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微信模式」 Facebook推WhatsApp Pay搶攻手機支付市場
手機支付近年火速發展,在中國內地早已起飛,兩大支付平台——微信(We Chat)與支付寶涵蓋的服務愈來愈廣泛,技術競賽已進入另一階段。素來靠廣告模式賺錢的社交網絡巨擘Facebook,其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欲向「微信模式」取經,近日宣布全速發展移動支付功能WhatsApp Pay。不過,微信這個「超級App」的崛起有賴內地市場特殊的消費及金融生態,WhatsApp 透過學習微信搶佔全球各地移動支付市場的如意算盤,能否輕易打響?
朱克伯格於5月1日宣布Facebook將專注發展個人通訊平台,在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下稱IG)、WhatsApp旗下三大社交平台落實跨平台傳訊。Facebook亦於5月8日向《福布斯》證實,會以倫敦作為基地,聘請大約100 名人員,發展WhatsApp Pay 支付系統。WhatsApp Pay將於今年在幾個國家率先試營,明年正式推行。在公司近期的F8 年度活動上,朱克伯格提到:「支付服務是一個我們有機會使其變得更容易的領域,我相信發送金錢給別人,應該就像發送照片一樣容易。」
WhatsApp現時在全球約有15億用戶,是最多用戶的應用程式之一。這間以美國加州為基地的公司目前只有大概400名員工,是次倫敦的招聘將會增加25% 人手。公司現時最大的市場分別是印度、巴西、印尼和墨西哥,此前,WhatsApp沒有在其他地方設立分部。
私人還是大眾平台?
Facebook 與旗下另一主要社交平台IG 一樣,主要透過廣告來盈利,核心業務已發展成熟,營業利潤率達42%,對上一季的盈利增長比起前一年增長達26%,令一眾科網同業稱羡。可是,這不代表這個社交巨擘沒有危機。
Facebook 近年接二連三爆出私隱安全醜聞,加上不少用戶不滿有太多廣告及贊助內容洗板,已轉投IG 或其他社交平台,導致Facebook 的用戶增長放緩,在歐洲一些富裕國家更停滯不前。年輕用戶尤其傾向使用較親密的通訊平台,如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或IG的「限時動態」(發報的影像及文字,只在用戶的通訊錄圈子裏呈現,貼文會於限定時間內消失)。
Facebook 透過收集用戶大量資料,從而發放針對式廣告,這種獲利模式引起個人私隱保障的爭議。過去三年,Facebook 先被揭發有400多個俄羅斯假帳戶干預美國大選,後再爆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用戶資料外洩醜聞,令其陷入誠信危機。《華爾街日報》今年2月報道,至少11個熱門應用程式在未獲用戶批准下,向Facebook提供用戶「非常私人」的資料,如體重、月經周期、血壓等。Facebook前安全總監Alex Stamos早前直指兼任主席與行政總裁的朱克伯格權力過大,應交出行政總裁一職,專注於產品開發上,但Stamos補充,這仍解決不了Facebook的私隱問題。
Facebook到底是欲往「私人平台」還是「大眾平台」的方向發展?朱克伯格在4月30日舉行的F8年度會議上,終於給了一個答案:「未來是私人(模式)。」 WhatsApp Pay的發展方向,不難令人聯想到微信與支付寶,尤其是本身是通訊程式的微信。朱克伯格亦毫不掩飾對「微信模式」的羡慕,近日更表示自己四年前就應該聽取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創辦人Jessica Lessin的意見,向微信學習。
《經濟學人》亦於5月1日發表了一篇以《朱克伯格欲打造西方的微信》為題的文章,提到Facebook欲向私人通訊平台轉型。報道又引述朱克伯格的說法,指Facebook「期望由網上『廣場』(town square)繼續向數碼『客廳』(livingroom)推進,限時動態的數目或者很快就會超越一般貼文。」
WhatsApp本身已是完善的通訊程式,開發其周邊功能,就可為它添加轉帳、付款及支付網上服務等功能。全能微信靠什麼賺錢?由騰訊擁有的微信自2011 年面世以來,至今活躍用戶超過10 億人,近年在本港亦開拓了微信支付功能。除了最基本的收發短訊及社交功能(朋友圈),微信還搭載大量擁有各項功能的小程式,如提供資訊的微訊公眾號、流動支付、P2P轉帳、發電子紅包、召的士、繳付月結單;又例如用戶想在京東網購或在美團叫外賣,都能在微信上辦妥。
不過,現階段微信仍是「旺丁不旺財」。向來倚重遊戲業務的騰訊5月中公布今年第一季業績,當中遊戲業務增長放緩,金融科技與雲端業務則大幅增長,並首次錄得盈利,微信支付正是金融科技當中主要一環,另外還包括雲計算與保險。目前,這一範疇已佔騰訊盈利的四分之一,僅次於遊戲業務(33%)。騰訊主席馬化騰說,雖然支付、金融科技及雲業務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但已經帶來可觀收入。
從這番話亦可預期,騰訊未來將會主力發展微信支付等金融科技產品及周邊的商戶服務。目前,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收入主要來自幾方面:
一. 針對個人客戶轉帳、提款、信用卡還款等交易收取的服務費;
二. 為商戶及企業提供收付款服務、POS(Point of Sale)零售系統、退款等服務費;
三. 客戶透過支付平台轉賬過程中,會累積一定規模的備付資金,而資金利息便會歸入第三方支付機構所有;
四. 增值服務收入,如支付寶拓展業務至小額貸款、網絡銀行、在線理財、在線融資及保險等。
正如《經濟學人》所言,微信不是一棵搖錢樹,一直以來,騰訊主要靠網上遊戲賺錢。有意染指移動支付及電商服務的Facebook,若要維持豐厚盈利就必須開源,例如向用戶收取通訊費,或像信用卡般從每筆交易收取佣金。
天價併購WhatsApp 靜待收成時2014年,Facebook以近220億美元天價收購WhatsApp,當中包括給予WhatsApp旗下55名員工總值35 億美元的限售股,是Facebook迄今最大筆併購交易。如今WhatsApp活躍用戶人數超過15 億,收購完成至今五年,用戶或許也留意到WhatsApp改變不大,沒有在程式加插推銷廣告,也沒取得用戶太多個人資料,跟Facebook旗下其他產品有顯著分別。
以往,Facebook會將收購回來的企業合併成「廣告機器」,WhatsApp之所以例外,某程度上是因為兩位創辦人庫姆(Jan Koum)與阿克頓(Brian Acton)的堅持,他們過去多次表明不認同針對式廣告的營運模式,堅持以用戶經驗與保障私隱優先,但兩人似乎難敵金主壓力,已經先後離開WhatsApp。阿克頓於2017年底離開公司,並在劍橋分析醜聞爆出後,響應了#Deletefacebook運動,於去年離職的庫姆則揚言:「因公司方向的分歧而筋疲力竭。」
對Facebook 來說 ,未能把WhatsApp 併入其廣告營運模式,就好比重金買下的鵝生不出金蛋來。按朱克伯格在F8 公布的發展藍圖,WhatsApp 未來將拓展商務功能,包括讓商戶用家加入商品清單,進而加入收付款功能。Facebook Messenger亦會開拓預訂服務,讓用戶可以預約剪髮、清潔鐘點、租車等。
WhatsApp這隻「金鵝」,是時候要發揮用處了。作為移動支付的後起之秀,WhatsApp 去年5月起在印度向100萬用戶測試支付功能,用戶把電子錢包連到當地銀行帳戶,就可透過WhatsApp 轉賬,例如在家烘焙的婦女可透過WhatsApp 接訂單兼收款。
目前,WhatsApp在印度擁有逾三億用戶,當地八成以上的中小型企業均傾向使用該程式作資訊平台為顧客提供服務,各大小政黨亦利用WhatsApp來接觸選民。與此同時,印度跟中國內地市場相似,人口眾多,消費潛力大,更重要是當地金融信貸服務不算完善。對於連銀行戶口都未必有的印度人,使用手機支付的誘因較大,WhatsApp因此把印度作為其中一個最主要的測試點。
龐大用戶成WhatsApp 優勢
不過,印度市場這塊「肥豬肉」早被虎視眈眈,手機支付的競爭十分激烈,甚至已到了汰弱留強的階段。2017 年底,該國有逾60 個手機支付程式,現時已降至不足50 個。目前,當地最大的移動支付公司是中國阿里巴巴與日本軟銀公司(Softbank)共同持有的Paytm,佔市場份額33%,用戶數目估計超過三億。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Devina Gupta分析指,Paytm的過人之處是它在印度市場滲透率很高,小商戶如三輪車司機以至路邊茶水店也會使用。
Paytm之外,Amazon Pay與Google Pay也積極地打入印度市場;隨着iPhone 在印度降低售價,Apple Pay 亦預期會逐步進佔印度市場,活躍用戶龐大的WhatsApp,能否後發而先至也是一道疑問。
Industry Intelligence Group(IIG)主席Prabhu Ram 看好WhatsApp Pay 於印度的發展。他曾在訪問中表示:「印度人喜愛WhatsApp ,亦會喜愛以此程式方便地轉賬,我預期中小企都會擁抱這股使用WhatsAppPay 的趨勢。」WhatsApp 在印度擁有13 種當地主要方言版本,深入大城小鎮,Ram 認為WhatsApp Pay能增加這些中小企的信譽,從而令他們更易向銀行貸款,憑着其龐大、使用本土方言的用戶群,WhatsApp 將會令印度的電子支付迅速發展。
的確,WhatsApp 的優勢在於全球用戶數目龐大,除了印度市場,拉丁美洲也會是推動電子支付的重點,巴西是WhatsApp 用戶第二多的國家,雖然未有證實WhatsApp Pay短期內會於當地推出,但勢在必行,明年當WhatsApp Pay正式推出後,也許對全球移動支付市場帶來巨大改變。
上文節錄自第16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7日)《盤算複製「微信模式」Facebook靠WhatsApp打進支付市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