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共生】太陽能、稻、魚、蟹 種出多贏的循環經濟模式
如果你近年有到過台灣中南部,或許會發現許多農舍和農田上,都出現了一塊塊閃閃發亮的太陽能板,將照射在廣闊大地上的猛烈陽光,轉化為潔淨能源。原來,農地不只可以種菜,還可以「種出」電力來,可謂一地兩用,而這種近年興起的種植模式,叫作農電共生。
在屏東潮州鎮,農民端出一盤沙律菜,當中有火箭菜、紅菜頭等,全都是由外國引進的高經濟價值菜苗。這些沙律菜本來並不適合在台灣種植,不過在農電共生的模式下,卻長得青蔥茂盛。這是因為太陽能板遮蔽部分的陽光,為這些外國菜苗創造了適合生長的環境。
不過光電結合的農業設施,在過去幾年曾經出現過失敗的例子。例如傳統的太陽能棚架,因為遮蔽了大部分陽光,結果連番茄、椰菜、蔥都種不成。太陽能板吸收陽光的同時,如何也能讓農作物接觸到充足的陽光?首先,太陽能板不能太密集,以便有充足的陽光照進菜園。而為了達到同樣的發電量,不少農民使用「追日式」太陽能板,即是能夠根據日照方向自動調整角度,永遠與陽光成90度角,以達到最佳發電率。有了「追日式」太陽能板,就可以種植需光性較少的品種,如魚腥草、山蘇和菇類,既可發電,又可種出農作物,達至雙贏。
台灣農委會於2013年,允許綠色能源附屬農業設施。接下來的兩年,打着「農地種電」旗號的太陽能棚架,有如雨後春筍般冒起,許多農民一窩蜂跟太陽能業者簽約,租借這些太陽能板。不過農電共生有一個弊處,就是成本高昂。一般太陽能棚架只有3公尺高,如果要裁種就得蓋至5公尺高,那麼建設成本就會增加兩、三倍。如果農民自行斥資安裝,扣除出售電力予電力公司的收入,也分分鐘花上十年才能回本。
成本問題令部分農民產生一個想法:既然「種電」已能賺到足夠利潤,為什麼還要種田呢?部分人抱着投機心態,隨便種幾棵菜,擺放幾個菇類太空包就說自己有結合農業經營,有些人甚至什麼也不種。這種「假種田、真種電」的現象,變相令大批良田變成了發電廠。
加上不少太陽能業者與農民簽約,一簽就是二十年了,即是說安裝太陽能板後,就要荒廢良田二十年。去年,農委會終於正視問題,規定太陽能業界在農地建設太陽能板前,必先證實該農地有人耕作,而太陽能板的遮蔽率最多只能達40%,以打擊巧立名目的假種田業者。
相比之下,日本推動農電共享時比較謹慎。為了不影響農業生產,農林水產省批出許可證的先決條件是「持續經營農業」。申請者須提出農業經營計劃書,並確保農作物收成不得少於原產量的八成,真正實踐了公民電廠和農電共生的理念。
事實上,太陽能板下除了可以種菜,也可以養魚、養雞。這樣的生態循環種養,早已在中國內地起步。在江蘇省阜寧縣,一塊塊太陽能板豎立在水稻田上,太陽能板下的每一寸土地也被好好利用--除了種出飽滿的稻穗,還有魚和蟹遊走於水稻田間,展示了魚蟹稻共生的綠色生態種植模式。
水稻、魚和蟹到底如何互利共生?原來養殖在水稻田裏的魚和蟹,會吃掉害蟲的幼蟲,而且他們在田裏的活動會破壞雜草幼苗,那麼農民便可以減少使用農藥和除草劑。同時,魚和蟹的排泄物是一種有機肥料,能夠增加泥土養份,有助水稻生長。而阜寧縣這個電、魚、蟹、稻共生的試驗場,每畝田可生產出400公斤水稻、50公斤魚、25公斤以及每年92萬度電,實現了發電、種植和養殖結合,可說是一地三用、一光三照。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