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男子涉嫌向同事落毒被捕 疑18年殺21人

德國男子涉嫌向同事落毒被捕 疑18年殺21人
撰文:高源樺
出版:更新: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周四(28日)報道,德國西北部一名56歲的男子涉嫌在同事午餐內下毒而遭到逮捕。經警方調查發現,該公司自2000年以來,發生21宗員工因病離奇死亡事件,懷疑與疑犯有關。

報道稱,涉事公司「ARI Armaturen」位於西北部一個名為施洛斯霍爾特-施圖肯布羅克(Schloß Holte-Stukenbrock)的小鎮。受害人5月時發現自己午餐內出現不明白色粉末,隨即通報上司,並要求翻查閉路電視,結果看見疑犯在受害人食物中添加粉狀物。

當局化驗後,證實該類粉狀物為無味但含劇毒的醋酸鉛(lead acetate),或會造成人體器官嚴重衰竭。警方隨後在疑犯住所,檢獲水銀、鉛以及鎘等有毒化學物品,懷疑他與公司發生的一連串死亡事件有關。惟疑犯一直保持緘默,警方暫時不清楚他的犯案動機。

西部德國廣播電視台(WDR)亦指出,21名因病離奇死亡的職員,多數死於癌症或心臟病,可能是重金屬中毒所致。這間金屬配件公司的經理布勒興格(Tilo Blechinger)則表示:「一開始,我們都認為這只是同事之間的一個錯誤的惡作劇,而不是一宗謀殺案。」

(德國之聲)

特朗普預告4月對汽車加徵25%關稅 日韓德加墨車企進火燒眉毛時刻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他將對進口汽車、半導體和藥品徵收約25%的關稅,具體稅率最快將於4月2日宣布。

汽車行業高度依賴全球化和一體化的供應鏈,是「最容易受到高關稅影響」的行業之一。美國彭博社19日報道稱,去年美國進口了約800萬輛乘用車和輕型卡車,佔美國汽車銷量的一半,對汽車徵收關稅將對該行業產生廣泛的影響。

《日經亞洲評論》19日指出,特朗普沒有說明汽車關稅是否會有例外,一旦實施,日本、韓國、德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對美國出口了大量整車和汽車零部件的國家的汽車業可能會遭到嚴重打擊。

25%的關稅,「將對汽車行業造成沉重打擊」

彭博社稱,特朗普18日對即將到來的關稅發表了他迄今為止最詳細的評論。特朗普在海湖莊園告訴記者,他可能會在4月2日宣布對汽車徵收25%的關稅。至於半導體和藥品的關稅,「稅率將達到25%甚至更高,而且在一年內會大幅提高」。

「如果他們進入美國,在這裏有自己的工廠,將沒有關稅,所以我們想給他們一點機會。」特朗普稱,世界各地的汽車製造商和大型半導體公司將很快宣布進軍美國、在美國建廠,關稅和激勵措施正在鼓勵公司做出這樣的決定。他希望在宣布關稅前給他們一點「時間進入」美國。

彭博社指出,特朗普沒有具體說明關稅僅針對特定國家的還是適用於美國所有的進口汽車,目前也尚不清楚自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汽車是否會依據與相關自由貿易協定被免除關稅。

行業專家、遊說團體和高管警告稱,對汽車徵收高額關稅將產生廣泛的連鎖反應——成本飆升、消費者價格上漲等。美國投資銀行Benchmark估計,如果對自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汽車和零部件徵收25%的關稅,美國消費者購買一輛新車的成本將增加約5790美元。這預計使美國新車的平均成本提高到每輛5.45萬美元以上,比2024年高出近12%。

「關稅確實會對汽車行業造成沉重打擊,因為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車工業非常緊密地交織在一起。」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貿易政策專家馬庫斯·諾蘭德(Marcus Noland)表示,汽車零部件在最終組裝前會越境七八次,而且每次越境都會被徵收關稅,因此成本會迅速上升。

2025年2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發表講話。(Reuters)

標普全球汽車(S&P Global Mobility)數據顯示,2024年約有360萬輛輕型汽車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到美國,佔美國汽車總銷量的22%。其中,墨西哥是美國輕型汽車最大的進口來源國,約佔銷量的15%。

諾蘭德認為,鑑於墨西哥對美國汽車出口的依賴程度,關稅也將「重創」墨西哥經濟。得益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德國等國家的汽車製造商都在墨西哥設有工廠,以便出口美國,但現在,特朗普關稅可能會迫使這些汽車製造商將生產移出墨西哥。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16日報道,日產汽車公司總裁兼行政總裁內田誠表示,日產本財年從墨西哥到美國出口了32萬汽車,如果被征關稅,日產需要做好準備。「如果這是決定,也許我們可以將這些汽車的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我們會時刻監控情況的變化,考慮如何使其成為現實。」

與貿易夥伴本已緊張的關係恐進一步惡化

加征汽車關稅還將導致美國與其主要貿易夥伴本已十分緊張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彭博社報道稱,一些國家已承諾,特朗普關稅一旦生效,他們將迅速進行報復。歐盟最高貿易官員本週將前往華盛頓與他的同行們會面,為避免在4月份面臨關稅做最後的努力。

「我們對美國可能徵收關稅深表關切,歐盟和美國應該共同努力,避免潛在的貿易衝突,而不是以牙還牙地徵收關稅。」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總幹事西格麗德·德·弗里斯(Sigrid de Vries)說。

然而,特朗普已經暗示,如果他認為貿易關係不平衡,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採取太多措施來擺脫關稅。

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Politico.eu)11日報道稱,特朗普經常將布魯塞爾更高的汽車關稅作為他憤怒的根源,稱歐盟對汽車徵收10%的進口稅,而美國只徵收2.5%。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政府的高級官員抱怨,再加上歐洲20%左右的增值稅,實際上歐洲對美國汽車徵收的總關稅達到了30%。

特朗普的任何關稅都將對歐洲汽車製造商造成沉重打擊,尤其是德國汽車製造商。根據汽車市場調研公司JATO Dynamics的數據,2024年歐盟出口到美國的約82萬輛汽車中,德國三大公司佔了73%。

「德國汽車製造商即將面臨艱難時期。」德國貝吉施-格拉德巴赫市汽車管理中心負責人布拉策爾(Stefan Bratzel)分析稱,保時捷和奧迪可能不得不在美國製造,儘管這很不容易實施,且會花費很多錢。但如果進口稅很高,這可能是唯一的長期解決方案。

不過,布拉策爾認為,特朗普想提高美國製造商的市場份額「真的很難」,因為美國汽車工業並不生產歐洲市場想要的汽車。

日韓車企戰戰兢兢

除了歐洲,美國其他盟國的汽車工業也可能會受到特朗普汽車關稅的「重傷」。

日本車在美國汽車市場上一直位居銷售榜前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網17日報道稱,2024年美國的汽車銷量為1597萬輛。其中,豐田及本田等日本汽車製造商佔比近四成。日本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日本對美國出口約137萬輛汽車,佔到該國總出口量的三成以上,在各國中最大。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好幾家日本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的近鄰加拿大、墨西哥都設有工廠,並向美國出口,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報道稱,豐田曾試圖通過向特朗普的第二次就職典禮捐款100萬美元來安撫他。

豐田一位高管對《朝日新聞》表示,該公司不打算立即修改其投資計劃,但他們正在探索應對潛在關稅上漲的方式。

豐田客貨兩用車NOAH。(toyota.jp)

日本首相石破茂17日也對美國的關稅表達了擔憂。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稱,石破茂在一次議會會議上說,日本在過去五年中一直是美國最大的投資者,「與其他國家不同,日本為美國人民創造就業機會、改善日常生活做出了貢獻」。他表示,日本被一起加征關稅「這很奇怪」,他將為日本尋求豁免。

「韓國整車行業已經到了火燒眉毛的時刻。」韓國《中央日報》17日稱,去年韓國整車出口額為707.78億美元,其中對美國的出口比重佔到了49.1%,位居韓國汽車出口額第一。業內人士對韓國《亞洲日報》表示,就整車而言,美國市場是關鍵出口市場,關稅的影響將十分巨大,但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尚未找到切實有效的對策。

韓國KB金融集團分析稱,若美國對汽車加征10%關稅,韓國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的年營業利潤將分別減少約1.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5.95億元)、2.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21.2億元)。同時,特朗普此前宣布的提高對鋼鐵等產品徵收的關稅將導致原材料採購成本增加,車企盈利能力也將受到衝擊。

「到4月2日為止還剩最後的40多天,這是守住韓國汽車產業的黃金時間。」韓國整車行業高層人士對《中央日報》表示,4月2日的截止日期讓人感到非常焦慮,對於個別企業來說很難與美國進行有效的談判,希望韓國政府發揮積極作用。

《中央日報》報道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將於2月訪問美國,與特朗普提名的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談判,可能會以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作為交換。

美國福特行政總裁吉姆·法利表示,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不會幫助美國的汽車工業,只是炸出了「一個我們從未見過的洞」,他目前只看到了「大量的成本和大量的混亂」。

本文獲《觀察者網》授權轉載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