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足】港台同產血汗醫生? 台灣醫院On Call時數將設上限
香港前線醫護人員工時長的問題,說了很久,一直得不出合理的解決方法。觀乎對岸的台灣醫療現況,當地醫生(台灣稱「醫師」)同樣需要「On Call 36小時」,前線醫師捱累輪班看病,也是常態。
不過,今年9月1日開始,台灣將落實把私立醫院住院醫師納入《勞動基準法》(簡稱勞基法),規定醫師每4週工時上限訂為320小時,並享有退休金、特休假等基本勞工權益。可是,有資深醫師認為,醫護工作者工時長既是行業的本質,各方又怎樣看待制定醫生工時上限的議題?
9月起勞基法將涵蓋台灣當地私立醫院的住院醫師,共4680人受惠。然而這次修訂的受惠人數,僅佔全台所有住院醫師的六成。另外,還有2千多位公立醫院住院醫師和逾4萬位主治醫師被排除在外。因此實質上,此項勞基法涵蓋的醫師數量只佔全體一成左右。
*按照一般的醫師培訓歷程,住院醫師(Resident, R)是一位醫師開始可以進行分科專科培訓的級別。在醫院累積足夠的專科經驗後,並考到專科醫師執照,便具晉升為醫院當科主治醫師(Visiting Staff, VS)的資格。
當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後,將同步適用「責任制」的議定工時,確保醫師完成手頭工作,並同時有足夠休息時間。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解釋,住院醫師遇到緊急情況下需要開刀,倘若開刀開到一半,到了下班時間,總不能拋下手術刀便下班回家。因此,議定工時便是將每月上限工時(320小時)彈性分配,彌補這方面的漏洞。
工時「規定」只是花瓶的存在?
不過,台灣前線醫護人員早已知道,上述理想情況根本沒可能實現。雖然有着勞基法的保障,主管機構轉移到勞動部,負責監察醫院的員工更表,但前線醫療人員坦言,要完全照足更表上下班,根本不可能。
林口長庚外傷急症科主治醫師郭令偉指出,即使排了更表,醫院裏的住院醫師一向不會準時下班。
行業內的禮定俗成?
行內文化的無形習慣,是難以落實醫師的工時上限的主因之一。在台灣醫師行業中,大多數人有一種刻苦磨練的心態。「師徒制」下,資深醫師以前經歷過「地獄式」的臨床訓練,現在新一代醫師也應該需要有「捱過」的經歷。而對於年資較淺的住院醫師,平時在主治醫師旁邊跟刀,漸漸開始有主導醫療過程的機會,當然不想錯過。
學習壓力帶來的「磨練心態」,變成了整個醫師團隊的普遍觀念。累得徹底,卻也想學習,於是工時限制的措施出台,對台灣醫師而言是十分矛盾。
曾為婦產科醫師的台灣立法委員林靜儀指出,即使以前試過連續工作超過52小時,她也願意坦然接受。因為醫師靠的就是經驗,做得越多,診治工作便越有信心。
《香港01》日前訪問了台大醫院癌醫中心院長鄭安理教授。他坦言,醫師「過勞」這個名詞,「對我們這一輩醫師是完全聽不懂」。
「醫師這行業,你說你五點要下班,我覺得他趕快轉行,這是根本不能做的事情。我們對病人的責任永遠都是最高原則,這是我們從小就被教導的。」
住院醫師被納入勞基法,理論上住院醫師就算想加班,若議定工時到了上限,醫師也要下班,以符合國家規定。
「要知道住院醫師走光,這家醫院就垮了,所以醫院只能表面上應付政府政策,但有些事情就不可能,你怎麼可能把病人丟下,去度你的假呢?這對我們這一輩的醫師來說是不能想像的……你選這一行,你就選擇了(工時長)這種生活。」
鄭安理強調,醫師的良知一向是穩住台灣醫療的基礎。「台灣充滿良心的醫師還是佔大多數,靠這些人撐着,除非這些人道德都垮了,不然台灣(醫療制度)不會垮。」
「醫師這個行業,性質不一樣,他是在救人命,他無法用工時來計算,只能用責任來計算……醫師就是責任,如果醫師不用負責任,倒楣的當然是病人。」
但無可否認,即便前線醫護人員有着多麼強烈的工作熱忱,機器總會壞,人總會累,當前線醫師的休息時間不足,便會大大削弱其專業的判斷力和反應,增加出現醫療事故的風險,受損的除了是患者,還有民眾對於整個醫療體系的信心,前線醫護的士氣亦會隨之下降。
人手不足始終是台灣前線醫護的主導難題。當局固然要維護現有醫護勞工權益的出台措施,另一方面,如何增強基礎培訓,在確保醫師技術水平之餘,同時能夠供應充足的新血到醫療勞動市場,也是需要同步計劃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