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料今墜落地球 或無法葬身太空船墳場「尼莫點」
中國航天實驗室天宮一號原定於愚人節(4月1日)前後墜落地球,但歐洲太空總署(ESA)分析指出,目前由太陽傳至地球的高能粒子流沒有影響地磁場,導致地球上空的大氣密度相對穩定,令天宮一號的下降速度減慢。因此將它的重返大氣層時間推遲一天到周一(4月2日),與中國方面的預計接近。
現時各地專家仍未就天宮一號實際跌入大氣層的時間,以及最終墜落位置未有詳細把握,不過預料它的葬身之地不會是俗稱太空船墳場的「尼莫點」(Point Nemo)。
所謂「尼莫點」,正式名稱為「海洋難抵極」(Oceanic Pole of Inaccessibility),位於南太平洋的海面、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地點,距離最接近的陸地有2688公里。一般只有各國軍艦可能駛經外,基本上人煙罕至,地球上空400公里的太空人反而是最接近這裏的人類。另外該地點的海洋環境不足以支持海洋生物存活,只有部分細菌能適應,與一片死海無異。
「尼莫」的名字,是取自法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代表作《海底兩萬里》(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的角色尼莫船長。這個宇在拉丁語亦有「沒有人」的意思,與「尼莫點」的地理形勢非常相似。
正因為毫無生命力的特點,「尼莫點」成為各國太空船墜落地球的最理想地點。根據美國科學月刊《Popular Science》統計,自前蘇聯在1971年首次將太空船墜落當地以來,至今共有超過260個太空船殘骸,其中俄羅斯連同前蘇聯佔了超過140個,包括太空補給船、多個「禮炮號」(Salyut)太空站、以及蘇俄時代的「和平號」(Mir)太空站等,完全是名副其實的太空船墳場。
「尼莫點」即使接收了過百件太空船殘骸,但與發射上太空的人造衛星或設備相比,可謂冰山一角。大氣層以外充斥大量太空垃圾,數目約有1.7億件,當中只有2.2萬件可以追蹤到。這些垃圾由人造衛星碎片到太空船殘骸都有,大小不一,對正在運作的太空設備構成威脅,因此要如何清理太空垃圾成為各國研究的課題。
天宮一號最終「魂歸何處」固然成為近日的熱話之一,但人類即將面對下一個挑戰,事關國際太空站(ISS)將於2024年完成任務,到最後它會否葬於「尼莫點」同樣值得關注。