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路德金遇弒50周年 深谷未滿山崗未平 美國民運路仍待努力
美國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在1960年代以和平方式對抗種族歧視,為他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同時惹來白人仇恨,在1968年4月4日命喪槍火之下,終年僅39歲。
半個世紀過去,美國社會對於馬丁路德金逝世50周年的悼念多不勝數,最多人問的始終是:馬丁路德金的那一個夢成真了沒有?
寂靜。遺體移出教堂,一片寂靜。長長的步行中,寂靜。
今年81歲的法雷爾(Bob Farrell)憶述50年前馬丁路德金遇弒身亡後,他親赴亞特蘭大的公開喪禮,向這名黑人同胞送最後一程。一切,至今仍然歷歷在目。「那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那樣的經歷。」
法雷爾景仰馬丁路德金,也曾經參加黑人示威,對抗種族隔離政策,甚至被捕入獄。一代領袖馬丁路德金遠去50年,法雷爾回看當下的美國,仍然不無嗟嘆。
事實是,50年過去,仍然有很多事情未做到,讓我們看見白人至上的心態有多根深柢固,那種想法仍然存在,在鼓動我們的國家。
對於美國社會失望的,還有《紐約時報》的評論家科特(Holland Cotter)。
在一篇悼念馬丁路德金逝世50周年的文章中,科特相信他若仍然在生,對今天的社會只會感到失望。「我估計,如果1968年的馬丁路德金來到2018年的美國,他會對很多事情都不感意外:很多黑人在牢、黑人青年一再被警察殺害、白人至上主義勢頭更盛。」
作為領袖,他塑造了一場偉大的人文運動;作為思想家,他明白人文主義的錯謬深種。
你一句失望,他一句沒改變,到底現今的美國距離馬丁路德金的平等夢有多遠?
美聯社和芝加哥大學民調中心NORC在2月訪問1300多人,整體來說只得三成人認為馬丁路德金的民權運動達到目標。縱然種族隔離政策已經廢棄多年,但警察針對黑人、媒體渲染偏見等問題,最多人認為未改善。
民權運動的目標…… | 已實現 | 部份實現 | 未實現 |
所有受訪者 | 30% | 48% | 21% |
黑人受訪者 | 8% | 54% | 36% |
白人受訪者 | 35% | 48% | 17% |
沒甚改善的是…… | 黑人受訪者 | 白人受訪者 |
警察對待 | 73% | 39% |
司法制度 | 66% | 40% |
媒體報道 | 57% | 21% |
政治代表 | 56% | 18% |
經濟機會 | 51% | 21% |
從民調數字可見,黑人和白人對於社會觀感的分別不少。例如來自密歇根州、28歲黑人馬歇爾(Kyla Marshall)批評說:「我們在倒退,警察不公平攻擊黑人男性之類。」
但來自紐約、53歲的白人沃爾特斯(Grant Jay Walters)卻認為民權運動已經成功。「我認為已經目標達到。民權運動不可能直接改變人心。社會上仍有很多種族歧視,我不肯定你可以怎樣根除它。」
還有人會認為,不滿當下的黑人其實未必明白,情況已經比起當年好了很多。來自路易斯安那州、47歲白人羅梅羅(Tommy Romero)說:「以前很恐怖。小眾的遭遇,例如用不同的喝水機、去不同的餐廳、巴士坐不同座位區,還有警察毆打他們等,完全不可理喻。」羅梅羅認為現在的黑人覺得受欺壓,是來自以往累積下來的不滿。
2008年美國大選誕生了第一位黑人總統,對社會上下均有歷史意義。但若集中看過去一年,似乎沒有值得開心的理由。
民調中49%人受訪者認為,過去一年美國的種族衝突惡化,41%人預料未來一年情況只會更差。當中原因,不少人都歸咎於特朗普當選總統,而且在去年曾經縱容白人主義的言論。
新罕布什爾大學的索科爾(Jason Sokol)在報章撰文時明言,特朗普令美國社會倒退。這名研究美國民權運動歷史的副教授指出,其實當年馬丁路德金雖然在阿拉巴馬州等地方贏得支持,但仇恨他的人亦有不少。他在1968年4月4日遇弒身亡後,不少白人歡呼慶祝,認為是美國主義的一次勝利。
回首當下,索科爾慨嘆白人主義仍然存在。
馬丁路德金逝世50年後,我們從未試過如此需要他。
馬丁路德金大半生堅持以非暴力的方式爭取黑人平權,在經典的《我有一個夢》演說中借用聖經,「我夢見有一天,一切深谷都要填滿,一切山崗都要削平」,描述他心中那個真正人人平等的社會。
50年過去,不但屢傳無辜黑人被警察槍殺的消息,11歲女孩瓦德勒(Naomi Wadler)亦在近日的反槍集會上訴說黑人遇害卻乏人關注,媒體和社會仍帶有種族歧視。單是瓦德勒的心聲,以及在美國社會帶來的震撼,可見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仍然未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