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危機】浪漫背後的哀傷 陵墓地基危危乎
撰文:高源樺
出版:更新:
印度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盛讚泰姬陵(Taj Mahal)是「一顆永恆的淚珠」,象徵沙加罕王(Sjaj Jajan)與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矢志不渝的愛情。然而,這顆淚珠如今映照出來的卻是灰濛濛的天空、蚊蠅滋生的河流、對危機熟視無睹的地方政府,以及印度教與伊斯蘭教的角力……
隨着亞穆納河地下水位以每年1.5米的速度急劇下降,泰姬陵身上的裂縫有增無減,其木製基座亦因缺水而腐蝕。2018年4月11日,一場風暴更毀壞了這座華美陵墓入口處的兩座尖塔,為這場曠日持久的危機再次敲醒警鐘。
▼想看更多泰姬陵相片,請點擊放大以下圖輯。
+5
泰姬陵的地基由180個水井和木質基座構成,全年需要灌水。歷史學家拉姆納特(Prof Ramnath)指出,大多數莫臥兒建築(Mughal Architecture)坐落於花園中央,而泰姬陵卻建在亞穆納河畔的花園一角,主要是因為要確保水井和木製基座有充足水源供應,否則暴露在空氣的木材最終會乾枯、斷裂和腐爛。
當12,500噸僅僅是大理石圓頂的重量,那麼不難想象泰姬陵剩餘建築有多重。這座「重量級」建築物的地基應要一直很堅固。
自泰姬陵建成後,當地大部分商業和旅遊項目都沿亞穆納河進行,為此興建的水壩和攔潮壩導致河流量銳減。近幾十年來,阿格拉市(Agra)地下水位一直穩步下降。
根據北方邦政府地下水部門統計,上世紀80年代,亞穆納河季風前的水位已降至地下15米左右。如今,更是降到地下35米。
為了拯救泰姬陵,亞穆納河的水位必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除此之外,亞穆納河水質污染極其嚴重,滋生大量蚊蠅。這些昆蟲肆無忌憚地在大理石牆上留下糞便,令泰姬陵沾上綠色及啡色的污漬。
為了保護泰姬陵,政府曾要求附近工廠關閉、定期清理大理石牆上的污漬,甚至提高門票價格以限制人流,但始終治標不治本。如果當局不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加大保育力度,這顆「印度明珠」恐難逃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