擱淺香港海龜體內滿佈塑膠垃圾 港人責無旁貸
海龜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牠們會吃掉遮擋陽光和散播病菌的海草;吃下肚的海草更會消化成糞肥,為棲息海洋的動植物提供養分。
這種體型大、泳速快又有堅硬龜甲保護的動物,在成龜期於大自然中生活,幾乎沒有什麼天敵。可惜,由於人類種種貪婪和自私的行為,令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受到嚴重污染,部份海龜更誤吞海洋垃圾致命。
香港出沒的海龜主要為綠海龜和世界最大海龜品種棱皮龜,兩者均是瀕危受保護動物,南丫島的深灣海灘更曾是綠海龜生蛋之地。每年,約有10至20多隻海龜於本港水域擱淺死亡。除了捕魚、被船撞擊等人為因素外,有科學家於部份海龜體內發現了大量海洋垃圾。
自2019年8月起,香港城市大學臨床動物醫學系及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漁農自然護理署批准,協助解剖及研究在本港水域擱淺的海龜,進行全面健康評估研究,以至分析死亡原因。他們亦是全球首個利用*影像解剖技術研究擱淺海龜的團隊。該團隊早前研究了17隻擱淺海龜,包括八個活體個案和九個屍體個案,涉及綠海龜和棱皮龜兩個品種。
*註:影像解剖涉及法醫放射學應用,如使用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診斷、光學3D表面掃描與3D攝影測量法,研究活體及已死亡的有機物質,而毋須切割肌肉及骨頭。
在首批七個屍體個案中,六隻綠海龜和一隻棱皮龜均是十歲以下,尚未成年,大多在香港東部或南部水域發現。除了一隻海龜身上有明顯被船隻撞擊的痕迹外,七隻海龜中有五隻體內發現大量海洋垃圾,包括魚絲、魚鈎、膠袋及包裝紙等。
「有一隻海龜由喉嚨食道、胃部到大小腸都有海洋垃圾,甚至有一隻完整的外科手套。」負責研究項目的香港城市大學臨床動物醫學系客座助理教授葛展榮向《香港01》表示,因海龜屍體腐爛程度嚴重,難以就此判斷死因,但海洋垃圾問題相當值得關注。他補充,海龜本身有能力從體內排走細小垃圾,有活海龜甚至可排出塑膠手套。如果海龜體內積存的垃圾過多或過大,牠們的腸道可能會阻塞、潰瘍,或導致消化不良、營養不足,最終可能慢性死亡。
葛展榮指出,香港地方不大,卻在海龜體內發現不少海洋垃圾,反映海洋污染情況嚴重,而且問題不僅限於本地水域。他表示,海龜體內的包裝紙有繁體字及簡體字,垃圾來源有待進一步研究。
「海龜是遷徙性動物,並非只在香港生活,我們之前追蹤過一些海龜,發現牠們的活動範圍包括東沙、南沙、海南島,以至台灣小琉球群島一帶的海域。」他強調,若沒有區域合作,難以解決海龜生態及海洋污染問題。
微塑膠入海 從小魚走進食物鏈
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塑膠大規模生產以來,對海洋生物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有研究指出,全球52%海龜曾進食海洋垃圾,尤其是外觀、氣味與水母或海藻相似的膠袋。日本東京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赤蠵龜遇到塑膠時,有17%機會錯誤認作水母,綠海龜則有62%當成海藻吞食。
2018年,來自英國、美國和澳洲的科學家團隊,研究了來自大西洋、太平洋和地中海的七個海龜品種,合共102隻海龜,結果發現全部均曾進食塑膠。報告表示,在海龜腸道發現了800多件塑膠品,確實數字更可能遠遠高出20倍,因為他們只抽取每隻海龜消化系統的一小部份作研究。
進食塑膠對海龜來說是高風險行為,因為22%海龜攝入塑膠後有機會致命,不僅尖銳的塑膠會使內臟受損,膠袋亦會造成腸道阻塞,令海龜無法進食。即使倖存下來,誤食塑膠也會令海龜異常漂浮,或會阻礙生長,並導致繁殖速度減慢。
基於上述背景,城大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除了為擱淺海龜進行影像解剖,同時配合傳統解剖,找出牠們的死因及生活史,推算其年齡、品種、病理,探究是否因人類活動而造成損傷等。研究成果有助進一步了解海洋動物的健康狀況,為管理本港水域、保育動物及制訂相關政策提供基礎數據。
他們早於2014年展開擱淺鯨豚的同類研究,至今已為超過221隻於香港及世界各地水域擱淺的鯨豚屍體進行影像解剖。
總結這些海洋動物的死因,葛展榮表示大致可分成三大類,分別是人為因素如船隻撞擊、自然因素如疾病,以及死因不明(如屍體嚴重腐爛)。葛展榮表示,海洋污染大致分為「可見」及「不可見」。可見的污染是大型垃圾,如「鬼網」(棄置魚網)會纏住海豚和海龜,令牠們無法游到水面呼吸並致死;或誤食魚鈎、魚線等雜物,因阻塞食道無法進食而死。不可見的污染則是小型,甚至肉眼看不見的污染,如微塑膠、DDT農藥,海洋生物吸收後,長遠或影響健康。
葛展榮指出,這些化合物進入海洋後會被小魚吸收,小魚被大魚吃,再被其他較大的海洋生物捕食。他強調:「這些影響並非即時性,可能需要數年以至數十年才見到實質影響,亦有機會影響到這些生物的下一代,如導致牠們的免疫力下降、影響神經系統等,或減低牠們的生存機率。」
相關的研究發現,海豚受到海洋污染的影響較海龜少,他認為這可能和本港海豚的種類、生活習性、香港水深不高等多項因素有關。他重申,海豚也受污染影響,只是目前從死因仍不能妄下結論,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葛展榮及團隊的研究反映塑膠和垃圾是海洋污染的一大問題。這些廢物可能來自在海岸附近傾倒的垃圾,亦可能隨風及河流而來,或是因海洋災害事故如海難帶來。此外,部份自然界的東西如浮木亦會成為海洋垃圾。
塑膠難以被生物降解,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是較嚴重及主要的海洋污染來源。廢棄塑膠經常聚集在海洋漩流中,形成垃圾渦流。其中一個著名例子是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2018年估計其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446個香港。目前該地區的塑膠垃圾約佔八萬噸,較過往推算多出4至16倍。
據估計,海洋中漂浮着超過五萬億塊塑膠碎片。如果我們繼續以目前的速度生產塑膠,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數量將超過魚類總量。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9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大量塑膠正流入海洋,人類每年大約使用5,000億個膠袋,相當於每分鐘將一卡車的塑膠傾倒入海。這些垃圾嚴重威脅海洋生物,2019年曾發現一條死去的抹香鯨肚內盛載了多達220磅垃圾。
還原基本步 日常走塑源頭減廢
葛展榮接觸及解剖大量死於污染的海洋生物,感受至深:「我們應該從源頭着手,減少浪費。一般人都可以參與,如日常『走塑』、減少浪費和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也不要亂拋垃圾。」此外,他提醒市民行山、出海或去海灘,如看到擱淺的海洋生物,可以即時向漁護署通報,或者聯絡其研究組。雖然未必能夠拯救牠們,但至少可以讓科學家研究牠們的死因、生活習性等。
葛展榮及其團隊正在收集海洋數據,並與來自中國內地、日本、泰國、新西蘭和美國等地的夥伴合作,收集擱淺海洋動物的資料,經分析後加入資料庫中。不過,他重申這些研究需要長期資金運作,需要有心人支持,否則類似研究或無以為繼。
在海洋健康一體化的概念下,無論是海龜、鯨豚或是陸地上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保護海洋動物也等於在保護我們自己,理應為海洋出一分力。除了避免浪費,我們應減少購買需要遠洋運輸的物品,適當地循環再用,注意有機會進入排水系統的化學品等。
上文節錄自第252期《香港01》周報(2021年2月8日)《疫下海龜的無聲吶喊》。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