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仰光遇上日本JR(上)——跨越半世紀的鐵道行
12月,仰光市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塞車」,新舊交集的車子在路上左穿右插,沒半點秩序可言。困在悶熱的車廂更可謂痛苦非常,打開窗子,想要享受微弱的冷風,卻難免弄得一臉灰塵。文、攝:毛詠琪
緬甸,在1970年代以前與香港同屬英國殖民統治,汽車也是右軚的。但自軍方獨裁領袖奈溫(Ne Win)上台後,一夜間全國汽車都得靠右行駛,改用左軚車。交通亂象持續至今,馬路上擠滿殘舊的二手右軚巴士,也有簇新的左軚私家車及的士。塞車塞得不耐煩,這邊廂乘客隨時在馬路中央上落車,那邊廂跟車僮站在沒門的巴士上,突然吐出一口紅色的檳榔汁,形成奇特且驚險的交通景象。縱使緬甸政府以安全為由,今年起禁止再進口右軚車,但不少駕駛人士寧願在限期前趕買瘋狂漲價的日本車,也不想買韓國及大陸車,笑言「早已習慣超車前響按一下。」
2011年改革開放後,外資大舉湧入,短短數年緬甸經濟得以迅速起飛,為仰光市的天際帶來轉變。每夜華燈初上,商場與五星級酒店的燈光映照着馬路另一端漆黑一片的燕子湖。可浮光卻未有照耀緬甸的另一角落,國內基建配套長期落後於發展速度,交通彷彿是她的發展縮影,道路規劃不足以應付車流遽增,釀成仰光一天到晚大塞車的困局。不願被汽車困住半天的當地人,也會選擇乘搭市內的循環線火車(Circular Train)。
緬甸鐵路因「舊」成名,成為一種今日少見的獨有風光,來到仰光的遊客不得不親自來到火車站朝聖。踏上火車橋的木階,木板吱嘎吱嘎作響,然後穿過一道不起眼的小拱門,便是仰光市的鐵路。月台上有帶備油鍋的小販售賣炸點心,也有人早佔了石椅擺賣生果、蔬菜,由於月台都是自由出入,大家都是自律到票站向職員買票。不久之後,一班JR列車沿着鐵路緩緩駛來。沒看錯,那是一輛日本的JR列車。
那JR列車陳舊得叫人驚訝,連目的地牌子還是寫着「松阪—鳥羽」,車頂上排出的柴油廢氣把車身染得烏黑,看來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火車要駛到哪裏。列車保留了日文告示,有的也印有日本及緬甸國旗,以示兩國邦交。不過,不少列車的車門早已不翼而飛,車未停定,乘客已趕緊「跳車」,穿着籠基(緬甸人穿的筒裙)、腳踏人字拖的緬甸男子,一個馬步便輕鬆攀上火車,月台與車廂都成為商販叫賣的地方,好不熱鬧。
仰光循環線由英國前殖民政府興建,這套雙軌列車系統在1954年落成,今日仍是當地平民最常搭的交通工具,連接市中心及市郊地區共39個站,路線全長只約46公里,整趟車程卻歷時三小時,對香港人來說可說是「龜速」。穿梭這條鐵路的,不少都是我們眼見那種由日本捐贈的二手列車,啟用迄今逾60載,惟循環線鐵路一直未有電氣化,仍以柴油推動。而且,由於路軌殘舊失修,列車行駛時少不免左右搖晃,須有心理準備,這是一趟顛簸的旅程。
不過循環線勝在「夠貼地」,單程車票最便宜的只索價200緬幣,即大約1.1港元,或許正因為收費便宜,每日乘搭人次多達10至15萬,小販也可攜同大包小包的貨物、樽裝水,甚至一籮一籮的蔬果運到車上,走遍各卡車廂以至市內不同地點擺賣,遊客也慕名而來,藉這趟異常緩慢的鐵道遊,窺探緬甸人民的真實生活。
點擊看文章下半部:在仰光遇上日本JR(下)——高鐵時代裏停留昨日的緬甸
上文節錄自第47期《香港01》周報(2017年2月13日)《在仰光坐上日本JR 跨越半世紀的緬甸鐵道行》。網上標題及內容由編輯重擬及更新。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