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蕭條.一】啪啪聲,咁難聽 房事低迷的全球現象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當今社會,一般人不再對談情說性諸多避忌;與此同時,科技的進步亦令結識新朋友、發展新戀情如彈指般輕易。凡此種種,性生活理應更加頻繁。風氣開放了,但人們的「性趣」似乎冷淡了。(此為《全球性蕭條》專題報道之一)

性趣衰退在全球不少國家越趨普遍。(Getty Images)

美國一項全國性調查顯示,跟1990 年代後期相比,2010 年代初期,美國成年人的性行為次數平均每年少了九次,情況在年輕人中尤甚。性行為減少的情況不單在美國,連歐洲,以至東亞的日本、中國和香港等地都有類似迹象。去年12月號的美國《大西洋》(The Atlantic)雜誌更以「性蕭條」(The Sex Recession)為封面專題來探討這股趨勢,並引起廣泛討論,到底這個說法理據何在,此現象又可如何解釋?

紐約一個情人節派對在澡堂舉行,參加者僅穿泳衣。(Getty Images)

上世紀六十年代,西方的性解放運動令社會對性觀念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了人們對性別、性傾向、性關係,以至性行為的種種社會束縛。隨着女權運動和民權運動興起,進一步改變傳統社會中性與家庭的觀念,性別平等、性行為自主、同性戀權利等概念相繼冒起。

根據美國《社會概況調查》報告(General Social Survey),2010年代初美國成年人每年平均性行為次數相較1990 年代末減少了九次,由62次下降至53次,而且跌勢遍及各性別、種族、宗教、學歷等人士,尤以已婚人士跌幅最為顯著,年輕人的情況亦較明顯。

性行為次數減少,當中最直接影響就是生育率下降。2017 年,美國出生率連續兩年達史上新低,較2007年少生50萬個嬰兒,出生替代率(fertility replacement rate)從2.1減至1.76,長遠定必對人口和經濟造成影響。

Justin Lehmiller 認為性行為減少受眾多因素左右。(受訪者提供)

全球趨勢 不愛做愛?

或許有人認為,全年少了九次性行為不算什麼,但若放在一個人口逾三億的大國,這個數字反映出來的普遍性或許是個無法忽視的社會問題,多少值得花點時間釐清箇中原因。況且,一般人或難以解釋為何近年會出現如此差異。金賽性、性別與生殖研究中心(The Kinsey Institute for Research in Sex, Gender, and Reproduction,簡稱金賽研究所)研究員兼《性與心理學》網誌作家Justin Lehmiller 向《香港01》表示:「我不確定能否以『性蕭條』一詞來形容,但很多數據都顯示,今天的美國人較二、三十年前少了性行為。」

Lehmiller認為性行為減少的成因難以簡單解答,因為性行為本身是複雜的,有眾多因素影響。他解釋:「科技應用趨普及可能是其中的因素,與此同時,研究人員發現今天的伴侶相處時間較少,對婚姻的期望卻較以往高。近年的藥物使用情況亦有所改變,大眾對性因此有不同的看法。」他重申,社會在過去數十年經歷很大變化,難以確定哪個是主要原因。

各國社會的「性趣」真的正在減弱了嗎?(Getty Images)

類似現象見諸於全球不少國家,英國一項研究指出,在2001至2012年間,英國16至44歲人士性行為次數下跌近兩成;澳洲的跌幅相近;芬蘭同樣錄得跌幅,惟自慰次數則有上升趨勢。荷蘭首次性行為的年齡中位數由2012年的17.1 歲延後至2017 年的18.6 歲,青少年其他身體親密接觸行為同樣有推遲趨向。

瑞典近年的研究結果同樣反映性行為減少的現象,其前衞生部長Gabriel Wikström表示:「如果營造良好性生活的社會條件惡化,比如生活壓力趨增或出現其他不健康因素,這是政治問題。」

不得不提的例子還有日本,2005 年該國有三分一年齡介乎18至34 歲的單身人士是處子之身,2015 年更升至四成三;沒有結婚意欲的人數也在上升;此外,四成七已婚人士至少一個月沒有性行為。

延遲了學習處理傷心

有教育學者擔心,這絕不只是性、調情和親吻的問題,同時代表一個人處理傷心和失望的必經成長階段有所延後。本港精神病專科醫生黃宗顯對《香港01》表示,作為性治療師,他很擔心「性衰退」的情況,除了教導伴侶如何在性生活中尋求快樂和歡愉外,他亦會向大眾推廣性健康,這包括生理及心理兩方面:「其實性健康並非指沒有性病和性功能障礙,還代表我們在性生活方面如何獲得正面和良好的感覺,我們怎樣和伴侶建立良好、穩定的性關係。」

目前,心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性教育和性治療等不同領域的專家正嘗試解釋「性趣」減少的趨勢,當中有人類學家如HelenFisher,把問題歸咎於年輕人減少約會拍拖。其他理由還有經濟壓力沉重、勾搭文化(Hookup Culture)盛行、焦慮比率飆升、性商品趨普及、交友程式流行、色情資訊氾濫等。

黃宗顯醫生(左)強調,性健康作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高仲明攝)

有些專家的解釋較正面,比如兒童遭性虐待的情況有所改善,導致早熟和性開放問題有所紓緩;今天人們也較懂得拒絕不自願的性行為、對各種性取向如無性戀(asexuality)等認知也加深;或許人們還日益發現,除了成家立室,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故將精力放在學業及工作,更謹慎地找尋合適的另一半。

不管怎樣,「性蕭條」現象經已在不少國家引起熱烈的討論,社會各界均想要極力拆解當中的成因,為這股性事衰退的趨勢盡早把把脈。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性解放運動半世紀 全球「性蕭條」》專題報道。

【全球性蕭條】系列: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