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專題】永恆淚珠泰姬陵 映照印度極右心不死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在印度的亞穆納河畔,是已經安坐了三個多世紀的泰姬陵。聞名遐邇,世界各地的人前來一睹風光。外人未必能料的是,原來印度不少人討厭泰姬陵,近來甚至有所行動。

純白大理石,結構左右對稱,方形主體上蓋圓頂,由四座尖塔環繞。泰姬陵莊嚴而和諧,甚至予人宮殿之感。

在2016年,泰姬陵吸引多達620萬遊客到訪。(VCG)

17世紀的沙加罕王與慕塔芝瑪哈鶼鰈情深,出征也由她形影相伴。不幸瑪哈在1631年生下第四名女兒後活不過去,沙加罕為了紀念愛妻,於是命人修建大型陵墓,搜羅來自西藏、雲林等地的上好石材,終在17世紀中葉竣工。

所以,泰姬陵不只建築華麗,更加早已成為愛人之間矢志不渝的象徵。泰姬陵所在的北方邦阿格拉亦發展成為旅遊城市,每年吸引六百萬人到訪。

泰姬陵的後方是亞穆納河,前方則是水池。(VCG)

白石漸黃 政府刻意淡化

正如各地的古舊名聖一樣,隨年月過去,泰姬陵的大理石日漸發黃,加上印度空氣特別污染,為建築保育帶來麻煩。但更棘手的是,連地方政府也不願意關心泰姬陵。

泰姬陵雖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但在今個暑假,北方邦政府公佈的財政預算中,文化保育開支竟然沒有泰姬陵的份兒,甚至當局製作的旅遊宣傳亦隻字不提。姿態很明顯,北方邦政府就是要刻意淡化泰姬陵的地位。

向來的旅遊景點,為什麼現在要絕口不提?甚至在十月,有民眾竟然走到泰姬陵外示威。

他們說:「泰姬陵不代表印度。」

印度北方邦政府經常要撥出開支,為泰姬陵維修。(VCG)

伊斯蘭教徒的建築 印度教徒不認可

回看歷史,阿拉伯人自中世紀創立伊斯蘭教以後,在聖戰的旗幟下多次向外擴張。經歷多次戰爭後,伊斯蘭教在中世紀末已經入主印度,並在1526年建立莫臥兒帝國,直至18世紀英國人前來殖民為止。嚴格來說,沙加罕王和慕塔芝瑪哈都是外族,是信奉伊斯蘭教、波斯化的蒙古人。

所以,國會議員索姆(Sangeet Som)形容泰姬陵是印度史上的污點,由「賣國賊」所建,「泰姬陵在印度史上不佔席位。」

如果這些人是我們歷史一部份,那太不幸,我們要改寫歷史。
印度國會議員索姆

同樣視泰姬陵為污點的,還有阿迪亞納特(Yogi Adityanath)。他是印度教神職人員,向來不喜歡穆斯林,更曾經因為煽動宗教緊張入獄,並形容天王巨星沙魯克汗(Shah Rukh Khan)為恐怖份子,只因對方信奉伊斯蘭教。

更重要的是,阿迪亞納特的聲音並非少數。在今年三月,他代表印度人民黨角逐北方邦選舉,並且贏得首席部長之位。在成為北方邦最高領導人之後,他宣稱泰姬陵並不代表印度文化,並採取種種方法刻意冷待。

阿迪亞納特是印度教神職人員,在印度人民黨支持下,今年三月成為北方邦首席部長。(VCG)

疑古學派復興 「泰姬陵是濕婆神廟」

不過比起冷待更值得關注的是,一個多年前的傳聞此際再起:泰姬陵其實是印度教神廟。例如人民黨的卡蒂亞爾(Vinay Katiyar)促請政府為泰姬陵正名,確認它是印度教統治者興建的建築。

這個稱之為「泰姬陵理論」最初由歷史學家奧克(PN Oak)提出,他在1989年推出《泰姬陵:真實故事》一書,聲稱泰姬陵原本是印度教的濕婆神廟,但在莫臥兒年代遭沙加罕攻佔及改名。這個堪稱「印度疑古學派」的甚至相信,連英國西敏寺原本也是濕婆神廟。

「泰姬陵理論」復興起來後,受到不少印度教右翼份子擁戴,多名人民黨議員引述來質疑泰姬陵的地位,甚至有印度教徒發起要在泰姬陵崇敬濕婆神。而印度國大黨則駁斥北方邦政府,認為他們在宗教歧視伊斯蘭。

在泰姬陵的西面,是一座紅色外牆的伊斯蘭清真寺。(VCG)

部長降溫 學者駁斥理論無稽

在引發起兩個宗教之間的矛盾後,北方邦首席部長阿迪亞納特嘗試為事件降溫,在十月下旬親訪泰姬陵,形容它為「獨特寶石」,不但承諾政府會保育,政府的宣傳資料亦重現泰姬陵。「我們不應深究泰姬陵興建的原因、時間和過程。重要的是它由印度農夫和工人的血和汗建成。」

雖然阿迪亞納特刻意避提「泰姬陵理論」,但對於不少歷史學者而言,那是絕對的無稽之談。因為沙加罕和慕塔芝瑪哈的歷史,以至泰姬陵的建築文獻,全部都有紀錄可查證。學者薩夫維(Rana Safvi)說,泰姬陵顯然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有人存心想改寫印度歷史,掀起一場印度教與伊斯蘭教之爭。「英國那些殖民者和莫臥兒帝國那些統治者很不同,莫臥兒住在印度、嫁娶在印度、死在印度。」

薩夫維亦指出,除了沙加罕的兒子奧朗則布王之外,莫臥兒帝國的君主都採取寬容政策,讓穆斯林與印度教群體並存。

在重要的伊斯蘭節期,不少印度的伊斯蘭教徒聚集在泰姬陵前。(VCG)

馬克思:印度沒完整歷史

但為什麼在別人看來無稽之談,卻會在印度得到部份人支持?一個解釋可以是歷史學的。

印度雖然是文明古國,但卻多次經歷外族入侵,由外人斷斷續續統治這塊土地。十九世紀歷史哲學家馬克思曾經在《紐約論壇報》撰寫文章分析印度,亦曾經指出印度社會沒有一個完整的歷史。或許正因為缺乏完整的歷史考究,所以印度人的歷史時會夾雜神話故事,亦常說「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

但另一個相信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影響力在近年大盛。

印度聖雄甘地(右)和尼赫魯是帶領印度獨立的靈魂人物,一個支持印度教,一個走非宗教的自由世俗路線。(VCG)

Hindutva:印度教民族主義

在印度,印度教和民族主義早已糾纏不清,甚至衍生出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tva)一詞。他們認為印度這個民族就是信奉印度教,所以對其他宗教——特別是伊斯蘭教——都採取相對敵視的態度。

早在上世紀中葉,印度聖雄甘地正是因為提出以巴分治方案,被指立場過於親伊斯蘭教,因此遭到一名激進右翼青年連開三槍,魂斷前往祈禱會的路上。至於獨立後第一任總理尼赫魯,雖然已經蓋棺半個世紀,但在2015年亦無故被人翻案,誣蔑他是一名伊斯蘭教徒。

印度總理莫迪的人氣不弱,特別深受印度教民族主義者的支持。(路透社)

總理莫迪右傾 激進右翼煽動不安

自從2014年人民黨的莫迪當選總理以來,印度的右翼之風漸盛,甚至會鼓吹一種印度教的危機感。例如激進武裝印度教青年旅(Hindu Yuva Vahini)近日警告,隨著穆斯林人口愈來愈多,印度將會在2027年成為伊斯蘭教國家。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泰姬陵是「一顆永恆的淚珠」,象徵了沙加罕和泰姬的愛情故事。但在當下的印度來說,只怕它映照出的卻是右翼對伊斯蘭教的敵視態度。

(綜合報道)

不可錯過的印度民族主義深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