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假如疫情下有1%的口罩以不正確方式處理,預計每月將有1,000萬個棄置口罩在大自然中散播開去,最終成為海洋垃圾。英國海洋保護協會去年11月的調查顯示,該國近33%的海灘均發現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防護裝備。
據統計,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垃圾流入大海,若計及海洋中已有的塑膠垃圾,整體數量更多達1.5億噸。口罩、外科手套、酒精搓手液容器等塑膠用品的需求大增,加上疫情嚴重打擊各國的回收程序,不當棄置垃圾的問題將愈趨嚴重。
另一方面,世界銀行警告,疫情恐令全球民眾再度大量採用即棄塑膠用品。事實上,許多國家或地區原本承諾減少使用塑膠,疫情卻令他們被迫擱置相關計劃。去年4月,美國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取消一次性購物袋禁令,因為擔心病毒通過可重用膠袋傳播。
而在泰國,當地本來在去年1月開始禁止大型商店提供一次性膠袋,但因疫情的關係,如今塑膠消耗量反增加30%。據泰國環境研究所(Thailand Environment Institute)的數字,曼谷去年4月的塑膠消耗量比前一年增加62%,其中大部份是不易回收的食品包裝。
世界各地正努力處理防疫消耗品及治療新冠患者的醫療廢物。亞洲開發銀行預測,疫情期間,菲律賓馬尼拉每日產生逾300噸醫療垃圾,當中包括口罩、外科手套和防護罩袍。亞洲開發銀行進一步指出,許多城市未有能力處理過剩的醫療廢物。在香港,約七成醫療垃圾送往堆填區。
由於疫情期間不少國家實施封城措施,令數以百萬計的工人無法從事回收垃圾的工作。許多塑膠因而要送往堆填區和焚化爐處理,甚至被人隨處拋棄,污染空氣、土壤和水源,部份更流入大海,加劇海洋生態污染。
環保組織Break Free From Plastic負責人Von Hernandez表示:「我們期望市民只是短期內大量使用一次性產品,長遠不會扭轉各方在減廢方面的成果。」
「疫情期間,我們常常拾到口罩和手套等垃圾。」香港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向《香港01》表示,「我們希望市民不要把海洋當成垃圾桶,也希望今天亡羊補牢不會太遲。」她又指出,海洋污染是全球各國都要正視的問題,不少鯨豚類動物更因此死亡。
張瑪珊指出,海洋中的塑膠垃圾很難自然分解,通常會隨着時日而漸漸分離,這會造成微塑膠問題,而且有機會被動物誤食,當污染物進入食物鏈,或會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今天香港和全球一樣面對嚴重的海洋污染問題,張瑪珊同意本港市民的環保意識日漸提升,但她指出:「一般人未必知道陸上垃圾和海洋污染之間的聯繫,他們以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海洋垃圾無關,其實在陸地上的垃圾有許多機會進入海洋。」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80%的海洋污染由陸地而來,當中包括污水、塑膠和農業排放物,污染物通過河流或雨水以徑流形式進入海洋。
曾研究塑膠垃圾問題的美國環境工程學家Jenna Jambeck表示,大多數海洋塑膠垃圾不是從內陸地區進入大海,而是從距世界海岸線約48公里以內的地方進入。從地圖上看,這片地區看似不大,但世界各地的人口集中地大多位於河流、湖泊或海洋旁邊,因此約有20億人口居住在這些地帶。該地帶是農業、貿易的樞紐,產生了全球約三分之一的塑膠廢物,部份廢物經支流進入海洋。
郊野垃圾自己帶走
作為距離世界海岸線約48公里以內的香港,對海洋污染責無旁貸。張瑪珊提醒,「巿民在郊野地方活動,拋棄的垃圾有機會被風吹走,經河流進入海洋,因此應時刻緊記將所有垃圾帶走。」此外,可從源頭減廢做起,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並定期參與清潔海灘活動。她強調不應看輕這些工作,做好一己本份,就有機會影響他人,推而廣之。
張瑪珊認為,港府在海洋污染問題需要作出更大努力。儘管環境保護署為加強支援地區的減廢回收工作,已積極設立社區回收網絡「綠在區區」,在全港十八區推廣「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只是,這些計劃覆蓋的地區仍然有限,香港當前面對堆填區飽和及缺少焚化爐等問題,而且缺乏回收產業鏈。
因此,她重申,政府應當從廢物管理的角度出發,盡快建立完善的回收系統,才能有效應對海洋污染,以至一般垃圾處理的問題。
上文節錄自第252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8日)《疫下海龜的無聲吶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