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印潔凈政策】全民運動五十年 新加坡成潔淨城市代名詞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上世紀六十年代,新加坡仍是南洋小海港,貧民窟林立,市中心克拉碼頭(Clarke Quay)對岸仍是殘破不堪的木造房屋。國父李光耀在立國之初,提出「植樹綠化市區」作為城市未來建設的大方向,並且嚴格規定新加坡的各方面清潔政策,包括增加城市綠化面積、潔淨市容、完善排污配套建設等。於當時的新加坡社會,這顯然是一項極為前衛先進的想法。五十年過後,新加坡被譽為「世界最潔淨的花園城市」。(此為《星印潔淨政策》系列報道)【新加坡篇‧一】

系列相關文章:

新加坡篇

【星印潔凈政策】獅城的潔淨之因不在國民 全賴清潔工人的辛勞?

【星印潔凈政策】垂直綠化獨步世界 讓獅城化身巨型溫室

印度篇

【星印潔凈政策】舉國清潔革命 印度式官僚政治礙事

【星印潔凈政策】與神靈長老角力 看印度農村建廁

回顧建國之初,「清潔城市」可謂新加坡的首要國策。1968年,即新加坡獨立後三年,李光耀有感國家若要在世界舞台突圍而出,就必須從提升城市的潔淨度入手,故啟動「保持新加坡清潔」(Keep Singapore Clean)的全國衞生計劃(2017年中英文名分別易為「保持清潔,新加坡」(Keep Clean, Singapore))。

六十年代的新加坡,仍是南洋貧民窟林立的一個小海港。(Getty Images)

李光耀將此項大規模的潔淨計劃定為國策時,有幾方面大膽嘗試。首先是制訂公共衞生和醫療法例,務求培養國民的清潔意識,亦奠定了以後新加坡以罰則規範社會不良行為的基礎。另外,當年政府又促使路邊攤檔和街頭小販搬進熟食中心(hawker center),一來可改善市容,二來亦能保證食肆的衞生情況,降低食物安全風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新加坡,街頭小販就是草根生活的日常,毅然將他們全部遷進受規範的範圍內營業,展示了政府的魄力。接下來,要逐步整修市內的排污處理系統;拆卸國內的舊式馬來甘榜屋(Kampongs),將區內居民全部搬入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以繕市容。

確立清潔藍圖 獅城膺「罰款城市」

除此之外,這項全國清潔運動還首次引入「亂拋垃圾罰款」的懲罰性措施。因此,在建設「花園城市」期間,新加坡也不知不覺得了一個有趣的別稱——「罰款城市」(Fine City):以重罰則阻嚇,並持續落實政策,違者最高罰款1,000新加坡元(約5,713港元)。至今,新加坡仍以諸多規範市民社會行為的罰則著稱。李光耀在回憶錄中說過,香口膠構成非常嚴重的公共衞生問題,新加坡政府在1992年起立法禁止製作、入口及售賣香口膠,違者會被罰款,非法進出口更可能被判入獄;乘客被禁止攜帶榴槤上公共交通工具;在公廁如廁後不沖水,被「斷正」(揭發)也會被罰款75新加坡元(約428港元)……種種罰則旨在全方位保持城市潔淨,而李光耀深諳見微知著之要,堅持城市生活的細節是最需要受到規範的部分。

「罰款城市」(Fine City):Fine在英語中有雙重意思,一是「美好」,二是「罰款」。Fine City也有雙關意思,既指新加坡是個「美好城市」,也是「罰款之都」。

新加坡以高罰則規範市民社會行為而聞名於世。

新加坡市民Zanda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談及自己的國家被冠以「罰款城市」稱號時也忍俊不禁。「的確,數年前新加坡規範市民社會行為的罰則很重:亂過馬路、只可以在指定吸煙區吸煙等等,明令規定,而且執法嚴謹。不過,近年來,我個人感覺到,當局在規範市民的執法力度上似乎有所放鬆了……」

「罰款城市」的笑話在新加坡早已成老生常談。到當地旅遊,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印有「Singapore: A Fine City」的紀念品和服飾。對於以罰款規範不良行為,新加坡人似乎已經見慣不怪。可是,Zanda認為政府強力推行清潔國策,目的是希望這東南亞小國在國際社會具備競爭力。法則與規範成為新加坡清潔政策成功的基礎。「作為新加坡公民,我很自豪,自己是全球最清潔城市的一份子。新加坡人應該對於自己現在擁有的東西感到榮幸。」

2018年是「保持清潔,新加坡」啟動五十周年,新加坡閃耀全球的亮麗成績,固然得到全世界人的褒揚和予以仿照。五十年來的經濟奇蹟,也證明新加坡得到相應的回報:1970年新加坡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只有9,300萬美元(約7.25億港元),四十年後上升至390億美元(約3,042億港元),足足翻了超過400倍。

新加坡本身亦因其潔淨市容及綠化環境,屢被國際媒體評為全球最宜居及適合投資的地區。旅遊業固然因此受惠:1967年,全年造訪新加坡的外國旅客僅約20萬,今年首三季度,新加坡便已經接待了1,000萬名旅客,成為歐美遊客的東南亞首選目的地。

上文節錄自第143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2月24日)《清潔政策:從新加坡到印度 全民動員 還我清新家園 》。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